春荣乡的历史沿革
春荣,因旧时此地有名迕逭庙故名迕逭,清代始有今名。另有一说,传说在清朝前期,人们在此地的罗沟建立集市,但被5条大汉强赶过来,立集于此地,人们便称“五汉”。1936年,在成立联保时,当政者命名“春荣”。 张志强,男,汉族,现年39岁,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现任白公村党支部书记,庆阳第二届人大代表。
张志强原是养猪能手,依靠科学养猪致富后,群众看他有程度、能谋划,于二00三年初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自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他抓班子、带队伍、谋发展、上项目,仅五年时间便是白公村旧貌换新颜。生猪远销省外、企业蓬勃发展、道路平坦宽阔、村容干净整洁、群众安居乐业,所有这些巨大变化,全都归功于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张志强带领“两委’’一班人,为全村办了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 白公村是黄土高原上一无资源,二无矿产的普通村庄,要致富的门路在那里?他根据自己的发展经验认为,对农民来说养猪是一项既能赚钱又能肥地的保本生意。于是他成立了养猪协会,并担任会长职务,对本村和邻村群众进行暖棚养猪知识讲座,利用身兼信用社站干的条件,帮助贫困家庭购买仔猪,协调兰州正大公司在本村设立饲料销售点,无偿为养猪户诊病送药,并联系宁夏、兰州、陕北、河南等地客商到村上来收购生猪。在他的积极扶持和带动下,全村养猪业很快成了气候,单就常年存栏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就达1 0户,年收入达6 0余万元。特别是2 0 07年、2 0 08年,两年全村有1 2户养殖户净收入就在1 5万元以上。
养猪的收入,又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他所领导的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07至09年连续三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均在2 0 O 0亩以上,市、县领导多次观摩。带领群众新栽苹果树1 3 O 0多亩,全村新购农业机械5 0多台,生活用车1 5辆,汽车运输户5户,家用电器基本普及,年轻人都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 具有超前意识的张志强敏锐的认识到:发展要持续,人才是第一,教育要先行。他把目光盯在了破旧不堪的旧校舍改造上。白公小学原校舍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早就睛不遮风,阴不遮雨,被教育局多次鉴定为D级危房,而历届村班子都没有魄力来解决这个大难题。
张志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多次跑市、县,入农户,争取资金,发动捐款。2004年初,终于争取到了国家危房改造项目3 3.8万元,发动群众捐款8万元,协调扩大校址34 0 0平方米,于2 0 05年5月在原校址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所占地64 0 0平方米,全乡一流的花园式学校。与此同时,他从全村群众的利益出发,从自身做起,带头砍伐占地栽植的树木,拆除违章建筑物,拓宽村庄道路6.3公里,投入1 0万元进行了砂石罩面,受到了本村群众和外来客商的一致好评。 群众的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顺应民心的要求,2 0 05年,村上投资9万元,建成了白公剧场。农闲时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促进物质交流和乡邻往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群众看病难,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村卫生所成了上级无力管,村上又不管的个体诊所。疾病预防,疫苗接种成了纸上谈兵。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使张志强在村上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毅然利用建村部的机会,把村上医疗站纳入规划之中,在全乡率先建成了有住院部、诊疗室的村级卫生所,使全村卫生工作迈上了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患一般疾病的群众完全可以不出村,流行病的预防和儿童疫苗接种工作也打开了新的局面。 白公村靠养猪致富了,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一矛盾无法回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张志强想到了沼气。他跑到县农牧局,软磨硬泡,终于使白公成为全县沼气改造试点村。这既解决了环境污染,又为村民提供了新的能源。全村3 O 0户沼气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并顺利通过了省上的验收。这项惠民工程已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为了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整体要求,张志强组织干部群众在全村安装了自来水。在移民搬迁项目的支持下,他计划投资5 00万元建成5 5户农村住宅点和占地1 0亩的村文化广场,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如今的白公空气清新,绿树掩映,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景象。 张志强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但为个人树立了威信,为干部作出了榜样,也为全村风气转变起到了表率作用。他坚持村民议事制度,所有工程和重大决策在积极吸纳干部意见的同时,全部交由村民大会表决。群众心气顺,干劲高,效果好。
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全村四十多名党员,按照个人特长,分户联系群众,为他们送去科技信息,传授致富经验,讲解党的政策,调解邻里纠纷,并按时向支部反馈有关的问题。这些举措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全村群众崇尚科学,遵纪守法蔚然成风。村风民俗也正在悄然起着变化。封建迷信,违法乱纪几近绝迹,刑事案件无一例发生。
执着的追求,辛勤的付出,改变了白公的面貌,赢来了群众的口碑,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二零零四年,白公村党支部被评为“甘肃省1 0 0个优秀村支部’’。二零零五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县级优秀村支部。二零零六年被评为庆阳市优秀村党支部。该村连续七年在全县综合考核中均名列前三名,二零零四年、二零零五年和二零零八年分别被中共宁县县委授予“农业产业带头人”,“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优秀党支部书记’’,全县“三帮、三联、三增”先进个人称号并多次受到春荣乡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在成绩面前从不自满,不甘落于人后的张志强,正在为白公更加美好的明天而思考着,奋斗着……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以来,全国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均在3000万头以上,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的肥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当前养殖户最主要的是调整产能结构和降低生产成本。从公司公告看,上市猪企养殖成本也已拉开差距。当前牧原商品猪完全成本已下降到7.35元/斤左右,而新希望、天邦、正邦的完全成本在10元/斤左右,温氏则是11元/斤
本周猪市热点
01、牧原饲料成本1.35,阶段性养猪成本5.1元
目前猪企养殖成本已拉开差距。据上市猪企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牧原商品猪完全成本已下降到7.35元/斤左右,而新希望、天邦、正邦的完全成本在10元/斤左右,温氏则是11元/斤。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牧原表示将以阶段13元/kg的完全成本作为2022年度成本端的奋斗目标。此外牧原集团创立人在河南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办公会上表示牧原的阶段性成本在5.1元/斤。
饲料作为养猪最大的成本,占到总体成本的70%左右。牧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饲料成本,平抑饲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长。包括根据粮食市场行情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配方,推行低玉米豆粕配方,小麦、稻谷与豆粕等灵活搭配;根据生产需求和成本控制等灵活调整饲料原料采购策略,降低采购价格;构建物流运输平台;拓展公铁海联运等多元化运输渠道,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目前公司饲料的加权平均成本在2.7元/kg左右。
02、养猪已连赚两周!10月份全国猪饲料产量环比下降0.7%!
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11月第2周,全国猪料比价为5.4,环比涨幅5.88%。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154.20元。养猪连亏23周后,已连赚两周。目前供需博弈激烈,预计短期猪价或继续小幅盘整,生猪预期盈利存在微增可能。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2021年10月份全国饲料生产形势》报告。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猪饲料产量1091万吨,相比2021年9月的1099万吨,环比下降0.7%。
03、农业农村部: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
10月中旬以后猪价的上涨主要是消费的拉动,猪肉供应量并没有减少。在低价猪肉的刺激下,10月中旬以后市场腌腊肉、制品、储存等需求明显增加。供给端看,10月份全国规模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已经达到3023万头,同比增幅达111%,比9月份多了514万头。养殖场户已重新站上盈亏平衡点以上,这种上涨的趋势会不会延续呢?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3月份以来,全国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均在3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这些仔猪育肥6个月就会长成肥猪出栏上市,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的肥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市场供应相对宽松的基本面没有变。
从产能看,10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48万头,比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多了6%。现在看调减有了一定效果,能繁母猪存栏正在有序向正常保有量回调,预计可能到明年一季度才能调整到合适水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