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茶树的词语句子
1.描写茶树的句子
碧绿连绵,绿浪涌。在这拥挤的绿叶中,有几朵白边含黄的花朵探出头来微微颤动.大有嫩蕊摇黄、娇羞欲泣之状。
灰黑色的茶树干上,斜生出许多弯曲的虬枝,向四面伸展。叶片是椭圆的。大小如桑叶,厚实肥阔,绿得仿佛要流油。上面一粒粒亮晶晶的水珠往下滚落着,看去好像缀满了无数光灿灿的珍珠。
那平展展的茶树顶上铺满了嫩嫩的绿叶,她们就像刚涎生的婴儿.那么娇嫩,正长着尖尖的叶,像小鸟的嘴,在吮吸着春妈妈的乳汁,变得更绿了.还不时闪出点点亮光呢。
那茶树,一厢厢,一层层.依山而植,竖看如朵朵绿色沿台阶蜿蜒而上;横看仿佛是条绿色的长龙绕山而卧。
2.描写茶园的句子1. 春天来了,和煦的春风吹过茂密的茶园,整个茶园就像绿色的海洋,美丽极了。
2. 走进茶园,那扑鼻耳闻的香味飘至我的鼻间,让我流连忘返,陶醉在茶园里。几场春雨过后,唤醒了正在沉睡的茶苗,小茶苗慢慢地探出了小脑袋,长着细细的、白白的绒毛,过了几天,小芽慢慢地长大了,像一只只小鸟的嘴巴。
3. 春天到了,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茶园:嫩绿的叶芽开了,四周围着白绒绒的毛。
4. 我放眼望去,漫山的茶树犹如一排排列队的士兵,昂首挺胸占据着整个山坡,嫩绿吐舌的新芽儿,一片挨着一片,不留一点儿缝隙。那浓淡相宜的绿色,看着真叫人舒服!
5. 茶树栽在小山包上,每个小山包都被一梯梯的茶树覆盖着。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像是在绿色的海洋里畅游。
6. 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茶树慢慢真开双眼,从树梢抽出一枚枚淡绿色的嫩芽,像刚出生的孩子那样娇嫩。刚长出来的茶叶外形呈椭圆形,叶底鲜红。
7. 来到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的绿色,好像一片绿洲,一片绿色的海洋。那一行行茶树好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浓浓密密地伸展着,多么养眼的绿呀!
8. 每当我看到茶叶,就会想到我去茶园的时候。一走进茶园,一种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让你觉得正在品着茶水。
9. 每当你走进茶园深处时,那些小茶叶犹如雨后春笋般,从茶枝里冒出来,可爱极了。这些小孩子在太阳公公的照耀和雨露妈妈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等到茶长出了芽和叶就可以摘了。
10. 一阵春风拂过,茶叶渐渐地睁开了朦胧的眼睛,偷偷地挤出新嫩的小芽儿,尖尖的小芽儿全身都是白色的绒毛,显现出嫩芽儿的鲜嫩与可爱。
11. 田野上,一层层茶叶田漫山遍野绿色的海洋。一到春天,茶叶就展开了新的嫩枝,给春天增添了一件美丽的衣裳,到处是新绿点缀的美景。
12. 还未走到茶园,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13. 经过茶农精心培育,茶园里的茶树就像一条条绿油油的玉带。
14. 站在高高的山顶向下望去,整个茶园仿佛就像一个聚宝盆,一排排整齐的茶树从山底盘旋而上,像一个个绿色的堡垒。
15. 太阳出来了,金光闪闪地。望眼无际地茶园渐渐地从白色纱衣中隐现出来。绿!一种无以伦比的绿迎面向我扑来,一时间,我觉得自己也绿了,和一棵棵茶树一样,迎接一天新的阳光。
16. 晨风润润的,带着一丝似有若无的茶香, *** 着你尘封了一个晚上的嗅觉。茶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成片的摇摆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
17. 爬到茶叶山顶,绿色尽收眼底。深吸一口气,微风从脸上掠过再加上自己丰富的联想,简直就像到了仙境。
18. 茶园的两边是翡翠般的草坪,茶园的周围是婀娜多姿的翠竹。这些竹子将一方茶园团团围住,像一圈鲜活嫩绿的屏障,鲜嫩的一丛丛茶叶,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像发芽的一株株绿色的秧苗。
19. 茶丛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的,白色的野花,有的已经绽放,有的羞涩地含着苞儿,犹如刚出浴的美人,在细雨微风中送来缕缕清香。
20. 春天的茶园是令人神往的,茶树都脱下暗绿色的棉袄,穿上嫩绿的新衣,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泛起了淡绿色的波浪。
21. 走到一棵茶树旁,那刚刚长出的茶叶竟像初绽的小花,小巧,又不乏一点调皮。
3.秋天茶树好词好句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合:长满。意谓雨 *** 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
4.关于茶的优美句子,一段话,最好有对几大名茶的描写一.茶在泡中的样子 茶之舞蹈 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游走。
欣赏着茶的舞姿,倾听着怀旧的音乐,过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我相信茶是有生命的。
很多时候,我被茶清颀和优美从容的舞姿陶醉,想像她如同一位秀美的女子长袖飘飘,气若幽兰。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时候茶是非常寂寞的,寂寞地等待一个人的欣赏。
在南方碧绿的茶山之上,茶在快乐地生长,每日与阳光和空气自由对话,与风雨雷电玩起游戏,看着夕阳与朝霞捉迷藏。在一棵不知名的茶树上生长,看青山与绿水,取天地之精华,这是茶的生命中令人神往、为之抚掌的极致之美。
在生命最为华美的时候,茶离开了生命之树,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茶没有了昔日娇嫩清纯的模样。然而,当她来到一个精致的玻璃杯中,与自然之水相遇,一个新的她又诞生了。
与清水的融合,与清水的共舞,让她散发出淡雅的气息,那是一种梦想与现实结合的境地。茶经历了春夏秋冬,吸吮了天地精华,不就是为了这一瞬间的美吗? 那是一种怎样的美? 那是一种为了瞬间的精彩而释放全部生命的悲壮之美,那又是为了瞬间与水的自由舞蹈而生发的相知之美,那是为了将一生凝聚的精华尽情展露的大气之美。
一片片绿叶的舞蹈,在水中幻化着茶山的宁静和澹泊,幻化着生命的沉重和轻盈。如果你思考,如果你欣赏,如果你品味,茶之舞蹈也许就是一个人的舞蹈,一个人在清水中尽情旋转身姿与你自由的对话。
文章来源:/f?kz=222881947 二、十大名茶 1.西湖龙井 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品质为最佳。龙井素有“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
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黄似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汤色碧绿黄莹;叶底细嫩成朵。 2.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
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每公斤干茶需要茶芽13.6~15万个。外开形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
汤色清澈明亮,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绿显翠。 3.白毫银针 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东部的福鼎和北部的政和等地。
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
白茶味温性凉,为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作为药用。 4.君山银针 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
其冲泡后,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丛林立。很高的欣赏价值。
5. 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6.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
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
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7. 安溪铁观音 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
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8.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和白龙潭等群山峰顶上,以车云山天雾塔峰为最。
人云:“师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成品条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叶底芽壮、嫩绿匀整。
9. 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 10.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
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三 优美的句子 茶中人生,哲理悠悠 ------------------------------------------------------------------ 一杯清茶在手,享受到幻术般的芬芳与风雅之时,又慢慢地从中感悟到许多。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细小纤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微妙。
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全部精华。虽说没有茶。
广东鹤山有什么特产?
1.关于“茶园”的词语有哪些
翠绿 嫩绿 香醇 清雅 清香怡人 香气扑鼻 1、香气扑鼻[ xiāng qì pū bí ]芬芳的气味不待嗅而自入鼻中。
形容芬芳的气味浓郁而四溢。2、翠绿[ cuì lǜ ]像翡翠那样的绿色;青绿色3、嫩绿[ nèn lǜ ]像刚长出的嫩叶的浅绿色4、香醇[ xiāng chún ](气味、滋味)香而纯正。
5、清雅 [ qīng yǎ ]清新秀雅;端庄或高雅造句:1、监控数百万家星罗棋布的茶园的质量,无疑是痴人说梦,而且中国的茶叶出口商一向难以达到国外的安全标准。2、然而曾几何时,在京剧的茶园里,有人闭着眼睛,一边砸着茶壶,一边合着台上的节奏,津津有味地打着拍子,慢慢地品尝与咀嚼。
3、高维可视化,考虑日本茶园,在那里度过他们的整个生活鲤鱼在一浅水池底部游泳。4、隐逸于风景如画的山谷之间,法云安缦由茶园、翠竹和绿荫环绕,周边是由七间佛家庙宇组成的朝圣圈。
5、史上将专门为皇帝将相贡茶的茶园钦封为“御茶园”。6、观光茶园须同时满足人们所提出的观光的物质功能和茶文化的精神感受这两方面要求,并且以这两方面的因素作为基本内容而谋求与之相适应的园林形式。
2.形容“茶园”的诗句有哪些
1.《一枝花·杭州景》
元代:关汉卿
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
一陀儿一句诗题,一步儿一扇屏帏。
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
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
浙江亭紧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
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2.《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唐代:白居易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
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
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
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3.《重题》
唐代:白居易
长松树下小溪头,班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
野麋林鹤是交游。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
最爱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绕阶流。
4.《一七令·茶》
唐代: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5.《琴茶》
唐代: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3.描写茶园的句子有哪些1. 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2. 春天到了,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茶园:嫩绿的叶芽开了,四周围着白绒绒的毛。
3. 我放眼望去,漫山的茶树犹如一排排列队的士兵,昂首挺胸占据着整个山坡,嫩绿吐舌的新芽儿,一片挨着一片,不留一点儿缝隙。那浓淡相宜的绿色,看着真叫人舒服!
4. 春天已经来临了,炎热的夏天也即将来到我们身边,茶叶山上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采茶叶,是乡下人家的传统习俗,喝茶叶茶也是乡下人家的一种习惯。茶叶给人类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茶叶,不但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美化环境呢!
5. 春天到了,几阵蒙蒙春雨过后,和煦的春风吹过茂密的茶园,像小喇叭一样唤醒了沉睡一冬的茶树。茶树随风颤动,慢慢地脱掉暗绿色的外衣,冒出了尖尖的小芽,长着了细细的、薄薄的白色绒毛。过了几天,小芽渐渐地长大,展开了第二片小芽,仔细看,活像一只小鸟的嘴巴。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小芽越来越多。
6. 秋天,茶树的叶子远远没有夏天那么茂盛了,但是叶子绿得更深了。人们仍然精心的照料着它,施肥、补水一点也不敢怠慢。所以秋天的茶叶喝起来味道更加浓厚。细细品味,回味无穷啊!
7.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棵棵不高也不矮的茶树,一眼望不到边,仿佛是一片绿色的地毯。如果把眼前的景色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呀!茶园里,到处是挎着篮子的阿姨们忙碌的身影。
8. 我的目光被眼前满山的茶树深深地吸引住了。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一棵茶树。穿着碧绿碧绿的衣裳,站在温暖的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就快乐的摇摆着裙子。
9. 最后,整个茶园变得苍翠欲滴,远远望去好像铺上了一层碧绿的地毯,又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一阵风吹来,茶树成片地摇摆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小鸟也唧唧喳喳地唱起歌来,美丽极了。望着美丽的茶园。我陶醉了,陶醉在茶园满眼的新绿中。
10. 柳絮飘飘,溪水汩汩,大舅的茶园里好一派美丽的风光!
11. 远远望去,山上草木茂盛,一片葱葱茏茏。五彩缤纷的山花纷纷绽开笑脸,给这苍翠欲滴的山色增添了许多色彩。碧绿的茶园,一眼望不到边,蔚蓝的天空和绿色的茶园融为一体。微风唱歌,茶叶伴舞,三五成群的茶农,在茶叶丛中忙碌采茶的画面,宛如一幅清新美丽的风景画!
12. 刚走到那儿,满目的绿色就映入我的眼帘。一条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石头小路贯穿着整个郁郁葱葱的茶园。茶树长得和我肩膀差不多高,挨挨挤挤,整整齐齐,找不到一丝杂草。近看,茶叶分为三种颜色:老叶呈墨绿色;长大了的嫩叶是浅绿色的;而刚抽出来的芽尖儿则是最漂亮的嫩绿。一阵微风吹来,茶树随风起舞,绿色的海面上顿时泛起了阵阵涟漪。茶叶在阳光照射下,宛如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散发着沁人的清香,使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真是人间仙境啊!
13. 村里最有特色的,就属茶园的景色最美了。碧绿的茶园,一眼望不到边,蔚蓝的天空和绿色的茶园融为一体。再加上微风歌唱,茶叶伴舞。让你觉得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14. 夏天,茶叶变得浓绿起来,茂密的茶园,一片连着一片,好似山坡披上了一件绿衬衫。每当大暑来临,茶农们忙着采摘茶叶,累得汗流浃背。但是看着满满的茶篮,人们的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15. 走进茶叶山,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会让你感觉心情非常舒畅,烦恼立刻抛向九霄云外。
4.描写茶园的句子1. 春天来了,和煦的春风吹过茂密的茶园,整个茶园就像绿色的海洋,美丽极了。
2. 走进茶园,那扑鼻耳闻的香味飘至我的鼻间,让我流连忘返,陶醉在茶园里。几场春雨过后,唤醒了正在沉睡的茶苗,小茶苗慢慢地探出了小脑袋,长着细细的、白白的绒毛,过了几天,小芽慢慢地长大了,像一只只小鸟的嘴巴。
3. 春天到了,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茶园:嫩绿的叶芽开了,四周围着白绒绒的毛。4. 我放眼望去,漫山的茶树犹如一排排列队的士兵,昂首挺胸占据着整个山坡,嫩绿吐舌的新芽儿,一片挨着一片,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浓淡相宜的绿色,看着真叫人舒服!5. 茶树栽在小山包上,每个小山包都被一梯梯的茶树覆盖着。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像是在绿色的海洋里畅游。
6. 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茶树慢慢真开双眼,从树梢抽出一枚枚淡绿色的嫩芽,像刚出生的孩子那样娇嫩。刚长出来的茶叶外形呈椭圆形,叶底鲜红。
7. 来到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的绿色,好像一片绿洲,一片绿色的海洋。那一行行茶树好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浓浓密密地伸展着,多么养眼的绿呀!8. 每当我看到茶叶,就会想到我去茶园的时候。
一走进茶园,一种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让你觉得正在品着茶水。9. 每当你走进茶园深处时,那些小茶叶犹如雨后春笋般,从茶枝里冒出来,可爱极了。
这些小孩子在太阳公公的照耀和雨露妈妈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等到茶长出了芽和叶就可以摘了。
10. 一阵春风拂过,茶叶渐渐地睁开了朦胧的眼睛,偷偷地挤出新嫩的小芽儿,尖尖的小芽儿全身都是白色的绒毛,显现出嫩芽儿的鲜嫩与可爱。11. 田野上,一层层茶叶田漫山遍野绿色的海洋。
一到春天,茶叶就展开了新的嫩枝,给春天增添了一件美丽的衣裳,到处是新绿点缀的美景。12. 还未走到茶园,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13. 经过茶农精心培育,茶园里的茶树就像一条条绿油油的玉带。14. 站在高高的山顶向下望去,整个茶园仿佛就像一个聚宝盆,一排排整齐的茶树从山底盘旋而上,像一个个绿色的堡垒。
15. 太阳出来了,金光闪闪地。望眼无际地茶园渐渐地从白色纱衣中隐现出来。
绿!一种无以伦比的绿迎面向我扑来,一时间,我觉得自己也绿了,和一棵棵茶树一样,迎接一天新的阳光。16. 晨风润润的,带着一丝似有若无的茶香, *** 着你尘封了一个晚上的嗅觉。
茶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成片的摇摆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17. 爬到茶叶山顶,绿色尽收眼底。
深吸一口气,微风从脸上掠过再加上自己丰富的联想,简直就像到了仙境。18. 茶园的两边是翡翠般的草坪,茶园的周围是婀娜多姿的翠竹。
这些竹子将一方茶园团团围住,像一圈鲜活嫩绿的屏障,鲜嫩的一丛丛茶叶,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像发芽的一株株绿色的秧苗。19. 茶丛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的,白色的野花,有的已经绽放,有的羞涩地含着苞儿,犹如刚出浴的美人,在细雨微风中送来缕缕清香。
20. 春天的茶园是令人神往的,茶树都脱下暗绿色的棉袄,穿上嫩绿的新衣,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泛起了淡绿色的波浪。21. 走到一棵茶树旁,那刚刚长出的茶叶竟像初绽的小花,小巧,又不乏一点调皮。
5.描写茶园的句子有哪些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
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春天到了,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茶园:嫩绿的叶芽开了,四周围着白绒绒的毛。
我放眼望去,漫山的茶树犹如一排排列队的士兵,昂首挺胸占据着整个山坡,嫩绿吐舌的新芽儿,一片挨着一片,不留一点儿缝隙。那浓淡相宜的绿色,看着真叫人舒服!春天已经来临了,炎热的夏天也即将来到我们身边,茶叶山上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采茶叶,是乡下人家的传统习俗,喝茶叶茶也是乡下人家的一种习惯。茶叶给人类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茶叶,不但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美化环境呢!春天到了,几阵蒙蒙春雨过后,和煦的春风吹过茂密的茶园,像小喇叭一样唤醒了沉睡一冬的茶树。茶树随风颤动,慢慢地脱掉暗绿色的外衣,冒出了尖尖的小芽,长着了细细的、薄薄的白色绒毛。
过了几天,小芽渐渐地长大,展开了第二片小芽,仔细看,活像一只小鸟的嘴巴。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小芽越来越多。
秋天,茶树的叶子远远没有夏天那么茂盛了,但是叶子绿得更深了。人们仍然精心的照料着它,施肥、补水一点也不敢怠慢。
所以秋天的茶叶喝起来味道更加浓厚。细细品味,回味无穷啊!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棵棵不高也不矮的茶树,一眼望不到边,仿佛是一片绿色的地毯。
如果把眼前的景色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呀!茶园里,到处是挎着篮子的阿姨们忙碌的身影。我的目光被眼前满山的茶树深深地吸引住了。
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一棵茶树。穿着碧绿碧绿的衣裳,站在温暖的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就快乐的摇摆着裙子。最后,整个茶园变得苍翠欲滴,远远望去好像铺上了一层碧绿的地毯,又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一阵风吹来,茶树成片地摇摆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小鸟也唧唧喳喳地唱起歌来,美丽极了。
望着美丽的茶园。我陶醉了,陶醉在茶园满眼的新绿中。
柳絮飘飘,溪水汩汩,大舅的茶园里好一派美丽的风光!远远望去,山上草木茂盛,一片葱葱茏茏。五彩缤纷的山花纷纷绽开笑脸,给这苍翠欲滴的山色增添了许多色彩。
碧绿的茶园,一眼望不到边,蔚蓝的天空和绿色的茶园融为一体。微风唱歌,茶叶伴舞,三五成群的茶农,在茶叶丛中忙碌采茶的画面,宛如一幅清新美丽的风景画!刚走到那儿,满目的绿色就映入我的眼帘。
一条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石头小路贯穿着整个郁郁葱葱的茶园。茶树长得和我肩膀差不多高,挨挨挤挤,整整齐齐,找不到一丝杂草。
近看,茶叶分为三种颜色:老叶呈墨绿色;长大了的嫩叶是浅绿色的;而刚抽出来的芽尖儿则是最漂亮的嫩绿。一阵微风吹来,茶树随风起舞,绿色的海面上顿时泛起了阵阵涟漪。
茶叶在阳光照射下,宛如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散发着沁人的清香,使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真是人间仙境啊!村里最有特色的,就属茶园的景色最美了。碧绿的茶园,一眼望不到边,蔚蓝的天空和绿色的茶园融为一体。
再加上微风歌唱,茶叶伴舞。让你觉得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夏天,茶叶变得浓绿起来,茂密的茶园,一片连着一片,好似山坡披上了一件绿衬衫。每当大暑来临,茶农们忙着采摘茶叶,累得汗流浃背。
但是看着满满的茶篮,人们的心里比喝了蜜还甜。走进茶叶山,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会让你感觉心情非常舒畅,烦恼立刻抛向九霄云外。
鹤山特产很多,知名特产如下:
茶山水浸鸡 --“茶山水浸鸡”风味不错,一锅清汤放上几块树根(当地人叫“树仔头”),熟透的鸡肉香气扑鼻,鲜味无比。奇怪的是,鸡肉在汤里烧来烧去还是那样鲜嫩,一点也不老火,鸡肉烧不老的秘方在汤水中的“树仔头”,这是茶山特有的药材“五爪金龙”,在汤水中加进这些药材,不仅风味独特,而且鸡肉也烧不老。鸡肉好吃,除了会选择鸡种,关键的还是烹饪技术,而“五爪金龙”药材是他们的“镇山”之宝。
鹤山茶叶 -- 鹤山著名土特产。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到清道光初年,种茶面积达5333.3公顷,年产毛茶8.5万担。年出口茶叶6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鹤山茶以其条索紧细,成色油润,汤色鲜亮,清香味浓,滋味甘滑,清热消热消滞而著称。其中以古劳茶山、宅梧白水带、鹤城马耳山三个产地的最佳。“古劳银针”为古劳茶的雅称,其形似寿眉,状若银针,叶背显毫如银,叶色清翠,汤色清澈而略带浅绿,回甘力醇和。生长在石岩头(地名)的茶,其味芳香浓烈。乾隆年间《鹤山县志》云:“古劳茶味还武夷而带芳,邑中物产唯此可以甲诸郡”。原古劳、鹤城、白水带三地茶农以茶为活,鹤城的主街被命名为“茶行街”。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战乱,茶叶生产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恢复茶叶生产。70~80年代在合成农场建立大型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在桃源马山成立茶叶科学研究所。1998年,全市茶叶收获面积153.9公顷。
古劳银针 -- 鹤山名优特产。产于古劳镇丽水石岩头,故又曰岩头茶。该茶条索紧结,挺直似针,色呈银灰;泡后色泽碧绿明亮,叶底幼嫩,味道醇和清香;浅饮即舌滑喉凉,极感舒适;多饮止渴生津,全身爽快。一向誉为茶中妙品,早已蜚声遐迩,驰名中外。晚清时期已极受推崇,成为中国名茶品牌之一。
马耳山茶 -- 鹤山名特产。品牌以其产地冠名。马耳山位于鹤城西北部约6千米,高耸挺拔,雄伟壮观。山上茁壮翠绿的一片片,便是驰名遐迩的茶园。马耳山麓为丘陵山坡,壤松土软,泥骨色黄,向阳背风,宜种青茶。种后冬盖山草,春暖滋润,生势壮旺。200多年前,惠州姓杨者迁居于此,6户20人,沿坡开垦茶地。后练常精、练常振兄弟两户迁此,开垦茶地4公顷。鼎盛时期,茶农达20户,200多人。茶青按季而采,春茶于清明,秋茶于白露。制作向用传统工艺。该茶用开水冲沏,即片片竖起,香气四溢,茶味甘香爽滑,香味浓郁,为送礼佳品。清末民初,鹤城街内建有美珍、树芳、恒兴隆、裕生、新广兴、联昌盛等大茶庄,皆为当地商人合资开设。该街今仍以“茶行街”名之。
茶山素馨花 -- 鹤山特产。主产地为古劳茶山。种植历史近50年,引进人叫球长伯,后遍及各家各户。现种植面积约1.5公顷,年产量7.5吨。素馨,草本植物,春季种植,花开于夏,雪白芬芳。采摘却于花蕾未绽之时。人工撷取,常人日采4至5斤。摘后经过蒸晒或烘干程序;日晒者,色泽金黄,成针状,称素馨针。据医书记载,素馨针有疏肺解郁,清热去毒功效。故一般用于制药。若将素馨针与青茶混冲,其茶清香甘凉,既解渴又清热,茶山人向有此习,且作为待客的佳品。
鹤山红烟 -- 鹤山土产。红烟原产于南美洲,明代由菲律宾输入闽粤两省。清乾隆十九年(1754)至嘉庆年间,鹤山已大面积种植,产量居全省之冠。雅瑶、桃源、龙口一带逐步成为红烟主产地,年产量高达5000吨。《广东通志稿》有“鹤山县以产烟驰名,每年出口在百万金(白银)外”记载。到20世纪30年代,为鹤山红烟产销鼎盛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烟生产又有新发展。1986年鹤山县成为全国31个烟叶出口生产基地之一。鹤山县红烟有上南、下南、上西、下西(指地域)之分。其中以上南烟最佳,而上南烟又以芸蓼烟著称。芸蓼烟乃指今雅瑶芸蓼村黄坑猪公袍(土名)所种植的红烟。鹤山红烟素以叶色红亮,味道浓烈,香醇馥郁,油分多,弹力强,揉搓不碎,久贮不变而驰名中外,外销至澳门及印度、埃及、俄国、德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51年,司徒美堂先生至鹤山县视察。鹤山农民精选出芸蓼烟,敬请司徒美堂先生转赠毛泽东主席,受到毛主席称赞。
上南红烟 -- 鹤山名优特产。也叫芸蓼烟。始种于清朝中叶,约有200多年历史,是鹤山红烟的著名产品。以烟质黄净,肉厚、烟味香醇而驰名中外,远销至南洋群岛等地。著名品牌有“黄坑烟”,“云蓼烟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上南村民每年种红烟173.3公顷,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司徒美堂先生视察上南“李义兰烟厂”时,村民托他将数扎顶级黄坑烟送给毛主席品尝,毛主席收到后曾来信表示感谢,此事在当地成为美谈。近年来,由于种植红烟效益较低,多数村民已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只有少数烟农种植少量用于自吸。
古蚕老古烟 -- 鹤山名优特产。以雅瑶镇古蚕村生产而出名。该村处丘陵地区,耕地对红烟生长特别适宜。古蚕先辈在明末清初开始试种红烟,并逐渐学会施用有机肥料,如花生麸等。收烟期为芒种至夏至,此期间阳光充足,对烟青露晒有利,露晒约几十分钟收起焗至黄蜡色,再进行暴晒7天左右,此时烟叶油份适中,存放多年也不变质。早在清朝中期,古蚕红烟开始出口到南洋一带,制成的吕宋烟气味香醇,因而驰名海内外,并带动起古蚕红烟逐渐进入发展盛期。冬种时,七成耕地面积种上了红烟。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种红烟经济效益逐渐减少,村民开始改种其它作物,目前村内仍保持有几十亩红烟地,普遍用于自给。
东园香荔 -- 鹤山名优水果。珍稀荔种。植于双合镇双桥东园村,故名。距今400年前,村民李卓化由新兴市国恩寺六祖手植之千年香荔引种归来。现其母株高4丈,树身粗壮,枝繁叶茂;其旁一荔,树龄过2百年,体亦伟硕,人称“母子树”。两树枝叶交错,荫覆过半亩,蔚为奇观。此两株古荔,虽历遭劫难,仍顽强茁壮,年年挂果,丰年产量达1吨。其果核细小,肉鲜味甜,清香可口,为省内不可多得的珍稀香荔品种,不仅饮誉百里,且近年旅外乡亲,每届蝉鸣荔熟,即组团归来进行啖荔活动,东园香荔则为首选。
双合黑叶荔枝 --鹤山名优水果。产于双合镇。该荔枝品种叶尤深绿,果实呈蜡白色,肉厚清甜,可食部分占全果75%。以泗合坑尾塘所产的最负盛名,核小、清香蜜味,汁多而不滞,风味别具一格,肉脱壳后用烟纸包亦不沾湿。据史料记载:清代,附近县官,每年荔熟时,必骑马前来品尝;近年,亦成为鹤山海外联谊会所组织的“啖荔团”的青睐果品。双合种植荔枝,历史已超350年。1989年镇成立荔枝协会,加强了科研与指导,更显规模。今全镇植荔746公顷,品种有黑叶、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槐枝、白腊、白糖罂等。
云乡储良龙眼 -- 鹤山名优水果。以云乡盛产质优而得名。1991年,云乡镇首从高州引入试种8公顷,经省果树研究所及鹤山科技局等支持帮助,一举成功,发展至今有270公顷。因培育得法,兼水土灵气,故能青出于蓝,蜚声远近市场。该品种植株生势好,树冠呈圆形或半圆形;枝条节间较短,分枝多,树皮粗糙;果实大,粒大小均匀,呈扁圆状;单果重12~14克;果壳黄褐色,表面光滑;肉乳白色,不透明,厚0.65~0.67厘米,易离核,肉质爽脆,味清甜,质上乘,核较小,果实可食率74%;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21%,全糖18.6%;每百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52.1毫升,果实制干率高。1999年,云乡镇龙眼总产量240吨,收入220万元。
宅梧无籽西瓜 -- 鹤山名土产之一。主产于宅梧镇。宅梧西瓜无核、含糖分高、味美可口,名扬海内外,每年西瓜收获季节,港澳地区和国内商人纷纷来订购。宅梧种植西瓜是从1978年始,先后引进“大红宝”、“鹤宝”大量种植出口。1986年后,从省农科院引种现在的无籽西瓜,原试种青皮(鹤鸣2号),后发展花皮(鹤鸣3号)和黄皮(鹤鸣4号)两个新品种。1998年种植面积达866.7公顷,全镇种西瓜一项纯收入1800多万元,其中选田村委会西瓜收入人均近700元。
选田芒果 -- 鹤山名土特产。产地为宅梧镇选田村。1530年,有村民外出带回果核在当地白石(土名)种植,故又名白石芒,沿植至今,久享盛名。该种芒果以其果核小、糖分高、纤维少与果味特香而著称。几经沧桑,仅存老树20棵,树干直径50~70厘米,大多已老化,挂果率低。自1991年,选田村委会指派专人管理好老芒果树,并组织全村群众新植优质芒果16.7公顷,其挂果率高,果型大,产量多,味道不亚于老树芒果。近年更大为扩展,前景极其可观。
选田马蹄 -- 鹤山名土特产。产地为宅梧镇选田村,故名。马蹄,学名荸荠,草本植物,宜在浅底沙质田中种植。选田地区具此必备条件。80年代初,由广州市郊引进,经精心培育及不断总结、推广科技管理后,大面积推开,效果极佳:果实个大、型好,皮薄、肉甜、爽脆、味优;用以制成马蹄粉,则晶莹、洁白,蒸成糕点,则鲜明碧透,食之幼滑口香,清心润肺,被视为至尊点心,名驰远近。自1994年始,村民联办马蹄粉加工厂,年加工鲜马蹄过1000吨,且用彩虹岭水库山水漂洗沉淀,粉质特别纯正洁白,产品极其畅销。
云乡绿色蔬菜 -- 鹤山名优产品。以其清甜、鲜嫩、爽脆、可口、无公害饮誉市场,极受食家欢迎。种类包括白茄瓜、辣椒、萝卜、甜豆、菜心、青瓜、苦瓜、韭菜花、荷兰豆、马铃薯等等。称绿色蔬菜者,名符其实,因云乡镇工矿较少,山多树多,土壤空气未受污染;兼之所施用的大多为农家肥,杀虫药品严格规定符合无公害标准要求。1999年,全云乡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80公顷,占全镇耕地面积三分之二,这方面的总收入近800万元,为整个种植业总收入的45%以上。故云乡镇现已成为江门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双桥荷兰豆 -- 鹤山名土产之一。主产于双合镇双桥都。当地冬季气温温寒交集;土质疏松肥沃,极宜荷兰豆生长。1990年,初试种香港蔡兴利603、604号品种成功,后便大量引种台中11号。规模浩大,品质极佳:荚形较大且平直整齐,平均荚长约9厘米,宽约1.6厘米,重约6.6克,味清甜可口。收获季节,客商云集,不绝如缕。1998年,双桥都种植荷兰豆近133公顷,纯收入400多万元。而今,种植之风已辐射到合成、宅梧、开平、新兴等处。
荷村莲藕 -- 鹤山名优特产。宅梧镇荷村种植莲藕是从南宋咸淳二年(1266)建村开始,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有村就有藕”,当地所产莲藕,茎粗、节少、含糖高、纤维少、粉量大,高产优质,是传统特产。过去一般只种藕10公顷,现在已发展到60.3公顷(含附近双龙一带),年总产量达1350吨,产品供不应求。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还远销中山,珠海和澳门等地。
平汉粉葛 -- 鹤山市名优特产。主产于共和镇平汉行政村。平汉粉葛,粗纤维多,肉质鲜白,无渣,味清甜纯正。有清热解暑、凉血止痢,降血压之功效。煲汤是上等汤料,汤味甘、清、凉、甜;加工后制作的“葛粉”,可治咽喉痛,解热毒。每年收获季节,港澳地区和国内商人纷纷前来订购,名驰省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地区。1950年村民就开始大量种植以供出口,70年代初逐渐扩种到大凹、来苏、桔园、铁岗等处。1998年全镇种植粉葛213.3公顷,亩产值4000元,总产值为1280万元。其中平汉村种植60公顷,产值360万元。
平汉大顶苦瓜 -- 鹤山名优特产。苦瓜又称凉瓜,是鹤山市较大宗生产和出口贸易的土特产,其中以共和镇平汉大顶苦瓜最著名,其瓜形短,顶部平大,呈倒三角型,俗称雷公嘴,色青绿,肉厚爽,味微苦甘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大顶苦瓜已在共和镇平汉村委会等地种植,是当地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经过筛选、精心培育而成的地方特产。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民种植大顶苦瓜的规模迅速扩大,每年全镇种植面积346.7公顷,年产量15600多吨。翠绿1号大顶苦瓜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中旬种植,次年“清明”前后收成上市。现在瓜农从冬种春收,逐步扩展到春种夏收、夏种秋收,每年4月至11月都有鲜瓜上市,产品远销港澳市场。
南洞鸡 -- 鹤山市名优特产。产自鹤城镇南洞(地名)一带。这种鸡的外表特征黄毛、黄嘴、黄脚,俗称“三黄鸡”。羽毛丰满、骨细,肉质嫩滑鲜美。为当地传统家禽,自繁自育,至今历200余年。南洞一带属丘陵区,村庄散落在山坡之间,村前村后杂草丛生,昆虫极易滋生繁殖,因此农家饲养的南洞鸡都进行放养,让它们觅食昆虫青草,朝、午、晚时间才喂以米糠、饭、番薯、青菜等家料。如此经过半年的饲养,即可上市。南洞鸡常销往港澳市场,深受顾客欢迎。
鹤城坑螺 -- 鹤城特产之一。鹤城地处丘陵地带,山峦起伏,奇岩突兀,涧流如泻,潭深水碧,素以产坑螺而名传遐迩。其分布集中于七瓮井、龙皇爷、圣教石、铁坑肚四处。七瓮井四面皆山,林木苍翠,飞瀑无数,涧流汹涌,所出产的坑螺头尖而身长,体呈黑色,故视为正宗。坑螺有日藏石下,入夜而出的习性,故当地人常辅以电筒,夜间探涧,才能捉到肥美的坑螺。鹤城坑螺肉质爽脆,清香留齿,具有清肝平火之功效,药用价值颇高,成为具客家特色的坑螺酸菜黄豆汤的主要辅料。近年,豉椒炒坑螺,成为饭肄中的热门货,其炮制方法与煮田螺同,而较田螺味更鲜美,自然更受青睐。
长连氹桂花鱼 -- 鹤山名产之一。个大肥美,肉质细嫩优良,几若无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之者赞口不绝,饮誉数百年。该种桂花鱼,产于长连氹。氹位于维墩北部,古劳大堤南侧。近年,此种桂花鱼经人工繁殖成功,推至鹤山各地皆能饲养,且成为出口的重要物产之一。
华山矿泉水 -- 名优饮品。由华山泉集团公司引进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水处理、意大利全自动灌装、日本包装及注册瓶等设备生产出的优质天然矿泉水。该矿泉水是赋存于燕山三期二云母花岗岩中的构造裂隙水,属低钠、低矿化度碳酸钠钙型淡矿泉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水质清澈、口感好、微甜、无异味。1992年1月21日,通过了由省地质矿产局组织的“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的技术鉴定。1992年获全国消费者评选质量可靠饮料金杯奖,被指定为广东水球队专用矿泉水。1993年被指定为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广东体育代表团首选矿泉水,评为广东十佳天然饮料。1994年获广东省十大名牌矿泉水,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被国家体育局指定为第12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选矿泉水。1996年被国家体育局指定为第26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选唯一矿泉水。1997年获省批连续四年全国信得过产品,广东省首批重点保护名优食品。
鹤中皇腊肠 -- 鹤中皇腊肠 名优食品。由鹤山市食品总公司生产,畅销全国各地和港、澳市场。该产品选用上等精肉,肥瘦适中,为“三七肠”。色泽明亮,干湿度相宜,味香可口。制作保持传统工艺,又配以机械生产。国家评委监评,其产品质量优良,并推荐为1995年全国食品行业的名牌产品。1995年4月获中国产品工业协会颁发的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证书和名牌产品奖牌。
古劳面豉 -- 鹤山名优酱料品。始于清咸丰年,距今150载,向由鹤山酱料厂生产。选用新鲜优质黄豆及精面粉作原料,采取传统工艺制作。从洗豆、煮豆、酿造、回油到成品,需时85天。产品能见豆形而易溶化,色泽浅红,油光晶亮,味道香甜鲜美。近年,年酿造老豉500多吨。出口的“东古牌古劳面豉”,远销美国、加拿大、东南亚及港澳等地。
东古一品鲜酱油 -- 名优酱料品。由鹤山市酱油厂研制生产。以精选东北大豆、优质面粉、食盐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天然晒制方法酿造,以最先进生产技术工艺配制而成。其香味浓郁,味道鲜美,且富含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食用有益人体健康。是国内外高级调味酱油之极品。适用于烹调任何菜肴、汤类,蘸点鱼、虾、蟹及各种肉类,拌食粉面等等,销售到国内外,颇受市场推崇。产品经严格检验,全部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该产品1998年荣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被鹤山市技术监督局授予信得过产品证书,2000年上半年荣获国家质量达标食品称号。
黑宝糯米酒 -- 名优酒品。由鹤山市酒厂有限公司酿造的畅销商品,市场上享有盛名。该酒以精选的黑宝糯米为原料,用纯种根霉作糖化剂,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酝酿而成。其色泽天然深红,浓而不冽,酱而不凝,香气浓郁,芬芳扑鼻,入口甘甜丰润,醇厚柔爽,风格独特;而酒中富含人体所必须的18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1、B2、B6及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可促进新陈代谢,活血养颜,健脾强身。故颇受顾客喜爱,誉为酒中妙品。
鹤峰牌丝苗米酒 -- 名优酒品。是米酒中上乘类别,也是鹤山市酒厂有限公司对市场的又一名牌奉献。该酒精选优质丝苗米为原料,用大酒饼作糖化发酵剂,采取边糖化边发酵的工艺,然后釜式蒸馏,陈肉酿浸,精心勾兑而成。具有玉洁冰清,豉香独异,醇和甘滑,余味爽净等特点,而价格相宜,物超所值,故一推出,名气不胫而走,有“鹤峰丝苗酒,品味第一流,入口至顺喉,风行三角洲”之说。
北湖烧鹅 -- 鹤山名牌菜色之一。制作者北湖宾馆,故以其号扬名。此项佳肴脍炙人口,上桌香气扑鼻,色泽诱人,食之皮脆肉滑,绝非虚传,足与香港深井烧鹅媲美。北湖烧鹅十分注重选料与制作,用清远或高明三洲的黑棕鹅,配以五香料、沙姜、陈皮、玉桂等作佐料;烧烤时牢牢把握火候,将表皮烤至焦脆金黄,再慢慢将热力传进皮层内部,使分泌的脂肪油汁受热蒸腾,将肉逼炸至熟,反升表皮。如此炮制,令鹅烧之不焦,光泽鲜红,而各味融为一体。
北湖月饼 -- 鹤山有名的中秋食品。由北湖宾馆制作。七十年代已有口碑。造工独特、精细,选料绝佳,以上等的桃仁、榄仁、瓜仁、杏仁、麻仁、桔饼、陈皮、叉烧、冰肉、熟糯粉等为原料,经精湛工艺泡制,烘出后色泽金黄,油润细腻,面上“北湖五仁”字样清晰可见。面皮薄馅靓。吃时甜而不腻,甘香可口,齿颊留芳。故极受顾客青睐,未至八月十五,已告售罄。
龙口狗肉 -- 名优食品。龙口善烹狗肉,名声闻于远近,近年来海外及港澳同乡会每逢组团回乡,也必到龙口品尝,口碑极佳,誉为“的确够鲜美,食过返寻味”。龙口狗肉的泡制方法是:将斩件狗肉武火白镬烙干,捞起,净镬;将下什起油镬炸至半熟,捞起、净镬;将拍扁的姜起油镬翻炒后,加入少许陈皮即放水,一般浸至肉面为合适。中火煮半小时左右,试食觉不糜不韧,即可下佐料。其分量是:每公斤狗肉配腐乳15小块,片糖20克,碎鸭蓼叶10克,生油适量。将全部佐料放盂中捣匀,再加入浸软的支竹50克,连同下什一起下镬与狗肉拌匀,加盖文火至有汁而不黏为宜。待三滚,则香气扑鼻,正是神仙企唔稳之时!
宅梧话梅 -- 著名凉果产品。产地在宅梧镇,故名。该镇的白水带、漱云、上沙、下沙村等植梅众多,其梅果个大、粒好,为酿制话梅的上好原料。酿制话梅,在宅梧历史上早已有之,沿之成习;1958年原鹤山财贸农场将民间配方加以挖掘整理,作批量生产;俟后,宅梧供销社亦参与其事,并予改进,渐有名声;改革开放后,“宅梧凉果厂”繁衍多家,成了大批量制作,且不断加以科技革新,或在原配方上加蜂蜜,称“蜜话梅”;或加牛奶,曰“奶皇话梅”。还极力注意装璜包装,产品甚为畅销。宅梧话梅,外表可人,入口甜酸适度,耐嚼而略带香气,解渴提神,称得上是优之凉果。
双合沙姜鸡 -- 鹤山名菜之一。该菜式鸡皮清爽幼滑,肉质细嫩可口,食而不腻,骨脆而香,故蜚声远近,有口皆碑。究其实,为“东江盐焗鸡”衍化而来,十多年前,由祖籍双合百块村的广州名厨师麦达光亲作传授得以播散。其制法独特:取三黄鸡一只,光身,开肚,用沙姜、生盐、味料搽匀全身,干蒸10分钟左右,不过砧板,用手撕拆,皮、骨、肉分开;用麻油、猪油、鸡精粉、胡椒粉调味;再将皮、肉骨拼作鸡形,放两碟姜盐作点料即可。其奥妙之处在于新鲜,无砧板气、五金气,原汁原味,远非其他鸡肴所及。
上南烧肉 -- 名优食品。产地为雅瑶上南云蓼墟,故又名云蓼烧肉,始制于1965年。以皮脆肉爽、色香味俱全而赢得众多顾客。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清明、端午、重阳等节日,烧肉店一开市就被抢购一空,连广州、佛山等地也有不少食客电话订购,更有港澳同胞回乡归程时带回去馈赠亲友。上南烧肉享此盛名,关键在于烧制方法独特,调味将五香粉、糖、盐等味料均匀擦抹在光猪身上,腌制半小时左右,此时再在光猪身上扎小洞,让味料均匀分布于皮下的深浅部位;接着,将光猪吊在用柴烧红的焗炉上,保持炉温70°C,烤90分钟后即可取出,美味的上南烧肉就此烧制完成。
升平鱼皮角 -- 鹤山著名食品之一。原产及盛产地为古劳上升之升平墟。远近驰名,吃者云集。其特色皮薄馅靓,小巧玲珑。味道鲜美,价格便宜,经济实惠。而制作则选料上乘,造工精细:鱼肉选自当地产的鲜活鲩鱼,拌以肥瘦参半的猪肉,另加冬菇、马蹄、陈皮、胡椒、葱花等十多种配料捣制;外皮粉料用一级生粉与澄面,绝不含糊。片皮、捣馅、包馅,全用传统手工艺,角皮特别注重刀工,要薄而不破,滑而不烂。包好后,置小蒸笼中,上锅用猛火蒸熟。食时,置豉碟备用;端放桌上,香气扑鼻,芳香醉人,未动筷而早倾倒矣。
升平竹升面 -- 鹤山名食品之一。盛行于解放前及五六十年代。始创人为古劳上升升平墟一叫“安南仔”的师父,将面团置于案板,用“竹升”(圆竹扁担)作擀面杖,一头固定成了支点,一头用力移动搓磨,揉拉成条。经制成的面条,大小一致,柔韧软滑,富有弹性,久煮不糊,完好如初;吃起来,滑、爽、脆兼备,令人食而不厌。若拌以鱼片、牛腩,其味更是无穷。
双桥鱼蓉粥 -- 鹤山著名食品之一。制作历史悠久,成名亦超百年,尤以古劳双桥市食肆烹调者为最,故声誉闻于远近。制法:将削净的整条鱼(青鱼)或鱼尾部分,置水中煲熟,捞起、拆骨、剔除小刺,将肉捣烂,加配料调匀,放入米粥中再滚,盛在放有姜丝、葱花的碗盆中,撒上胡椒粉、麻花碎之类即成。其味清、鲜、甜、香、甘、滑,令人大快朵颐,所以人们皆说:千粥万粥,不如双桥鱼蓉粥。
王老吉凉茶 -- 口服中成药。始创人为桃源镇钱塘人王泽邦,又名王阿吉。清道光年间,王阿吉为草药医生,与其子不断探索,以岗梅根、金樱根等10余种山草药,配制成独家凉茶,在桃源圩以大碗茶形式摆档。因卓有功效,故极受欢迎,生意兴隆,且驰名远近。清道光8年(1828),王阿吉全家迁广州,在十三行靖远街开设“王老吉”凉茶店,经营方式照旧。由于疗效优异,适用面广,价格低廉,饮用方便,不久风靡羊城。1840年,始出售袋装凉茶。至其第三代时,“王老吉凉茶”已行销全球华人地区,其孙王裕恒1870至港,在文武庙设店,市道兴旺。随社会发展,“王老吉凉茶”剂型也不断推陈出新,20世纪60年代中期,制成凉茶精,1988年又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