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洞里萨湖农作物的灌溉过程是

洞里萨湖位于非洲肯尼亚的大裂谷地带,周围地区多为农田和草原。由于气候干燥,降雨不多,当地农民需要进行灌溉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洞里萨湖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灌溉过程通常如下:

洞里萨湖农作物的灌溉过程是

挖掘水井:当地农民通常会在土地上挖掘水井,从地下获得水源。由于洞里萨湖地区的水源通常比较深,所以这个过程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和精力。

建造灌溉系统:一旦获得了水源,农民们就需要建造灌溉系统来将水引入农田。在洞里萨湖地区,常见的灌溉系统有喷灌、滴灌和沟渠灌溉等。其中,滴灌系统是最节水的一种,它能够将水直接滴入作物根部,避免了浪费。

进行灌溉:一旦建造好了灌溉系统,农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灌溉了。在洞里萨湖地区,农民们通常会在清晨或晚上进行灌溉,这样可以避免在白天的高温状况下浪费水资源。

监测土壤湿度:灌溉后,农民们需要定期监测土壤湿度,以确保灌溉的效果和作物的生长情况。如果土壤过于干燥,就需要增加灌溉量,如果土壤过于湿润,则需要减少灌溉量。

总之,洞里萨湖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灌溉过程需要农民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通过建造合理的灌溉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当地农民们仍然能够在这个干燥的地区成功种植出各种农作物。

白河的水利工程

宏伟水库,是县内唯一的中型水库,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河北乡新生村陈荒子屯北(水库建成屯已动迁)。库址建在乌裕尔河右岸支流鳌龙沟上游。 1958年动工修筑,1961年4月停建。1966年7月复工续建,1970年9月。大坝、溢洪道、灌溉洞全部完工,合龙蓄水。控制流域面积174平方公里。该库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1983年查定,总库容量3 00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82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 860万立方米、死库容320万立方米)。水库坝顶宽7米。县城至畜牧场公路从坝上通过,最大坝高10.5米,坝长2 020米,迎水面块石护坡。溢洪道河床开敞式弧形钢闸门,单孔净宽10米、高5.4米,最大泄洪量313立方米/秒。水库累计完成土方81.7万立方米,石方3.27万立方米,混凝土方4 658立方米。国家投资395.4万元,县财政自筹33万元。劳务累计99.5万元。 水库建成后,坝址以下鳌龙沟两岸荒地开垦5万多亩,保护下游耕地14万亩。在大旱的1977年,灌溉旱田1.75万亩。1970年成立了水库管理站。常年管护,养鱼种稻,每年种植水稻200—300亩,修建种鱼池100亩、越冬池15亩,为县内最大的养鱼水面。

新曙光水库 原名大河水库,位于河南乡良种场村南,座落在乌裕尔河左岸支流上。距县城10公里。1958年动工修筑,1970年9月竣工。克山至克东县、河南乡公路于坝上通过,该水库是综合利用型水库。现有养鱼水面1 200亩。年捕鱼15吨左右;实灌水田300亩,最高年灌旱田1 000亩;保护3个村屯1 100口人和2 000亩耕地。 新曙光水库管理站,隶属河南乡政府领导。现有职工19人。亦工亦农,自负盈亏。有木(铁)船6只,水泵机组5台34千瓦,饲料加工机组3台13千瓦。种鱼池105亩,越冬池28亩。

东风水库,位于西城镇东南4公里,座落在泰西河上游。1966年修筑,1976年竣工。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的水库,保护西城镇及联胜、青山、联西等5个村屯5 800口人和17 000多亩耕地的安全。库底渗漏量较大,未形成灌溉能力。

保安水库,位于古北乡保安村,座落在鳌龙沟左岸支流上。1958年动工修建。1966年竣工,是防洪、灌溉、养鱼综合利用型水库。由北乡政府管理。

新大水库,位于河北乡新大村,座落在乌裕尔河右岸支流上。1976年修建。1978年竣工。是一座以灌溉、养鱼为主的水库。养鱼效益较好,未进行灌溉。由于未经主管部门验收立案,暂未列入建成水库。

跃进水库,位于新发乡泰农村。1958年1月动工。1970年10月,基本完成主体工程。汇水面积73.4平方公里,由拦河闸、进水闸、土坝、放水闸4部分组成,设计总库容量4000万立方米,坝长1.25万米,平均坝高3.5米,坝顶宽4米,设计灌溉面积32万亩,其中水田3万亩,养鱼水面1.3万亩。1985年,实际灌溉面积4.97万亩,其中水田4700亩,实际养鱼水面8500亩。

上游水库,位于上游乡所在地,泰溪河下游。1958年动工。1968年11月,完成主体工程,汇水面积416平方公里,水库由土坝、放水闸、过水土坝3部分组成。设计总库容量3900万立方米,坝长2400米,平均坝高7.2米,坝顶宽5米,设计灌溉面积8万亩,其中自流灌1.5万亩,扬水渠6.5万亩,养鱼水面6600亩。为上游、红星、依安镇、泰东公社灌溉提供水源。1985年,实际养鱼水面4500亩。

东风水库,位于阳春乡春光村。1958年始建,1969年10月竣工。拦截宝泉河水,汇水面积119平方公里。水库由大坝、放水洞、溢洪道3部分组成,总库容量1145万立方米,坝长1330米,平均坝高6.6米,坝顶宽4米,设计灌溉而积4万亩,其中自流灌溉2.5万亩,抽水灌溉1.5万亩,养鱼水面2190亩。1985年,实际灌溉面积2500亩。

东升水库,位于黑龙江省林甸县西北部三合乡境内,乌裕尔河龙安桥下游12KM 处,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育苇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水库总容量1.61×108m3 兴利库容0.84×108m3,调洪库容为1.02×108m3。本工程由土坝,三座泄洪闸,灌溉闸(东闸)等部分组成。

宏伟水库灌区 灌溉工程东起水库。西至古城镇民主村。流经河北、涌泉、古北、古城等3乡1镇,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支、斗渠总计139.5公里。整个灌区呈一狭长形状,北以鳌龙沟为界。南以干渠为边,窄处300米,宽处3 000米。地面比降在1/50至1/100不等。1970年10月开始施工。全县14个公社出动2 500名劳力常年施工。1973年10月完成千渠1条及121座构造物。支渠17条及60座构造物。斗渠52条及249座构造物。总投工57.2万个,总计土、石、混凝土方150.1万立方米,总投资282万元。1976年,县组织受益社队成立水利民兵团,进行田间工程配套。1976—1977年共灌溉农田2.25万亩。1978年以后。由于管理松驰、土地整平标准低、灌溉效益差,群众自行平掉中下游干渠。1981年停止灌溉。

跃进灌区,引乌裕尔河水、经水库调蓄的自流灌区,包括引水、蓄水排灌系统。流经三兴、新兴、庆丰、向前、新发乡(镇)37个村,设计灌溉面积32万亩。灌溉渠道(支渠以上,下同)196条、长621公里,排水干渠11条、长180公里,桥、涵、闸建筑物919处。至1985年,有效灌溉面积4.9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4.7万亩。

上游灌区,为上游水库调蓄的扬水灌区和自流灌区。通过上游乡东、西二泵站及依安镇、泰东乡泵站,控制红星等4个乡(镇)、26个村、110个屯,设计灌溉面积8万亩,工程分渠首和干渠两部分,渠首工程机电设备基本配套,并修干渠5条、长31公里,支渠101条、长110公里,排水干渠5条、长31公里,桥、涵、闸建筑物308处。至1985年,有效灌溉面积1.01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500亩。

东风灌区,由自流灌溉和扬水灌溉组成中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灌区包括阳春乡春光、阳春、长安、精进、西岭、祥顺、诚顺、宝德、德宝9个村,35个屯。

乌裕尔河全程都是由东至西流向,自源地至依安为山丘区,坡度较缓,河谷宽约2公里,河道比降1.1‰。北安水文站处,中高水位时最大水面宽140-180米,最大水深4.6-5.5米,最大流速每秒1.2-1.7米;枯水位时最大水面宽8米,最大水深0.3米,最大流速每秒0.5米。

河流在依安以下进入广阔的平原区,河谷宽达10公里。依安水文站处,中高水位时最大水面宽680-4000米,最大水深2.4-3.8米,最大流速每秒1.5-1.7米;枯水位时最大水面宽11米,最大水深0.3米,最大流速每秒0.4米。乌裕尔河下游之尾部(滨洲铁路以北)为浩瀚的九道沟苇塘,无明显的河道,大小湖泡星罗棋布,地势低平,比降0.04‰,肉眼观察不到有水流的状态,上游来水在当年之内流不出本区。

滨洲铁路以南多为闭流的湖泡区。本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相继修建了中部引嫩、北部引嫩及连环湖补水工程,开挖了由富裕县富海至连环湖长达64.9公里的输水干渠,打通苇道60公里,使滨洲铁路以北的来水比自然情况下稍快地流入连环湖,高水位时可通过连环湖控制工程不泄入嫩江。

云州水库

云州水库位于赤城县白河中上游,云州乡云州村北2.5公里处。始建于1958年春,1959年停工,1968年复工,1972年竣工。总投资1113.2万元。出动民工2万余人,动用土沙方93.32万立方米,石方34.68万立米,混凝土2.21万立方米。该库是一座大型水库,由大坝、泄洪洞、输水洞、非常溢洪道、水电站等五部分组成。库址上游流域面积117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3平方公里,水深25米,蓄水能力1.137亿立方米。大坝呈东西走向,土石结构,高43米,坝顶长183.4米,坝底长104米,坝顶宽6米,坝底宽157.7米,坝内坡1:2.83,坝外坡1:1.89,防浪墙高1米,坝基防渗采用水平铺盖。水文特征:校核洪水总量(24小时)为14980万立方米,验算标准为万年校核,雨量标准(24小时)390毫米。洪峰流量(24小时)8096立方米/秒。洪水总量(24小时)18320万立方米。泄洪洞为有压圆形隧洞,洞径8米,最大泄量890立方米/秒,闸门为4X8平方米,2扇。非常溢洪道最大泄量1250立方米/秒,堰顶超高0.35米,堰顶宽度30米。灌溉洞为圆型有压隧洞,洞径3米,最大泄量75立方米/秒。闸门为平板闸门,进口门断面尺寸为3X2.5平方米,1扇;出口门1扇,断面2X2.5平方米。出口处设一岔洞,洞径为1.8米。最大泄量6立方米/秒。

该水库由于施工时间急促,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造成大坝不稳定。1974年,在省海河指挥部、沧州水校以及地区水利局协助下,对工程进行水工、土工试验、水文分析,设计出工程加固方案。1978年开始对水库工程进行复修,一直到1982年,复修工程基本完成,使工程达到安全运行标准,可灌溉农田4.6万亩。

白河堡水库

白河干流中段建有白河堡水库。位于延庆县白河堡乡,距县城30公里。水库控制面积2657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9060万立方米。白河堡水库工程是延庆有史以来最宏大的骨干水利工程,也是北京市重要水源工程之一,具有补水、灌溉、防洪、发电和水库养殖等多种综合效益,也是跨流域沟通三水系(潮白河、永定河、北运河)、三大水库(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十三陵水库)进行资源再分配的枢纽工程。白河堡水库于1970年9月破土动工,1983年7月竣工。白河堡水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泄洪排砂隧洞、输水隧洞、官厅水库补水渠、南北干渠和发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大坝为黏土斜墙坝,大坝高42.1米,坝顶高程602.1米,坝顶长300米。溢洪道最大泄量为4070米3/秒。泄洪排砂隧洞最大泄量157米3/秒。输水隧洞横穿佛爷顶分水岭,长7090米,隧洞为无压式城门洞型,设计最大流量为20米3/秒,是跨流域引水的主要枢纽,在香营东北建有分水池和发电站,并建有白河堡水库管理处(称白河前山)。南北干渠全长80公里,沿渠修渡槽、涵洞、泄水闸、节制闸和马车桥等渠系建筑物200多座,可控制灌溉面积20多万亩,其中南干渠可为十三陵水库补水。 云州灌区

云州灌区位于白河中游,北起云州水库,南至样田乡灰窑子村,全长30公里,最宽处1.5公里,最窄处0.1公里,沿白河两岸山脚新修、扩修干渠9条,总长20.15公里,其中,东岸4条,共计长25.5公里;西岸5条,全长24.4公里,灌溉云州、赤城乡、赤城镇、样田4个乡镇144个村的耕地4.6万亩。

该工程建于1971-1984年,总投资92万元。(国家投资50万元,自筹4万元)挖土方11.19万立方米,进水闸、跌水、支渠口、渡槽、桥等建筑物350多座,砌石防渗渠4.5公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