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茯苓种植技术

1、培育菌种:种植茯苓时,需要将块茎放在25-30℃的温室中,使其长满菌丝。2、种植方法:把茯苓菌丝接种至松木段上,并用沙土填紧。3、清沟排渍:雨季时及时为茯苓排出积水。4、防治病虫害:向茯苓四周喷洒生石灰,防治白蚁。

茯苓种植技术

茯苓怎么种植

1、培育菌种

种植茯苓时,需要先培育菌种,可以将其块茎表皮削干净后使用乙醇进行消毒,再将茯苓块茎用无菌刀切成小刀,然后将其放置在培养基中,并且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促进茯苓快速长出菌丝。

2、种植方法

茯苓适宜生长在木段上,种植茯苓时,需要选择在背风向阳且地势开阔的地方建立园区,并在园区里排列放置松木段,可以砍取入冬前且没有进入到休眠期的松树段木,再将茯苓菌丝接种至松木上。

3、清沟排渍

茯苓喜潮湿,但是不耐积水,养殖茯苓时,如果降雨量过大,就会导致植株渍水腐烂,需要在雨季前挖掘排水沟,并且在雨季时要检查沟渠是否被堵塞,使积水快速排出,以免茯苓生长不良。

4、防治病虫害

茯苓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白蚁的危害,养殖茯苓时,需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及时将染病发黑的茯苓拔除,并且要在园区四周喷洒生石灰,避免白蚁进入,而且要向茯苓喷洒除菌药剂,使其健康生长。

1、养分。野生茯苓生长在树根或树桩旁的地下,以松属树木的根为营养物质来生长。人工栽培茯菱,则要利用松属树木的树干、树桩来栽培。但茯苓也能在木屑、棉籽壳以及农作物秸秆上生长,因此可利用这些原料进行生产菌种。

2、温度。茯苓属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在20℃以下生长速度缓慢,35℃以上易衰老,40℃以上则易死亡。茯苓菌核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20℃-25℃,并需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能保证菌核长大成熟。

3、湿度。茯苓菌丝生长基质的适宜含水量为60%-65%,木材的含水量以20%左右为宜,覆盖土壤的含水量以50%-60%为适。

4、氧分。茯苓是一种好气性真菌,菌丝和菌核生长都处于土中,但也需要少量的氧气。因此,栽培获苓时,覆土要求通气性强,以砂壤土为好。

5、光线。茯苓菌丝和菌核生长发育都在土中进行,不需要光线,但野外茯苓场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土壤,以调节温度、湿度,而子实体形成则需要散射光线刺激,当菌核露出地面见光后,就会长出子实体。

6、酸碱度。茯苓是一种喜酸性的菌类,只有在酸性土壤和基质中才能正常生长。在PH值3.0-7.0范围内都能生长,但以PH值4.0-6.0为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8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