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人口有多少
人口:约54万人
人口密度:129人/km2
建瓯市简称芝城,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
地理位置
地处东经117°58'-118°57'、北纬26°38'-27°20'之间。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降雨量1600—1800毫米,日照1612小时,无霜期286天。疆域总面积 4233 平方公里 ( 635 万亩 ) ,其中山地 519 万亩,耕地 49.2 万亩;建瓯市地处南平旅游生态经济区的"一线",距南平60公里,距武夷山机场110公里。横南(江西横峰至福建南平)铁路贯穿境内100公里,设五个车站,已开通货、客运输。205国道、两条省道贯通全境,是江浙入闽的咽喉要地和闽北主要交通枢纽。随着交通格局的改变,建瓯南与福州市的经济互补的空间距离缩短,成为福州城市经济三小时经济圈的辐射城镇;北与上海、浙江等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交流空间也大大拓展,成为福建沿海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陆地交通的连结点。
行政区划,人口
辖玉山,小桥,南雅,东峰,东游,小松,吉阳,房道,徐墩,迪口10 个镇、川石,龙村,水源,顺阳 4 个乡、 芝山,建安,通济,瓯宁4 个街道, 217 个村、 1121 个自然村、 2054 个村民小组、 27 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2.19万,其中农业人口 41.8万;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 11个少数民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1人,全市汉族约占99.3%,畲族、苗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11个少数民族人口共占0.7%,是福建省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6.89亿元。
历史沿革
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3000 多年,是一座有着 1800 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东汉建安初年 ( 公元 196 年 ) 设建安县,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五个县之一。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 260 年)设立建安郡。唐武德四年 ( 公元 621 年 ) 设建州,“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 1162 年)改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 1913 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 1992 年 10 月撤县设市。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 1154 名进士、 3 名状元、 10 名宰辅大臣,是福建历史上出进士最多的县。宋代理学家朱熹成长于建瓯,史称“三杨辅政”之一的政治家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李刚、陆游、辛弃疾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
环境资源
建瓯生态优越,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8.7 ℃,年均降水量 1662.9 毫米。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 81.5% ,是闽江上游的绿色屏障。水资源总量 44.6 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 57.9 万千瓦,实际可开发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地下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金、煤、磷、铁、水晶、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 22 种。建瓯山川秀美,古迹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大小特异独秀的山峰众多 , 有聚武夷风光于一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归宗岩,有“辰山拱北斗”之称的闽北第二高山辰山,有被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妈祖木雕神像。建瓯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有福建历史上年代最久、规模最大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光孝禅寺,有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有宋敕茶神张三公庙及北苑贡茶制造遗址,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还有东岳庙、艮泉井、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通仙门等名胜古迹。此外,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根艺文化繁荣活跃,其中挑幡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民间杂技项目名录。
农业经济
建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金瓯宝地”、“绿色金库”、“竹海粮仓”、“酒城笋都”之称。木竹、茶果、畜禽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粮食、蔬菜、食用菌、锥栗等十三个重点农产品优势明显。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3.66亿元。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和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45万亩,粮食总产量21.99万吨;为“全国重点林业县(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现有林地面积529.06万亩,林分总蓄积量2208.0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9.7%,其中用材林面积185万亩,商品材采伐量49.32万立方米;毛竹林面积123.5 万亩,名列“中国竹子之乡”榜首,毛竹采伐量1678万根,鲜笋产量23.3万吨;为全国重点茶区之一和闽北乌龙茶发源地,茶叶面积9.2万亩,产量7685吨;为全省柑桔生产基地市,水果面积22.8万亩,产量24.38万吨,其中柑桔面积17万亩,产量20.36万吨;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锥栗面积41万亩,产量2.09万吨,居全国首位,建瓯锥栗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此外,还盛产食用菌、莲子、泽泻、仙草、松脂等多种土特产品。笋制品、茶叶、莲子、芦柑、葡萄、大米等13个农产品获绿色或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全年肉类总产量2.33万吨。奶牛存栏4003头,生猪存栏17.16 万头,肉羊存栏2.44万头,肉兔存栏6.11万只,各类家禽存栏166.73万羽。为全国淡水养殖重点县(市),淡水养殖面积2.8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58万吨。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122家,其中明良食品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明良食品有限公司、颖食物产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成茂农产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确认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茗苑茶叶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被确认为南平市农业龙头企业。水资源总量44.6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57.9万千瓦,实际可开发装机容量30万千瓦。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金、煤、磷、铁、水晶、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22种。
工业经济
2008年,建瓯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海西建设大局,扎实开展创业竞赛活动,取得良好成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7亿元,增长15.4%;财政总收入4.74亿元,增长15.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05亿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9元,增长1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639元,增长13.6%。
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0.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2家,完成产值41.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2.7%,其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177家,完成产值39.31亿元,个数和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7.3%和94.9%。初步形成了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和机械化工三大产业集群,其中竹木加工产业产值17.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42.5%,主要产品有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等人造板系列和竹胶板、竹地板、竹凉席、竹筷等竹制产品;食品加工产业产值9.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23.4%,主要产品有白酒、精制茶、清水笋、锥栗等;机械化工产业产值10.9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26.5%,主要产品有铝活塞、碳化硅磨料、电木粉、酚醛塑料、甲醛、满山白糖浆、软脉灵等。全市产值上亿元企业有5家,上5000万元企业有20家。工业发展平台不断拓展,中国笋竹城建设强力推进,一期开发已完成,开发面积1045亩,入园企业30家,二期开发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870万元,完成征地3685亩,平整土地1000亩,批准入园企业12家。莲花坪和川石、东游、东峰、南雅、徐墩、吉阳6个高速公路互通口工业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国省道沿线工业长廊已逐步形成。
商贸流通
历来为闽北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为国家商务部首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试点县(市)。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66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17.43亿元,餐饮业2.28亿元,其它业0.41亿元。全市城乡共有市场49个,经营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城区集贸市场5个,批发市场3个,乡级农贸市场18个,村级23个,其它专业市场主要有闽北建材市场、闽北汽车城、闽北摩托车批发市场等。在各类市场中,年贸易额上亿元的市场有管葡农贸市场、闽北汽车城、闽北建材市场、闽北笋菇批发市场等4个。大型超市4家,药品超市3家,家具超市4家。全市已成立水煮笋、蔬菜、锥栗、柑桔等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56个,拥有会员2.3万人。建成了农副产品信息中心、农业技术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农业农村工作信息中心等四个信息中心,为农副产品流通搭起了“金桥”。汽车、摩托车贸易和运输服务业发展迅速,拥有兴业汽车发展有限公司、闽芝汽车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汽车销售公司。
项目开发
200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4.46亿元,新上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40个,其中投资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9个。2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62亿元,列入省和南平市重点建设项目8个,完成投资3.47亿元
对外经贸 2007年,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6个,合同利用外资758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60万美元。全市外贸出口企业38家,外贸出口总额5255万美元,拥有明良集团、柏物产食品、颖食物产、樟建木业、吉阳工艺品、弘光席业、绿剑食品等13家出口规模超百万美元的企业。主要出口产品有茶叶、竹木制品、笋制品、工艺品、食用菌等,主要出口日本、美国、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财政金融
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11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66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49.5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5.21亿元。全市共培育信用镇4个、信用村82个、信用户22955户。
基础设施
为江浙入闽咽喉要地,交通便捷。横南铁路、国道205与省道204、303贯穿而过,市区距武夷山机场100公里;规划中通过建瓯的高速公路有4条,其中浦南高速公路2008年已经建成通车,松建高速公路部分控制性工程将开工建设,建古、宁武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随着这几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建瓯将成为闽北的交通枢纽,届时建瓯至福州只需2个多小时,至上海只需6个多小时。通讯发达,各种现代化先进通信设施齐全。电力充裕,拥有水电站142座,总装机容量19.1万千瓦,全年发电量6.1亿千瓦时。“东扩西进、南拓北延”的城市发展略逐步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9.87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30平方公里,一批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城市框架不断拉开,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社会事业
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先进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一级达标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科技事业不断发展,为第一批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市),被评为“全省科普工作先进市”。教育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考各项指标及本专科上线人数位于南平市前列。城乡文化事业全面发展,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市”复查,为福建省民间根雕艺术之乡,拥有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21个,农民文化俱乐部100多个。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深入,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拥有1座设施先进的室内体育馆、2条400米标准塑胶跑道,体育人口比率达42%。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和99%,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先进单位。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20个,初级卫生保健全部达到基本普及标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立。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加强,人口出生率为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连续16年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控制目标,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人民生活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8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37元。年末单位从业人员24236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674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8%。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8万人。年末全市企业养老保险人数23414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51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567人,列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285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14426人,扶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94人。
乡镇介绍
芝山街道--地处城区北面,辖西大、豪栋、马汶3个村和符山、管葡、上西河、都御坪、梨山、青云6个社区居委会,29个村民小组,135个居民小组,18583户,44618人,其中,农业人口7175人,2161户。土地总面积30.85平方公里。
建安街道--地处城区东南片区,辖钟楼、东安、东门3个村委会和横街、仓长、前街3个社区居委会,29个村民小组,74个居民小组,8235户,22892人,其农业1749户,5123人。土地总面积30.4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
通济街道--地处城区中部,辖东溪、三门、南门3个村委会和南门、陶朱、桥南3个社区居委会,17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52个居民小组,4826户,13666人,其农业1320户,4636人。土地总面积41.3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约0.84平方公里。
瓯宁街道--地处城区西部,辖水西、七里街2个村委会和福宁、西池、莲花3个社区居委会,11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共5080户,13877人,其农业1095户,3773人。土地总面积27.15平方公里。
徐墩镇--位于建瓯市西北部,距市区16公里,土地总面积351.87平方公里。现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个综合林场,159个村民小组,100个自然村。共9945户,总人口为35332人,其中农业人口33183人,非农业人口2149人。
行政村名称:徐墩、叶坊、归宗、东边、北津、桂美、富头、富_、丰乐、下碓、山边、湖塘、九匡、岭头、大潭,长汀。
吉阳镇--位于建瓯市西部,地处建瓯市、顺昌县、建阳市三县市交界地。东连徐墩镇;西和西南与顺昌县仁寿乡、岚下乡相接;南与房道镇毗邻;北与建阳市徐市乡相交界,距市区42公里,土地总面积198.73平方公里。现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4个村民小组,51个自然村。共8420户,总人口为30657人,其中农业人口29040人,非农业人口1617人。
行政村名称:吉阳、玉溪、宅墩、曹墩、新桥、胜利、张坑、巧溪、大夫、黄怖、圭历、巨历口。
房道镇--地处武夷山脉东南侧,位于建瓯市西南部。东部与瓯宁、南雅相邻,东北部与徐墩毗连,南部、西部与顺昌县交界,北部与吉阳接壤,土地总面积244.73平方公里。全镇现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93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20个村民委员会。共9864户,总人口35690人,其中农业人口33961人,非农业人口1729人,少数民族畲族约340人。
行政村名称:房道、九堡、七道._村、上庠、尤墩、小竹、潘坑、安宁、吴_、曹岩、书怖前、徐地、峡头、连地、南科、西_、靛墩、吴大元、埂尾。
东游镇--地处建瓯市东部,鹫峰山脉西侧。东和东南分别与水源乡、屏南县交界;南和西南与东峰镇毗邻;北与川石乡、龙村乡相连,土地总面积420.53平方公里,是建瓯市面积最大的乡镇。现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镇林场,1个良种场,73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共10288户,总人口37653人,其中农业人口34302人,非农业人口3351人。
行政村名称:东游、_上、东源、溪尾、胡墩、张墩、云头、党城、渡潭、党口、张屯、上范、溪屯、盖林、盛前、河岭,盛地、东_。
川石乡--地处建瓯市东部,鹫峰山脉西面。土地总面积274.07平方公里。现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2个自然村,123个村民小组,共6570户,总人口23835人,其中农业人口22427人,非农业人口1408人。
行政村名称:川石、_阳、慈口、溪口、营勺、后山、洋屯、后洋、边溪、徐布、后坪、小岭、伏演、外洋。
顺阳乡--是1996年4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乡,原隶属东峰镇管辖。顺阳乡位于建瓯市东部,土地总面积205.83平方公里。现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国营采育场,55个村民小组,35个自然村。共3318户,总人口为11383人,其中农业人口10218人,非农业人口1165人,是建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小的乡(镇)。
行政村名称:溪东、吴林、石呈、江_、_下、后房。
水源乡--位于建瓯市东部,距建瓯市区57公里。东与屏南,政和两县交界;北跟川石乡接壤;西同东游镇相邻邦;南连东游镇与屏南县,是三县市交界的边远山区乡。全境面积299.2平方公里。现辖12个行政村,1个良种场和水库管理所,122个村民小组,65个自然村。总户数5943户,23020人,其中农业人口21959人,非农业人口1061人。
行政村名称: 水源、横路、桃源、吴墩、钱团、王厝、大源、忠溪、温洋、南山、上坑、良贤
小桥镇--位于建瓯市东南部,东与玉山镇相连;南与迪口镇交界;西与南雅镇接壤;北与建瓯市东峰镇毗邻。镇域东西长约18.5公里,南北宽约16.5公里,土地总面积297.87平方公里。全镇现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3个村民小组,93个自然村。共10730户,总数为39199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7392人,非农业人口为1807人。
行政村名称:小桥、大丘、西边、富井、高门、百丈、龙峰、洽历、上屯、_上、霞抱、阳泽、后塘。
玉山镇--位于建瓯市东南部,东北、东南分别与屏南、古田县交界;南邻迪口镇;西连小桥镇;北与东峰镇接壤,距建瓯市54公里。土地总面积324.13平方公里。全镇现辖12个行政村,一个伐木场,一个牛场,1个居委会,114个村民小组,68个自然村。共6029户,总人口为22916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1412人,非农业人口为1504人。是建瓯市耕地面积较少,人口较多的乡镇之一。
行政村名称:玉山、敷锡、东山、下洋、洋后、上房、榧村、筹岭,汲溪、岭口、长怖、岭后。
南雅镇--位于建瓯市南部,东与小桥、迪口两镇交界;西与房道镇和顺昌县高阳乡接壤;南与南平市大横镇毗邻;北接建瓯市瓯宁、通济办事处。总面积398平方米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场,117个自然村,共12000户,总人口为43577人,其中农业人口40043人,非农业人口3534人。
行政村名称:南雅、新建、伊村、新村、小雅,十字街、集瑞、杉溪、小康、叶康、皇康、大康、梅村、鲁口、白水源、房村、仁墩、黄园、山安、白沙、太平。
迪口镇--位于建瓯市南部,距市区86公里,东至古田县风都乡,南邻南平市洋后乡,西邻南平市南山镇北至小桥镇百丈村,东北至玉山镇西北至南雅镇,东南与古田县相邻,西南与南平市交界,地处古田县,南平市、建瓯市结合部,镇域面积372.13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共8439户,总人口为32610人,其中农业人口31195人,非农业人口1415人。
行政村名称:迪口、占村、值源、下房、店村、西坑、龙北溪、郑魏、大布林、下庄、杉洋、下溪、可建、凌坑、中田、岩下、坑头。
小松镇--地处建瓯城北20公里。东与东峰镇和龙村乡交界;西与徐墩镇毗邻;南与芝城镇接壤;北和东北与龙村乡和 建阳市小湖乡相连。总面积239.33平方米公里,所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1个良种场,1个镇林场,共7977户,总人口为28862人,其中农业人口27716人,非农业人口1146人。
行政村名称: 小松、中村、李园、定高、湖头、上元、穆墩、渔村、溪头、双坪、台尾、大庙、高历、龚墩
龙村乡--位于建瓯市北部,距城关43公里。东、东南分别于川石、东游交界;南与东峰毗邻;西与小松接壤;北与建阳市小湖乡相连,是老区贫困乡。总面积207.93平方米公里,现辖12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共4024户,
人口14976人,其中农业人口14541人,非农业人口435人。
行政村名称:龙村、汴地、下杉溪、吴地、梨坪、擎天岩、龙溪、黄凌、凉_、大历、仰坑、小东游。
东峰镇--位于建瓯市东部,鹫峰山脉西面,总面积268.9平方米公里,现辖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个良种场,1个镇林场,19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共10947户,总人口41103人,其中农业人口38098人,非农业人口3005人,是闽北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镇之一。
行政村名称:东峰、南源、大_,井岐、长溪、坤口、记源、桂林、大房、坪林、霞镇、东山下、东溪口、铜场、杨梅、裴桥、长源、岚下、湍下。
方言
建瓯有建瓯方言,人们称建瓯话,曾有专门的建瓯方言书《建州八音》。
注意
“建瓯”经常被误写成“建欧”,请大家多加注意。
2021年2月20日,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城市名单出炉,建瓯市上榜。
2019年3月,建瓯市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原中央苏区片区、闽浙赣片区)。
2017年2月21日,建瓯市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葛阳贵峰位于江西省葛阳县,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贵峰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葛阳龟峰景区有各种奇石,整个景区远看像一只巨大的石龟。独特的自然景观三十六峰七十二景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商周时期,有人居住在葛阳龟峰。到了梁代,佛教开始发展圭峰。龟峰的美丽闻名于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名人也在龟峰留下了很多诗词。
5篇介绍江西龟峰的导游词范文
龟峰又名龟峰,是世界地质公园龙虎山-龟峰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的组成部分。位于江西省宜阳县南部信江南岸,东距上饶60公里,西距鹰潭35公里,位于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之间。它因它的没有山就没有龟,没有石头就没有龟而整座山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巨龟。以下是我搜集整理的五篇关于江西圭峰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向他们学习。
江西圭峰导游词的五种模式(1)
大家好!我我是龟峰景区的导游小张!欢迎来到龟峰景区。自古以来,龟峰就被称为三十六峰八景!接下来,我我带你去龟峰了解更多。
大家快看,正前方就是老人峰!老人峰是龟峰最有特色的景点之一。从同德的角度来看,有四种不同的魅力!直视前方,老人峰像不像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哈哈!让让我们再从左边看!这时,老人s峰就像一位身披铠甲的将军,昂首挺胸,准备出征。让让我们从右边看。是不是像一个背竹篮子的村姑?但仔细看,也像中国珍贵的动物-;大熊猫!
朋友们,现在让让我们继续前进到下一个景点。看对面三块大石头的头。它们是什么?不是这不就像三只重叠的乌龟吗?哈哈,这是龟峰最有名的景点,三重龟。让我来介绍一下三重龟敬你。最上面的那只又肥又壮,所以很可爱,所以叫胖乌龟。中间的那只穿着大自然为它织的绿色毛衣,所以它被命名为绿海龟。底部的海龟叫做大神龟因为它承受着前两只乌龟的重量。传说这三只乌龟的妈妈已经外出很长时间了,并且没有不要回来。常言道,站得高,看得远,三只小乌龟想尽快见到妈妈,于是爬上最高的山重叠,希望能尽快见到妈妈回来。
接下来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当年《西游记》拍的一个景点——天花散尽。从60米悬崖上落下的水花,就像仙女在空中撒花。不是它不漂亮吗?
好了,朋友们,剩下的时间都是你们自己的。你可以尽情拍照,也可以继续去其他景点。我我相信圭峰会给你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再见,朋友们。
江西圭峰导游词的五种模式(下)
桂峰塔位于东江边的桂峰山上。传说神仙对常年遭受水患的河源人产生了怜悯之心。他在新丰江和东江的汇合处放了一只大乌龟,把它变成了山包,然后建了一座塔杀死了水妖。所以山叫龟峰山,塔叫龟峰塔。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是南宋初期的亭式砖塔,可考广东阳历年。
传说河源人民每年都遭受水灾,苦不堪言。仙人见民不聊生,心生怜悯,便在新丰江与东江交汇处铸巨龟,化为圭峰山,并在其上安放圭峰塔,以平息水妖。至此,人民安居乐业,喜食豌豆
圭峰塔建于南宋绍兴(公元1132年)。这是一座佛塔。它一直被列为“世界第一”河源八景gt;并享有东江第一塔。是广东省首批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圭峰塔平面呈六角形,第一层外长4.8米,内长1.6米,壁厚3.3米,高42.6米。这座塔的正门朝东。这座塔外面有七层,里面有十四层。忽明忽暗,像竹子一样,稳稳上升,层层收点。每层配杉木楼板,铺方砖,其中暗层有两个门,四个龛。明式一楼有一扇门通往另一个平台,有五个门洞通往外面的平栏杆,盘旋而上的梯子到达顶楼。平塔属于青砖结构,平基和檐口用夹层狗牙砖叠砌,檐口比其他塔宽。扁平的街区配有木质栏杆,每个六边形楼层都有角柱,柱与柱之间由水平的框架和柱子连接。是典型的宋代仿木亭台楼阁的砖塔。现在每个塔的屋檐都是灰色琉璃瓦,用来滴水,角梁下挂着铜铃。经过857年的风雨侵蚀,龟峰塔原有的顶部已经丢失,塔的地基已经被堆积的灰尘掩埋,塔的屋檐和平座已经坍塌,瓦面已经消失,塔内原有的木质地板已经完全破坏。
龟峰塔外表七层,内部十四层,是一座砖砌的亭塔。塔呈六边形,底边长5m,内部中空,底壁厚3m。有通体砖楼,塔楼外侧四周的平地机座可以一步一步爬到顶楼。修复前塔顶被毁,残高32米。龟峰塔修复前,塔身基本完好,没有任何倾斜和裂缝。这座塔最初是用黄泥砂浆建成的。砖有绿色和红色两种,大小不一,30多种规格。塔顶地基已被积土掩埋,东北角有两棵大叶飞榕树。从第一层塔梁的孔洞分析和塔基开挖考证,应该有过二次阶段,即第一层六边形的木梁斗拱瓦面约3m。塔的每一层都在递减,每一层都有马蹄砖重叠挑出来的飞檐和扁座。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塔修复前的飞檐、平座已经坍塌脱落,尤其是二楼东南角。每一片瓦面上都没有杂草和飞榕,塔内腔原有的木地板已经被破坏。
有一个民间传说龙川塔没有影子,河源塔没有屋顶。其实龟峰塔以前是有屋顶的。首先,仅仅在一百年前,上游塔还没有屋顶。因为《河源县志》记录:咸丰二年,壬子年(公元1852年),圭峰塔一级倒塌。这里的第一个舞台实际上是塔顶。估计此后塔顶一直没有恢复,现在堆在塔顶的那几块青砖,可能是临时用一个大铁锅加盖,有时修建的。第二,修复前塔体内腔第六层有一根4040cm的硬托梁,是龟峰塔原顶的物质基础。现在,托梁还像在修复后的塔顶一样被使用。第三,据专家考证,宋代的砖亭、塔都有屋顶。
河源市成立后,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龟峰塔进行了修复。修复工程严格遵循恢复旧的和不改变文物原貌。有一个民间传说这条河的源头没有山顶在这座塔里。然而,据有关专家考证,原来龟峰塔的塔顶只是由咸丰二年龟峰塔第一层倒塌(参见《河源县志》)。钍
江西圭峰导游词的五种模式(三)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我我是麻城龟峰山风景区的导游。今天,我我很高兴带领大家进入麻城、龟峰山和杜鹃花海,这是中国的土地。
它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中部崛起的新兴城市麻城,是红色古城、杜鹃花城、交通新城、特产名城。它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东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全市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120多万。麻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自隋炀帝十八年建县以来,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明代的麻城是全国文化中心之一。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在麻城生活了16年,著书讲学,136位文武百官入朝为官,堪称麻城现象在历史上。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了一半。麻城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麻城孝感乡是明清移民的圣地。麻城是近代黄麻起义以及中国红军的来源。诞生了中国红军的两支主力:红四军和红二十八军。麻城,当代城市,武汉城市圈旅游服务基地,大别山门户城市。2008年4月,我们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从那以后,红杜鹃,美丽的麻城已经闻名于世。麻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麻城地跨鄂豫皖三省,背靠大别山,面向武汉。一城跨三省,枢纽连天下。其中,纵贯长江南北的京九铁路、大广高速、沪高速、沪蓉高速在麻城交汇,使麻城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麻城资源丰富,物产闻名。它已经形成五个基地汽车零部件、旅游服务、商贸物流、优质农产品加工和高素质劳动力培训。城市特色农业已经形成三镇三业比如中国菊花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中国茶花之乡、蔬菜业、畜牧业和桑茶及医药业。麻城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占地面积,与人和。近年来,麻城经济社会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最快的县市之一。
近年来,麻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三山一村一线大AAAA;在整个城市里。先后成功建设了龟峰山、麻城烈士陵园、国家森林公园-五脑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中国龙-名山水库等经典景点。今年4月,又发了一张漂亮的名片。龟峰山作为全市旅游业的龙头,已经走出湖北,扬名全国,面向世界。一路上,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龟峰山景区。自2007年开发建设以来,景区先后荣获:国家AAA级景区、国家AAAA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先进景区、省级优秀景区、kiness最大的古杜鹃花群落、灵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这些成就被称为龟峰山的速度和龟峰山现象被很多媒体。
龟峰山是万寿山,杜鹃山。它位于麻城东部山区,距武汉120公里,距麻城27公里。它由九座山峰组成,包括神奇的龟峰、雄伟的龟背和栩栩如生的龟尾。最高海拔1320米,规划总面积73.6平方公里。从龟峰到龟尾,全长16公里,宽7公里。它叫做世界上第一只乌龟。因其地形酷似一只昂首挺胸的巨龟,故名龟峰山。龟峰山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位于大别山南北气候的分界处。北坡是南温带针叶树和落叶乔木的混交林景观,南坡是北亚热带的绿针阔叶树的混交林景观。年降雨量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7月最佳气温23。它是夏季的休闲胜地。景区以其奇、险、陡、美的自然景观和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春天,看满山的红色杜鹃花,看龟峰和旭日东升,去散步;夏天,享受休闲避暑,品尝新茶,观看民俗表演;金秋时节,满山尽彩,层林尽染。它欣赏红叶、爬山和采摘野果很有趣。冬天,在冰雪覆盖的世界里,漫步在寻梅的雪地里。主要景点有神龟峰、万亩杜鹃海、杜鹃花王、千年古刹-能仁寺、抗日石刻、唐王龙床、迎客松、圣子井、春秋古战场-雁门村、世界杜鹃花盆景园等30余处。大小酒店70多家,每天接待游客6000多人。
江西圭峰导游词的五种模式(4)
各位会员:大家好!
我我很高兴能在上饶见到你。首先,我代表上饶旅行社我想说:我一路辛苦了!欢迎来到我们富裕的城市上饶。
上饶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自建县以来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东汉末年。上饶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自古以来,上饶就以稀有山脉和优秀而富有,所以被称为上饶,因为它被称为天府之国。被称为饶。
上饶是东门江西省,东邻浙江,南接福建,北接安徽,下辖十县一区和一个县级市。(信州区、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宜阳县、横峰县、铅山县),托管一个市(德兴市)。上饶市政府位于信州区。行政区域2.28万平方公里,人口670万。市树是香樟,市花是三清山的刺猬杜鹃,市鸟是婺源鸳鸯湖的鸳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经济雄厚,风景秀丽。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说到历史,它太早了。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和中国最早的陶器,证明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祖先在此定居、劳动和繁衍。在桶环栽培地发掘的稻种证实了它是世界水稻栽培的起源之一。因此,万年仙人洞遗址和斗环遗址被选为20世纪中国100大发现。在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评选中,婺源的李坑和王口两个古村落榜上有名。
资源丰富。上饶以优越而富有已探明的矿产有70多种,是江西省重点矿产资源区。金、银、铜、铅、锌、铌、钽储量居全省第一,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铜矿。黄金储量占全省的80s总储量,以及上饶和
上饶是江西旅游资源大市,华东生态旅游强市。这是一个清新、自然、宁静和甜蜜的绿色家园。上饶有很多景点,所以我这里我给你简单介绍一下。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清山,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被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发布。成为中国第七处、江西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三山因玉井、余旭和玉华三座山峰而得名,它们是就像坐在山顶的三清柱。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从三清山的名字可以看出,三清山是道教名山,有江南第一仙峰。
龟峰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这36座山峰都很美,被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誉为河上的龟峰世界罕见,并被游客誉为世界盆景。
婺源拥有大量的古树、古建筑和古溶洞文物,山清水秀,小桥流水,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游客被称赞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是中国南方唯一的文化旅游示范县。
婺源特产丰富。用四个字来说,它是红色、绿色、黑色和白色。婺源盛产红鲤鱼、绿茶、卫龙砚和江湾雪梨。婺源得天下世界濒危鸟类——黄喉鹧鸪和鸳鸯湖这里是野生鸳鸯最大的越冬栖息地,但植被保存完好。
此外,上饶还有红色旅游景点:上饶集中营旧址、___纪念馆和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管委会等。
应该说是造物主s对这片土地的偏爱,让人由衷地赞叹造物的匠心。上饶
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和古玩旅游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了这些优势,上饶美国旅游业正在崛起,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江西圭峰导游词的五种模式(五)
早上好,游客们!
欢迎来著名的旅游景点龟峰山观光!我我是今天带你们参观龟峰山的导游。我姓李。可以加我小李。如果后面的讲解小李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你能及时给小李指出来,我好快速改正。相信我们能合作愉快。最后,祝我们每一位游客游泳愉快,玩得开心。在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前,我我想向您简单介绍一下龟峰山风景区。
桂山风景区位于麻城市桂山乡,距市区40公里。由归瑶、归尾等九座山峰组成。方圆距离这里100多公里,最高峰海拔1320米。它被命名为龟山,因为它的地形像一只昂首吞下太阳的乌龟。它可以被称为世界地质奇迹,被誉为世界第一甲鱼,也称为长寿山。2008年4月25日,国际杜鹃花专家研讨会在麻城龟峰山召开。来自7个国家的60多位专家齐聚麻城龟峰山,震惊了全世界。经过现场调查、取样和检测,向世人宣布湖北麻城的杜鹃花是我国分布最集中、林分结构最纯净、种群面积最大、树龄最老、保存最好、株型最美、景观最壮丽的自然群落,令人瞩目。
这座山是一座隐藏的宝藏。唐不要犹豫前进。京九铁路麻城二级站、沪武成高速铁路、大(清)、广(州)、武(汉)、合(飞)高速公路贯穿麻城,麻城将成为湖北第三大交通城市和武汉名副其实的后花园。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龟峰山风景区将成为中国一颗耀眼的旅游明珠!
好了,现在我们到了龟峰山脚下,让咱们进去仔细看看龟峰山。请看,龟峰山其实是由九座山峰组成的,如神奇雄伟的龟背,栩栩如生的龟尾。形似龟,巍峨耸立,量天地,吞山河。山峦起伏,树林幽僻;悬崖峭壁,万壑万峰;琼瑶草,五彩缤纷;俯瞰青山浮绿,可见翠岭卧黑龙。早晨龟吞日美,帘对夕阳红,夜晚林近蓝天,桂峰山月如霜;然后可以一览三阳八景,九省通衢,交通繁忙。然后雾锁白龙,云封电塔对黑龙;雨打雷,雾弥漫斗虎,乌云翻滚如捉龙;春意盎然,百花齐放,芳香四溢;夏日的松柏,满眼的绿意;然后秋林尽染,二月霜叶红;冬天,大雪封山,青山变成白头翁。龟峰山以其奇、险、陡、美的自然景观和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由于夏季日平均气温23,龟峰山已成为鄂东的休闲避暑胜地。
其实关于龟峰还有很多奇怪的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龟峰山是一只乌龟变的。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这样地上就什么都长不出来了,人和动物都很难生存。小乌龟大怒,一口气吞下九个太阳,吓得玉帝赶到电母炮轰雷公,才保住了现在的这个。一块大石头被击落在龟山脚下。传说当年是雷公电母做的。
龟山景区内山势险峻,尤其是鬼斧神工般的龟峰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拔地而起,垂直高度达300多米。整天被白云包围,爬到山顶,如仙境一般。它向乌龟延伸了25公里s尾,期间有50多平方公里的大片原始森林,需要穿越几个峡谷。沿途古松青藤遮天,野生猕猴桃、山楂、板栗、野葡萄密布。清澈见底的山涧溪流纵横交错,巨型蝾螈成群游于其中,是绝佳的露营登山路线。在风景区发现了一个几公里深的天然洞穴。洞穴隐藏在深山密林中,洞内溪水常年不断。这是旅游和探险的好地方。景区内主要景点有朱华庙、单冲石、危八尺、迎客松等30余处。
龟峰山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乌龟吞噬太阳已将历史带入古代,而吴越的史实中国在春秋时期的霸权白驹之战已经轻弹了25XX的烽火。曹操、魏太宗、唐朝的李世民、明朝的朱元璋、太平天国的陈玉成、清朝的清官于成龙等历史人物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董、陈毅等党和国家***都曾参观过龟峰山这块崛起的土地。因此,自古以来就是名士文人的胜地,如今更是城乡游客流连忘返的天堂。
说到乌龟山顶升起的太阳,这是这个风景区的一大奇观。史书曾这样描述龟峰:每当秋高气爽登上龟峰山之巅,望江韩练,半夜观日出,分外奇。此时看日出,只能看到扶桑摇曳,海水吞入,金蛇一路狂奔,射眼震心。黎明时分站在雁门村,可以看到玫瑰色的天空下群山如浩瀚的大海。初升的太阳像神话中的红宝石一样闪耀,光芒万丈。
上面已经提到
在我们知道之前,我们必须爬到顶端。事实上,这是一个考验游客勇气的好机会。过了冲担石头,冒八尺的险地,不到一尺宽,又面临万丈深渊,胆小的只能望而却步。如果你能克服艰难险阻,爬上去,你将会看到万千奇观尽收眼底,白云萦绕在你的脚下,从高山漂流到丘陵。似乎我们都有机会成为探险家。
一路走来,相信所有的游客都看到了龟山风景区丰富的人文资源。古有唐太宗(李世民)爬桂味御笔题写的能仁寺,一代文豪曹操亲笔题写的对联(今主庙前)。今天,有一首董在1958年访问龟山时写的诗:以前的游击区现在是产茶区。龟峰久负盛名,但牯岭并不寂寞。红花盛开,绿草蔓延。这座山藏着宝藏,所以唐不要犹豫前进。
龟峰山不仅人文资源丰富,而且物产丰富。生产获得部优产品称号的桂山云雾茶,出口各地的白厂丝、真丝绸,野生药材849种。这里出产野生绿色食品,如莲藕、苦菜、竹笋、蕨菜、菜花等,都是绝佳的旅游纪念品。有各种地方土特产;龟岩绿、竹笋、银耳、黑木耳、香菇、天麻、龟山莲藕、蚕沙保健枕、陈年黄酒、龟峰花菜、龟甲、龟峰红蜜、龟峰板栗、龟峰柿饼、龟珠沙、龟山葛粉、魔芋豆腐、神仙豆腐、栗浆粉、龟山。我希望我们所有的游客有机会都能玩得开心。
解放后,桂山建成国有桂山茶场,是以茶叶为主,茶食并举,农林牧渔结合的国有农垦企业。总场下设9个专业茶旅,3000多人,疆域面积43。9平方公里,其中茶园面积XX亩,年产干茶30多万斤。形成了以龟山岩绿茶为主的七大名优产品系列。产品远销东欧19个省市,各类茶产品在国际国内茶叶评比中获奖20余次。茶树多分布在海拔600至1000米的半高山地区。山区日照时间短,气候变幻莫测,尤其是春夏两季,多为云雾笼罩。岩石风化、杂草落叶腐朽的黑色土层,富含矿物质和有机质,土壤肥沃深厚,ph值为5。5左右,年平均气温16度,降雨量1200-1300毫米,相对湿度80%。这是一个适合喝茶的好地方。
龟山风景区是旅游胜地。春天,杜鹃满山烧,兰草悄悄吐。这是春游的好地方。夏天,松柏遮挡阳光,夜晚,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山里野果遍地,山脚下一片丰收景象,只为参与农家乐;冬季山色银装素裹,松涛声不断,可以一心探古,游幽处。目前,龟山风景区的各种度假别墅在于松柏的竹林中若隐若现,已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新的龟峰度假村正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探索它的神奇和宏伟。
好了,游客朋友们,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那么短暂,我们今天的龟峰山之旅到此结束。在这次旅行中,我在工作中还有很多应该做好的事情,但我只能说——谢谢,谢谢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如果我们明年再见面,我愿意为你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再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9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