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人必须要懂得高温季节管理,高温管理时需要防范哪些问题?
夏季养猪环境卫生是关键,要及时清理栏舍卫生,防止粪污满圈;有效杀灭舍内蚊蝇,让猪群充分休息;合理有效对栏舍卫生消毒,防止打破猪只免疫平衡;做好防止降温,及时通风管理防止热应激。合理调整与提高饲料的营养结构,最好增加一些维生素等相关营养,特别是针对怀孕与哺乳的母猪,更需补齐各种身体所需,并采取适当的相应措施,否则极容易产生分娩时间过长,死胎与弱仔猪等的情况出现。
在养猪场的屋顶上,用白色的塑料布盖住,可以使屋顶上的阳光反射出去,减少屋顶材料的受热面积,从而保证猪圈里的清凉。安装淋水机,抽风机,空调等降温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养猪场里的温度。比如,早,中晚给猪群淋水一次,当猪发生中暑时,应尽快使猪舍通风凉快、或者将猪转移到阴凉的地方,用冷水浇敷头及胸部,必要时可用0.5~1%的凉盐水反复灌肠。劲部及以下部位可适当多浇一会,然后把猪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如果猪只不便移动,可在猪旁边放置一台功率大的风扇给猪吹风。2、及时在尾尖,耳尖放血100到300毫升,同时输入适量的百分之五的糖盐水以防脱水。
最起码要做的是把通风系统和防晒系统做好。通风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猪周边的空气流动起来,不至于造成湿度过大;防晒系统做好,目的是为了猪不再被太阳直晒,引起猪圈内温度升高。
调整日粮,适当降低日粮中蛋白质和糖类的含量,降低热量的产生。同时,可给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减少应激,促进平稳代谢。降低饲养密度,及时打扫圈舍,加强通风。
猪舍夏天降温的技巧_夏天养猪的方法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对规模化猪场猪的繁殖性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和问题,笔者就如何克服和缓解高温给猪繁殖带来的不良影响加以分析和讨论,以供同行参考。 1、调整日粮配方,保证适宜营养水平。 现代营养研究表明,适宜的营养水平是提高种猪健康水平和繁殖性能的决定性因素。高温使种猪采食量降低,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因此,每当进入夏季高温时期,生产就要调整日粮配方,提高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保证种猪有利于正常繁殖的营养水平。其具体做法是:①种公猪在原日粮基础上每头每天增喂2枚鸡蛋。有条件的猪场加喂适量的青绿饲料或用2%-5%的脂肪(因脂肪的消化产热少)替代等量能值的碳水化合物。②分娩哺乳期母猪保持高营养水平(粗蛋白大于等于16%,消化能大于等于13.39mj/公斤),产前4周2.5-3.2公斤,哺乳期4.5公斤以上的日喂量是必要的。③断奶后母猪或配种前2—3周后备母猪喂高营养水平日粮—哺乳料短期优饲,促进发情排卵,恢复母猪长膘和为配种受精及胚胎发育贮备营养,日喂量应保证在2.2-2.5公斤以上。④配种后的母猪以低能低蛋白水平日粮(粗蛋白不高于14.5%,消化能不高于12.97mj/公斤)饲喂,日喂量减少到1.5-2公斤为宜。母猪配种后第4周至产前4周,保持中等偏低的营养水平(粗蛋白14.5%,消化能不高于13.8mj/公斤)日粮,日喂量可控制在1.8-2.2公斤。过多的饲喂不仅是饲料的浪费,而且增加母猪代谢负担(高温时期尤其如此),更可能造成哺乳期厌食或采食量下降,导致母猪过度失重和泌乳力降低,对母猪的繁殖力和仔猪发育不利。 2、供足清凉饮水,控制猪体温上升。 水对猪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高温环境猪主要依靠水分蒸发来散失体热。饮水不足或水温过高会使猪的耐热性下降。有试验证明,猪饮水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加,在气温为7℃-22℃时,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为2.1-2.7:1;气温升高到30℃-33℃时,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提高到(2.8-5):1。由此可见,饮水对猪的高温条件下的健康和繁殖是绝对必需的。 3、改变饲喂、运动和配种时间。 每当进入炎热季节,猪场都应改变猪的饲喂时间,早餐宜早,可在6时左右;晚餐要晚,宜在19时左右;午餐可避过中午时间饲喂,以充分利用天气凉爽时猪群多采食饲料。湿拌料可以更湿一些并加喂青绿饲料来提高适口性,促进采食。对种公猪来讲,合理的运动是提高健康水平和配种能力必不可少的手段。在高温季节更应坚持不懈,但应随着饲喂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即每日在早饲后和晚饲前各进行0.5-1小时的驱赶运动。配种或采精的两次时间亦可安排在上、下午运动后0.5小时左右,尽可能使种公猪中午休息的时间长一些。另一方面,高温对种猪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性欲降低,发情延迟。因此,在夏季高温时期,可充分利用公猪效应弥补高温带来的性欲降低的不良影响。
猪舍养猪在夏天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高温。那么猪舍夏天如何降温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猪舍夏天降温的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猪舍夏天降温的技巧
一、防暑降温到位
一是采取机械通风,安装吊扇或送风机等,保证猪舍内24小时空气流通畅通。二是保证猪充足的饮水供应。炎热的夏天,猪的饮水大增,保证充足的饮水对于缓解热应激十分重要。饮水的温度尽量保持凉爽,直接来自地下深井的水最好,防止水管、水箱在太阳照射下,导致饮水太热。当舍温过高时,可定时向猪体(分娩舍除外)、屋顶喷水降温。三是猪只降温。一般当猪舍温度在30℃以上时,每小时喷水降温一次。对于生长育肥猪,可用深井水直接喷淋到猪体上降温,但注意不要喷淋猪的头部。三是减少热辐射。热辐射是增加猪体热的重要热源,夏季必须防止太阳直射猪体,可对猪舍的屋顶做隔热处理,例如用泡沫板吊顶, 种植 高大乔木,减少屋顶的辐射热。总之,采取 措施 ,防止顶棚太热。
二、 饲养 管理到位
在高温条件下,猪的食欲和采食量明显降低,直接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特别是对哺乳母猪的影响最大。因此,夏季除了仔猪外,应提高饲料粮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增加维生素的添加量,尽量减少饲料中难消化、产热多的粗饲料的比例;不喂或少喂草粉,减少糠麸等;同时,尽可能采用湿料喂猪法。饲喂时间应选择一天中比较凉快的时间段,中午和下午猪舍温度非常高,猪没有食欲。建议早晨早一点喂猪,中午少喂,下午晚一些喂猪,夜间加喂一次,少给勤添,食槽不要有剩料。也可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增加消化率,缓解热应激。
三、卫生管理到位
每天清洗食槽和水槽1次,及时清除粪尿,猪舍及周围场地进行有计划的消毒。圈舍、饲具3天~5天消毒1次,周围环境半月消毒1次,猪体可喷雾。
四、减少其他应激
猪的抗应激能力很低,应激使猪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不但增加猪热负荷,也降低了猪免疫力。尽量减少对猪的各种应激,如粗暴对待猪,频繁地混群,饲喂时间混乱,突然改变饲料、人员、环境等。
夏天养猪的 方法
一、多喂些清洁泻火的饲料和添加剂 常见的有麦麸、豆饼、花生饼、往火增食剂、人工盐、南瓜等,可根据条件任意选用添加,高粱、瓜干、棉秆和酒糟等热性饲料,则尽量少喂。
二、供给清洁用水 夏季猪饮水较多,其中哺乳猪和仔猪需水量更大,所以夏季饲养最好是喂稀食。在圈内放上水盆或槽,随时供给清洁饮水。在高温情况下,可以在猪圈内挖一个坑,灌足凉井水,供猪?打泥?用,但切不可将凉井水直接泼到猪身上。
三、驱除蚊蝇 夜间猪圈内可点燃蚊香或挂上用纱布包好的晶体敌百虫,以防蚊虫叮咬。还可定期给猪吃适量畜用土霉素,天天做好饲用用具的冲洗和猪圈的清洁工作,避免病菌的传染。
四、夜间多喂食 夏季高温,猪一般多在夜间温度较低时活动和吃食,在晚间休息之前,在猪圈里放足食料即可。猪吃食后,1天能睡足18个小时,有利于猪的增重。要使猪在夏季高温季节快速增重,可采用每晚饲喂3次的方法,在晚7点、夜间11点、凌晨4点各喂一次饲料,白天则需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半各喂一次0.5%的食盐水即可。
饲料数目如下:猪在35公斤之前,天天喂食2公斤,饮盐水0公斤;35―60公斤重时,天天喂食2.75公斤,饮盐水5公斤;60公斤以上时,天天可喂食3.5公斤,饮盐水7.5公斤。
夏季让种猪安全渡过不育期的方法
为什么会出现?夏季不育期?这与猪对高温环境的耐受能力及其身体内部条件有关。在家畜中,数猪的体温调节能力最差,耐热能力远远不及牛羊。在气温上升到30-32℃时,猪的直肠温度开始升高。当气温上升到35℃,相对湿度超过65%,如果持续时间延长,猪便不能耐受。当直肠温度上升到40℃时,这已接近危险的限度。
一方面,猪的皮下脂肪厚,汗腺极不发达,大量体热不能发散。当气温升高到接近,甚至超过体温时,猪体无法适应,使心血管系统负担过重,甚至出现衰竭、昏迷,最后热极致死;另一方面,高温导致体内代谢过程和内分泌功能紊乱,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首先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分泌增加,使消化腺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消化酶活性降低,导致食欲不振,采食量锐减,因而营养摄入量不足,种猪体质急剧衰退,增重停止或减重。
同时,高温使肾上腺皮质系统分泌急剧增加,因而抑制了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导致母猪发生卵巢静止。据报道,在7-9月平均有84.7%的母猪不发情,暗发情,或发情不排卵。持续高温使公猪睾丸生成雄激素机能受到抑制,甚至睾丸发生萎缩变性,生精机能明显降低。据报道,夏季至少有16%的公猪不能采精,或完全丧失交配欲,因而造成大群母猪不能参加配种或怀孕受胎。
为了安全渡过?夏季不育期?,必须认真做到下列几项工作:
一.场区多栽树,搞好猪场绿化。
树木通过遮阴,减少辐射、截留 雨水 和蒸腾作用,可使猪场减少辐射热50-90%,绿化区比非绿化区平均降温2-5℃。要通过绿化使整个猪场在绿树成荫的掩护下形成舒适凉爽的小气候。在运动场周围不仅要多栽树,而且还要种植葡萄、瓜类等植物,让藤蔓爬上屋顶和围墙,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遮阴隔热作用。
二.加强饲养管理,精心配制夏粮。
1.夏季日粮必须保证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总体水平不降低,尤其应提高赖氨酸含量(由0.5%,提高到0.9%);
要特别增加维生素A、E、C、叶酸和生物素的含量,保证日粮中Zn、Se、Mg、K、Na的充分供应。因为这些营养物质对体液的平衡,对卵泡的正常发育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2.适当添加油脂。这不仅能满足母猪能量需要,减少体重的损失,而且还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
3.减少日粮中粗纤维含量,特别要减少麸皮、米糠比例,防止母猪便秘。
4.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改干料为稀料,每天白日喂2餐,半夜凉爽时再加喂1餐。
5.尽可能多补充一些青绿多汁饲料,例如南瓜、西瓜(皮)、红茹藤、包菜、苋菜等。
6.必要时,每头母猪可每日或隔日肌注VA、VC注射液;每周肌注VENa2SeO3 1-2次。
三.注意改善猪舍建筑,保证冬暖夏凉。
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注意猪舍朝向,屋顶采用隔热材料,有条件时可在运动场设浅水池,供猪在池内滚浴降温。
四.降低饲养密度,减少猪舍辐射热量。
五.加强猪舍通风。舍内多开门窗、安装吊扇、排风扇、加强空气对流。
六.充分供应清洁凉水。使种猪多饮水,通过皮肤蒸发和排尿发散体热。
七.实行冷水喷淋,对种猪采用间断性冷水喷淋结合电风扇排风,能收到驱散体热迅速降温的效果。喷淋的方法很多,比如使用滴水管、气雾器和喷淋器等。
现介绍三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1.自制喷雾管。
用直径2-3厘米的软塑水管,从猪舍猪栏上方的一端贯串猪舍的另一端,中间用粗铁丝和铁架支撑固定,水管壁可用粗注射针头遍扎小孔,水管连接加压自来水龙头。高温季节每2-3小时开1次,每次0.5-1小时。届时细小水柱均匀喷发而出形成雾状,使猪体、地面和栏内空气微微湿润,缓缓降温,坚持使用会看到猪体清洁发亮,地面干净,空气中灰尘少,喷洒以后公母猪食欲旺盛,午间最热时间能安静卧下休息。这种方法花钱很少,一栋中等猪舍软塑管成本只有百元左右。
2.自制滴水器:适于母猪定位栏猪舍。
用直径2?3厘米硬质塑胶管从母猪头颈部上方串通整个猪舍(固定方法同前),管壁仅在每头母猪头颈部上方部位扎孔,孔隙大如上法,胶管接上水龙头,滴水口流出的水滴在母猪的颈肩部。滴水口必须贴近母猪,但母猪抬头咬不到胶管,且滴出的水不溅到哺乳仔猪身上。
3.用自来水龙头接上胶管直接给公母猪淋浴。
八、 养好公猪,充分发挥?公猪效应?。
公猪身体能分泌和释放一种挥发性外激素,这种外激素对于母猪的发情起着强烈的诱导作用,尤其在高温乏情季节更是如此。但夏季公猪的繁殖力和性欲也受到季节性影响,因此,夏季抓好公猪的饲养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除上述七项措施都适合公猪之外,还必须加强几点:
1.公猪的合理运动是保持良好体况和配种能力的重要措施。公猪必须进行驱赶运动,每天安排上、下午各运动0.5小时,并且用凉水冲洗睾丸。
2.高温季节每头公猪每天加喂鸡蛋二个,鱼肝油25-50毫升。
3.公、母猪必须分开饲养。每日上、下午可将公猪赶到母猪舍,来回几次,以刺激母猪性欲,促进发情。
秋季养猪注意事项
一、秋季养猪要加强猪舍的保温
进入秋季以后气温的降低是最主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所以我们应首先控制好猪舍内的温度。猪本身的最适应温度为18℃到23℃ 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猪的生长都是比较快的,但在秋季猪舍内的温度一般都低于这个范围,所以要对猪舍进行保温。首先要修好门窗,防止漏风。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暖气,红外线灯泡,没有条件的要以使用覆盖塑料布,生火炉等一些措施,最终使猪舍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另外在对猪舍进行保温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通风,防止空气的污染。时间上要选择气温较高的时候来进行通风,一般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这段时间都是我们进行通风的最佳时间。
二、在饲料的营养上应该调整。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要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饲料营养,重点是增加能量饲料,提高猪的采食量。提高饲料中玉米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有条件的再加1%的植物油,这样就可以更适用于猪的生长需要。
三、秋季养猪要加强猪的防疫。
虽然秋季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来说,不易发生大的传染病,但由于气温多变,容易诱导猪只发病。所以我们仍然要按照防疫规程做好防疫工作。重点要预防附红细胞体病、猪感冒、猪瘟、传染性肠胃炎等疾病的发生。此外要加强对猪舍的清扫、消毒工作,一般每天清扫一次圈舍,三天进行一次消毒,以避免细菌的滋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