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整地与定植的工作,都有哪些技术要点?
黄瓜是葫芦科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植物黄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和蔬菜。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而且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在黄瓜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做好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是关键。那么,如何管理黄瓜种植呢?现将黄瓜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1.整地施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方法应以基肥和追肥为主。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营养特点、肥料需求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和目标产量,利用专家施肥系统确定蔬菜施肥量,平衡施肥,保证土壤养分平衡。中等肥力水平的菜地一般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硫酸钾30公斤。基肥撒施后,将土壤和肥料翻30-40厘米深,混合均匀,耙平,开沟1.2米宽。沟内设两道垄高10-15厘米,垄距50厘米。
2.四膜覆盖:早春大棚采用“四膜覆盖”,即苗上一层大棚膜,两层雨篷膜,一层小拱棚膜,种植前20天扣好大棚膜,以增加地温。温室内10厘米的地温连续三天过12℃后即刻种植。种植前5-7天,每隔20-30 cm挂两层遮阳篷,最好使用0.012 mm厚的聚乙烯无滴地膜。
3.适时播种:播种前一天在苗床上喷洒杀菌剂,杀菌剂可以是50%多菌灵500倍液、77%杀菌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种植应在阳光充足的早晨进行。在田埂上开沟浇水,水渗入半沟时在32厘米左右的距离播种,水渗入后用土封沟。这种方法被称为“水稳苗”,每亩种植约3500株。种植后,在边框上扣一个小拱棚。
二、现场管理黄瓜
1.温度管理:种植后地温较低,需立即关闭大棚,即使短期温度超过35℃,也要尽快提高地温,促进缓苗。苗木缓长时不存在温度过高,不需要放风。小拱棚应在早上及时打开,以尽快提高土壤温度。根据天气情况,应及时放苗,21-28℃的时间应在8小时以上,夜间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2℃左右。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风口逐渐增大。当室外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可昼夜通风。温室里的温度早上25-30℃,下午20-25℃。
2.中耕松土:黄瓜 3-4次中耕,由近及远,由浅及深,结合中耕使瓜苗起垄,最终形成小高垄栽培。
3.合理浇水:黄瓜大田种植后,浇水一次,然后不做。当黄瓜长到12片叶子时,约60%的幼苗有12 cm左右的小瓜,浇第二次水。进入坐瓜期后,需水量增加,浇水间隔应根据生长和天气等因素进行调整。黄瓜生长期前期7-10天浇一次水,中期5-7天浇一次水,后期浇一次水
4.适时追肥:黄瓜进入坐瓜期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施隔水肥,每亩尿素3公斤,硫酸钾5公斤,或高氮钾肥10公斤。
5.湿度控制:温室的相对湿度黄瓜应控制在85%以下,尽量不要让叶子结露或滴水。最好使用长寿命的减滴大棚膜。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浇水后,关闭棚子,将温度升至33℃,然后慢慢打开风口,放出风,去除湿度。当温度降至25℃时,关闭风口,每天2-3次,连续2-3天,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6.植物调节:当植物长到7-8片叶子时,株高约为25厘米。去掉小拱棚,开始挂绳,尽快去掉第一个瓜下面的侧藤,在瓜前留2片叶子去核。主蔓长到25片叶子时,摘心,促进返瓜生长,及时摘根瓜,避免掉苗。
7.拱棚拆除:一般种植后15-20天拆除小拱棚,启动吊绳。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天篷逐渐移开,透光率增加。一般3月中旬先拆下下层雨棚,3月底4月初拆下第二层雨棚。
水果蔬菜盆栽种植的方法是什么
水果黄瓜植株为全雌性,节节有瓜,瓜长12~15厘米,无刺,直径约3厘米,风味浓,口感好,清香脆甜,颜色深绿,光滑美观。种植水果黄瓜经济效益约为普通黄瓜的2~3倍,极具推广价值。
水果黄瓜以保护地栽培为主,植株具有一节多瓜特性,生长势旺,坐果能力强,对霜霉、白粉、枯萎病抗性强,丰产潜力大,年667平方米产量达20000千克以上,其栽培要点如下:
(1)培育壮苗
水果黄瓜种子既有进口品种,亦有国产品种,但价格都比较昂贵,育苗时宜采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苗床可采用马粪酿热床或电热温床。苗期对温度要求较严,发芽适温控制在24~28℃,出苗后,白天保持23~28℃,夜间12~18℃。苗床营养土用腐熟马粪、鸡粪、炉灰等配制,达到既疏松又肥沃的要求。
(2)整地与定植
水果黄瓜丰产性高,叶片较大,结瓜期早,但根系较浅,吸肥能力弱,因而在定植前需精耕细作整地,对种植蔬菜的大棚地块,最好进行土壤改良。具体办法是将棚内25厘米耕层的土壤施入用生物菌发酵腐熟的畜禽粪,每667平方米4~5立方米,硫酸钾50千克,30%的沙或炉灰渣等,后用旋耕犁耕翻打匀,达到土壤疏松肥沃,浇水不板结,创造利于根系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
实行宽窄行栽培,宽行90厘米,窄行40~50厘米,株距25~28厘米,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
(3)田间管理
①温度管理 定植后可采用多层覆盖及加温等措施,保持棚内较高温度,以利于缓苗。栽植初期白天保持28~32℃,夜间16~18℃,缓苗后降温,白天保持25~30℃,夜间14~17℃。开花结果后白天提高温度达32~35℃,夜晚降低温度至12~16℃。
②水分管理 定植5~7日后,缓过苗时浇一次水,浇水时要看天气情况,一般晴天浇水,时间在上午6~8时较好(中午过热浇冷水对根系有害,下午或傍晚浇水,容易造成棚内湿度大、土温低而导致发病)。阴雨天严禁浇水。
③光照及通风 水果黄瓜耐弱光性较强,在弱光情况下亦能获得较高产量,夏季高温、强光,应加盖遮阳网。在大棚管理上,应通过通风换气来调节棚内温度及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防止过湿引发病害,过干影响生长发育。
④追肥 结合浇水进行追肥,盛瓜期按浇水带肥、少吃多餐的原则进行。结瓜中期根部吸肥力弱时,需结合土壤松土,在宽行中追施有机肥料。同时整个生育期须结合喷药进行根外施肥,连续喷洒天达2116+1%发酵牛奶+0.5%尿素液,每10天左右1次,并间隔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止植株早衰。
(4)瓜秧管理
实行吊秧无限生长型管理,瓜秧正顶向上180厘米高处拉铁丝,铁丝上系结细尼龙绳,绳长600厘米,绳的先端系住瓜秧并把瓜秧呈S形缠绕于绳上,再以活结系于顶部铁丝上,多余部分缠成团下垂于瓜秧间。后下部成瓜采收后,摘除基部老叶片,松开绳结,通过放绳下落瓜秧,老秧落地后呈环形摆放,后再把吊秧绳重新系结于顶部铁丝上。如此反复进行,黄瓜生育期可达300天左右,产瓜30000千克之多。
(5)采收
水果黄瓜生长迅速,从播种到商品瓜采摘约55天左右,一般根部不留瓜,把幼瓜及时摘除,以利植株生长,因为秧长得越壮,瓜的生长速度越快,不会影响采收上市时间。前期商品瓜亦应提早采收,以提高前期产量。
1、合理的选择花盆,花盆选择要根据蔬菜特性来选,比如瓜果类根系发达的,就要选择大型的花盆了。
2、安排适宜播种期,一般可依据生育期的长短和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来定,这样也能提高收益。
3、调节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茄果类和叶类蔬菜对湿度和温度的要求都不同。要记得合理调控。
4、及时搭架整枝,要记得及时将黄叶去除,像瓜果类的品种还要用竹木或者钢筋搭成各种形状的架子,方便它们延生生长。长到一定程度后,还需要去顶,抑制生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9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