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如何检测农药残留
西瓜的农药残留怎么检测,农药残留检测仪让其无所遁形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夏天的气氛正愈演愈热,正所谓夏天有三宝:空调、冷和和瓜果。躲进空调,喝着冰镇饮料,吃着生津解渴的瓜果无疑是人们解乏降暑的不二选择。现在也是时鲜果蔬西瓜等收获的旺季,而且病虫十分活跃,生产企业和生产大户使用农药的频率大大增加。据了解多地曝出市民食用西瓜后中毒事件,“毒西瓜”让不少人谈及色变,为什么西瓜会带有“毒”?市民应该如何避免购买到“毒西瓜”?
一般人们认为表面喷洒农药,不会进入果实内部。但是,深圳后王小编了解到,尽管农药是表层喷洒,但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同样会通过西瓜的养分运输系统,运送到西瓜的各个器官,包括果实。因此,可能是在种植过程中,农户使用毒性强烈的农药造成了“毒西瓜”。由于西瓜吸收了农药,有害物质残留在了瓜瓤内,市民食用这种瓜瓤就会导致中毒。
我国已制定了79种农药在32种(类)农副产品中197项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的国家标准。蔬菜如毛豆、小松菜、紫苏、生姜、韭菜、胡萝卜、蒜苔等都需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与蔬菜有关的强制性国家农药残留标准涉及农药残留指标58项、农药52种,其中GB 18406-1-2001涉及农药残留指标46项、农药41种,该标准有28项农药残留指标,涉及26种农药。
那么,市民购买西瓜时该如何挑选呢?首先要“看外形”,正常西瓜的外形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表面平整光滑。而施用激素的西瓜,由于药物喷洒和吸收得不均匀,会使西瓜出现歪瓜畸果,比如西瓜两头不对称、中间凹陷、头尾膨大等。其次要“尝味道”,含有激素和农药的西瓜,切开后瓜瓤比较红,但瓜子是白色的,而且吃起来没有甜味。食用西瓜时感觉到麻嘴时,应该立即将其丢弃,切莫心存侥幸。另外,家庭使用的话,可以使用农残的快速检测试纸和农药残留检测卡进行初筛。企业使用的话,建议购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深圳市后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完善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为保障市民食品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农药残留检测仪仪器特点:
1、具有十通道农药残留检测通道;大于或等于8寸彩色液晶触摸屏,带中英文输同时显示测量结果,读数准确、直观。
2、仪器具检测有机磷及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
3、样品前处理便捷,检测试剂不超过4种试剂,单样测定时间少于15分钟,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并行同时检测。
4、自动判断阴、阳性,检测数据,实现定性快速,定量分析双结合,提高检测速度和操作快捷性。
5、智能平板安卓操作系统,实现检测数据上传监控中心或平台,在不用GPRS功能状态下即可联网实现发送检测数据,随时提供接入中央控制平台的联网检测、实时监控的接口数据。
6、最低检出限均可达到国家标准的规定,满足检测要求。提供省级以上检测报告。
7、智能化程度高:自带检测项目相关程序,智能操作,无需编程即可进入测试状态并自动计算结果,仪器可以自动诊断系统故障;仪器开机均进行光源、电源、线路自检,无需国内同类型仪器人工调校。可实时显示仪器性能情况,高度自动化
8、内置微型热敏打印机,终身无需更换色带,可自动打印检测数据及结果,显示检测时间、检测编号,样品名称,检测人员,检测数据,结果判断等详实数据。
9、仪检测数据自动保存至数据库,可按照时间顺序查询并导出结果并自动生成打印报告,数据可直接上传至相关监管部门,方便监管检查。仪器具备标准硬件数据接口,USB2.0接口,可连接电脑。
10、提供图文操作视频功能,方便播放教学视频,实现现场指导培训。
检测标准依据: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GB/T 5009.102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44 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46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218 水果和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深圳后王根据多年的检测数据表明:食品中即使存在某种农药,只要含量低于这个限量值,可以放心食用。
当听到反季节蔬菜、农药这些词的时候,大多数消费者是拒绝的。大家担心反季节蔬菜到底安不安全?蔬菜瓜果种植是否可能完全不用农药?
为了吃得更放心一点,浙江省农业厅新闻发言人、总农艺师蔡元杰就大家关心的“菜篮子”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1、反季节的农产品比正常生长的农产品质量差?
当问到反季节的农产品是否比正常生长的质量要差一些时,蔡元杰总农艺师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蔡元杰介绍,反季节生产是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反季节的瓜果蔬菜也是在植物正常环境条件下生产出来的。
有些从省外调进的瓜果蔬菜对于本地来说属于反季节产品,但它们在产出地也可能是当季生产的。
在本省的话,冬季通过大棚设施、夏季利用高山气候种植而成的反季节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采取了增施有机肥、选用优良品种等配套技术,产品品质都很好。
有人觉得反季节瓜果蔬菜没有当季的好吃,这跟是不是反季节没有必然联系,可能与品种、产品的新鲜度、每个人的口味和喜好等因素有关。
2、种植蔬菜是否有可能完全不用农药?
通过街头采访发现,大家对蔬菜农药残留的问题比较担忧。很多人都有个疑问“种蔬菜是不是可以不用农药?”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蔡元杰说,农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料,就像人生病需要打针吃药,农作物发生病虫害也需要用农药防治。
不用农药、不防治,轻的可能会影响产量,重则颗粒无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正确使用农药可挽回40%左右的粮食产量损失。
当然,农药是可控的。每一个农药产品上市,都要经过药效试验、残留试验以及环境影响试验等,通不过试验不能上市。
在种植农作物时,要把握好农药的用法、用量,以及采摘的安全收割期,同时也建议多用一些生物型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种植户的困惑:产量和品质之间,如何平衡?
一位农户提出了他的困惑:瓜果种植过程中,会觉得施过肥的口感没有不施肥的好,但不施肥又会影响产量。他向专家求助,是否有好的方法或建议。
“不施化肥担心产量有问题,施了化肥担心口感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关键是要科学种田、合理施肥。”蔡元杰认为,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较多,“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8个字是科学种田的法宝。
据了解,近年来多个省份在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深施”等技术,调整并改善用肥结构,控制化肥用量,从而提高土壤健康度,保障产品质量。
4、食用生长周期短的鸡健康吗?
朋友圈充斥着有关饮食健康的各种说法,比如炸鸡都是用生长周期很短的鸡做的,是不健康的。这种说法科学吗?
蔡元杰表示,生长周期短不等于品质不好。“鸡的生长周期与品种、饲养方法、管理技术等有关,比如白羽肉鸡,通常33天就可以长到4斤左右,养到42天可达5斤多,再继续养下去生长速度会变慢。因此,在33-42天的阶段出栏是最经济的,并且此时的鸡肉品质也是最好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9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