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绿色种植农业面临着哪些障碍?
湖北省绿色种植面临的障碍
1.重产量轻质量
湖北省历来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等种植业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份额。据统计,湖北以占全国约4%的耕地种出约8%的稻米。主要依靠大量化学投人品消耗的粗放农业经营方式来维系产量,造成“大路货”供给多,全国知名品牌数量较少。
湖北种植业绿色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湖北粮、荆楚味”的整体区域品牌,追求高质量的“精致品”。另外,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和种植业的微利性,加上土地资源的稀缺,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量,农民必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塑料地膜。农民一般认为多施肥产量就高、有产量才有经济效益,形成对化肥农药的高度依赖,维系了产量却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负荷,以致走进了追求高产量高效益—高化学品投人—高污染低效益的怪圈。
2.重传统轻科学
传统的小规模农户经营模式,地块零碎化,使农户无法规模化地利用土地数量和不同土壤质量状况进行针对性、精准性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加之从事农业生产者文化程度偏低,在生产中多凭经验施肥打药,其结果却造成化肥和农药的投人超量和土壤养分比例的失调。
因此,大部分农民在施用化肥时,多采用撒施、面施、偏施、重施等简单传统方法,很少采用深施等科学方法,加剧了肥料的流失。农药使用上,部分农民缺乏喷洒农药常识,对不同虫害需要要有不同的喷药方法以及最佳防治时期、哪些药剂不能混配不清楚。由于喷洒后效果不明显,农户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人为加大农药使用量,使用高毒农药,甚至一药多用,或遗症多药,造成农药残留污染。
3.重成本轻生态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成本投人本来很高,尽量压低成本成为必然选择,农民往往优先选择见效快、来源广、施用方便、投人成本低的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有机肥、生物农药、可降解的淀粉薄膜等产品由于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比较高,农户往往不愿去尝试新产品。施用有机肥和科学喷药是一项劳动密集型技术,需要足够的劳动力资源作保证,而农民做不到,这导致生态遭受巨大的毁灭。
茶树种植条件
茶树对土壤适应性广,适合种植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土壤应该保持湿润。茶树喜欢温暖的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应在20-25度之间,温度不能超过35度,否则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茶树在我国分布广泛,江北茶区涵盖了陕西甘南、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山东东南部,是我国最北的茶区。江南茶区分布在长江以南,包括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湖南、浙江、江西、湖北南部、安徽南部和江苏南部。西南茶区包括贵州、重庆、四川、云南中北部和西藏东南部。南方茶区包括福建中南部、台湾、广东中南部、海南、广西南部和云南南部。
茶树种植时间
茶籽适合春秋两季播种。春季最佳播种时间为2-5月,秋季最佳播种时间为8-10月,发芽率非常高。
茶树种植效益
如果按一亩地90棵苗来算,如果在生长期对油茶进行良好的养护,一棵油茶果可结6-10kg。如果烘干后的油茶籽重约3kg,那么一亩油茶籽的产量约为200kg。按出油率23%计算,亩产油45公斤左右,市场价80元/公斤,毛收入3600元。除去1200元的成本,一亩能赚2400元,那么100亩能赚24万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