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必由之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开通后,中西文化交流与多民族交往融合使甘肃成为丝绸之路沿线最重要的地区。丝绸之路甘肃段地处农业、牧业和绿洲文明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带,既有作为整个丝绸之路的一个区段与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又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体现出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性和地域性的显著特点。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重点遗产包括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的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和列入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备选点的以下11处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麦积区,创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是5~18世纪丝绸之路佛教文化艺术交流荟萃之地。石窟开凿在秦岭山脉西段北麓状若麦积的红砂岩崖面上,现存洞窟211个、各类造像7800余身、壁画1000余平方米,尤以石胎泥塑最为传神精美,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在规模上仅次于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所保存的佛教题材的雕塑、壁画以北朝最为齐备,以盛唐最为绚烂,反映了佛教艺术与中国本土艺术的完美结合。洞窟形制主要有方形“人”字坡顶、四面坡顶、平顶、穹隆顶、方楣平顶及方形四角攒尖佛帐式龛、圆形小浅龛等,各洞窟间以栈道相通。洞窟内部及外部大多为仿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水帘洞石窟―拉梢寺

水帘洞石窟位于天水市武山县鲁班峡中,拉梢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拉梢寺最为著名的是大佛崖北周巨型摩崖造像,总高42.5米、宽43米,浮雕一佛二菩萨巨像,为小乘佛教题材。佛结跏趺坐,禅定印,着圆领通肩袈裟,佛座由莲花、卧狮、卧鹿、立象相间共七层浮雕组成。胁侍菩萨立于佛两侧,戴三瓣莲式宝冠。这种形式明显受到了中亚艺术形式的影响,是北周与西域、中亚文化交流的产物,反映了北周时期丝绸之路的进一步畅通和繁荣的景象。在拉梢寺大佛崖佛座正中龛内,有一佛二菩萨像,为宋代重修,形象端庄秀丽,朴实自然,富有艺术感染力,其中左侧菩萨像温婉秀丽,楚楚动人,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是宋代塑像中的优秀代表。

炳灵寺石窟―下寺

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境内丝绸之路黄河古渡口之滨的小积石山沟崖中,濒临刘家峡水库,是甘肃中部地区重要的大型石窟群。始凿于十六国时期西秦建弘元年(420)以前,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诸代,不断有新窟营造或重修、重绘,西秦、北魏、唐代和明代是炳灵寺历史上佛教最为兴盛的四个阶段。现存窟龛主要集中在下寺沟西岸南北长350米、高30米的峭壁上,附近的佛爷台、洞沟、上寺等处也有零星窟龛分布。炳灵寺石窟以石刻造像闻名,现存窟龛216个,彩塑和石雕造像776身、壁画1000余平方米。在169窟北壁保存的西秦建弘元年(420)墨书题记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造窟题记。元、明之际,藏传佛教传入炳灵寺,时人利用原有洞窟进行了大量的重修、重绘,从而形成了汉、藏两种佛教艺术共存的局面。

玉门关及河仓城遗址

玉门关及河仓城遗址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在今敦煌市境内,为汉武帝时设置,因输入和田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遗址包括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与河仓城(俗称大方盘城)两部分。玉门关为汉代玉门都尉、东汉玉门障尉治所遗迹,河仓城是边防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玉门关北依天山余脉,南邻阿尔金山麓,疏勒河自东向西流经关北,沿河两岸水草丰足,为天然通道。汉晋时期,玉门关在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玉门关道上留下过许多名臣武将的足迹,如西汉赵破奴率骑破车师,李广利两度伐大宛,东汉窦固攻北匈奴,班超出使西域,裴岑破北匈奴呼衍王,俱经玉门关出师。在玉门关道上,有西域各国使臣和商队人马络绎不绝,也有高僧学者相望于道,充当文化传播的使者。玉门关也是一个永久的诗家话题,许多诗人对它做过精彩的描述,写下千古名句绝唱,使玉门关声誉远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关隘。通过历次考古发掘,玉门关境内出土了大批量汉简,涉及内容广泛,其发现使后人在观览汉晋疏勒河流域边塞风貌的同时,充分领略到前人经营西北边郡的艰苦情形。

锁阳城遗址及墓群

锁阳城遗址及墓群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境内,是古丝绸之路咽喉道上的一座古城址,始建于汉代,唐代为河西重镇――瓜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历十一年(776)陷于吐蕃。宋景?三年(1036),西夏占领此地,仍名瓜州,得以振兴。元灭西夏,州废;明代更名苦峪城,曾缮治其城,供流寓之哈密驻军居之,明末城废。锁阳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唐、西夏古城之一,在河西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诸方面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锁阳城遗址汇集了古城址、古寺院、古墓群、古渠道、古垦区等多种遗迹,集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国内少有,尤其是保存基本完整的大量灌溉系统,显示了这一地区古代灌溉农业的发达及其以后沙漠化的进程。

骆驼城遗址及墓群

骆驼城遗址及墓群位于张掖市高台县,地处古代甘、肃二州之间,地当丝绸之路要隘。始建于东汉晚期,为酒泉郡表是县,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河西建康郡治,北凉政权即发祥于此。唐代在此设建康军,巩卫丝绸之路,名将张守?曾任军使。据《唐六典》载:“其时建康郡有田一十五屯。安史之乱后,代宗大历元年(766),甘州、肃州并陷吐蕃,建康军随而陷,废。”汉至唐是骆驼城历史上的繁盛时期,其后逐渐衰落。现保存有以古城为中心,周围墓葬群、古窑址、农耕区、防护工程等环绕的分布格局。骆驼城城址分南、北二城,城垣为黄土夯筑,基本保存完整。遗址东南1.5公里处,分布有占地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汉至唐代大型墓群。遗址西南1.5公里处,在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约34座夯土台式封土墓葬,规模高大,形制独特,地方旧志中一度误称之为“点将台”。遗址北2公里处,分布有9座窑址,呈弧形排列,反映了当地手工业的发达和城市建设的兴盛。

果园―新城墓群

果园―新城墓群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和嘉峪关市之间,是一处面积约60平方公里、墓葬数千座、自魏晋至隋唐各时期的大型公共墓地。这些墓葬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世俗生活静态而且集中的保存和展示,通过这些墓葬,可以了解魏晋到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河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的状况及居民生活状况,故有“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和“古丝绸之路上的百科全书”之称。该墓群已发掘的墓多为家族墓葬,建筑形制独特,墓室多有二室或三室,也有部分小型的单室墓群,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器物和装饰墓葬的画像砖。画像砖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包括农桑、畜牧、酿造、狩猎、屯兵、出行、宴乐、驿传、六博和建筑装饰图案画等,均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农业生产活动、手工业活动,以描写墓主人的奢华生活等为主,与魏晋、隋唐时期河西繁荣富庶的史籍记载相一致。大量身着少数民族和外国服饰的人物画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民族融合、中外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频繁的历史场景。壁画用墨线勾勒,用石黄、?红、赭石、浅绿等施彩,线条粗犷奔放,色彩明快,艺术价值较高,是丝绸之路文化艺术成就的生动再现。

张掖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丝绸之路重镇张掖市区西南隅,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明、清两代屡有修葺,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的典型佛教寺院建筑。在东西中轴线上,自西向东依次排列有山门、牌坊、钟楼、鼓楼、大佛殿、万寿殿、藏经阁、土塔等8座建筑。大佛殿为重檐歇山顶两层楼,抬梁式构架,面阔九间,进深七间,占地面积1370平方米,是甘肃境内现存的最大单体木构建筑。殿内彩绘泥塑像31身,四壁绘有内容为佛教故事的明代壁画。正中卧佛身长34.5米,高7.8米,木胎泥塑,金装彩绘,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举哀群像,前两侧塑优婆夷、优婆塞,南北近壁塑十八罗汉,均身形高大,过于常者,基本保存了西夏彩塑风格。大佛殿后为藏经阁,内有明正统十年(1445)英宗皇帝敕书颁赐《大明三藏圣教北藏》一部,及明正统初泥金书经600卷,弥足珍贵。藏经阁后为土塔,为砖土混筑的密宗覆钵式金刚宝座塔,主塔高33.37米,结构精巧,设计新奇,气势宏伟,为同类塔中所罕见。

马蹄寺石窟群――金塔寺、千佛洞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丝绸之路重镇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山北麓。金塔寺石窟、千佛洞始创于北凉,是马蹄寺石窟群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金塔寺分东、西两窟,皆属流行于北凉到北魏、西魏时期典型的中心塔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链中的重要一环,为研究我国早期石窟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窟内的大型彩塑飞天凌空悬塑,若从天而降,素有“东方飞天之精华”的美誉。

榆林窟

榆林窟又称万佛峡,位于酒泉市瓜州县西南70公里处,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始建时间不晚于唐初,现存洞窟43个,分布在东、西两个崖面上,东崖分上、下两层,分别开凿于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代,清代对部分洞窟壁画进行了重修。榆林窟宗教活动自洞窟开凿一直持续到上世纪40年代(明代闭关停止佛事活动)。现存壁画面积5200多平方米,彩塑200余身,石窟寺前遗有塔、化纸楼等文物建筑21座。榆林窟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西夏、元时期的壁画无论从内容、绘画风格,还是艺术水准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独到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晚期石窟中占有重要地位。榆林窟艺术门类众多,诸如人物画、风景画、图案画和建筑画等,画技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唐、西夏、元代壁画艺术具有独到风格,体现出显教和密教结合、汉密和藏密艺术特点,山水画笔法具有中原画风的笔墨神韵,西夏、元时期的供养人画像和装饰图案也有明显的民族特征。榆林窟上层唐、宋时期洞窟多,前面有进深较长的甬道,且横开连通毗邻各窟的长穿道,建筑形制独特。榆林窟还曾出土过一尊稀世珍品――象牙佛,雕刻技法精美,艺术风格独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一件举世无双的微雕艺术精品。象牙佛来自古印度,是丝绸之路上佛教艺术交流的实物见证。

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位于敦煌市,西距敦煌市区64公里,东去瓜州县城56公里,总面积2.25万平方米。悬泉置是丝绸之路上接通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的重要驿站,创建时间约在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到唐代仍在使用,宋代以降逐渐废弃,延续近400年之久。它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的丝绸之路上起接待、中转作用的重要驿站。遗址南依三危山之余脉火焰山,北临北水窝盐碱滩戈壁,与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烽燧遥遥相望。东南方入悬泉谷,直通悬泉水,谷壁有清泉涌出,四季常流。汉代设“置”于此,以地名置,正是依赖这一水源。1987年首次发现该遗址,后发掘出土汉代简牍3.5万余枚(其中有字简牍2.3万余枚)、帛书10份、纸质文书10张、墙壁题记1幅,还有铜、铁、漆、木、陶等各种文物3000余件。出土文物内涵丰富,对研究汉代社会历史与这一地区的环境变迁等都有重要价值。

讨赖河管理局职工有多少人

酒泉旅游景点介绍

大法幢寺

大法幢寺位于肃州城北二公里处讨赖河畔北崖梧桐湾,占地一百一十于亩,寺院坐北向南,依崖傍水,祁连雪峰尽收眼底。周遍林木葱郁,流水潺潺,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气象万千。

金塔沙漠胡杨林

金塔沙漠胡杨林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城以西的潮湖林场,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部分。那里有着上万亩人造胡杨林。

周边分布大面积的沙枣树、白杨、红柳等大西北特有的树种,该胡杨林分布密集,长势良好,规模居全省之冠,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不久的将来这里便会更加为人们所熟知。金秋十月的胡杨,绿色的树叶有的已经变黄,已经变黄的胡杨树,在湛蓝的天空下,在荒芜的沙漠中如阳光一般明媚灿烂。

金塔鸳鸯湖

鸳鸯湖风景区位于金塔县西南12公里处的夹山峡谷中,金塔鸳鸯湖依山傍水,景色怡人,工程建设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素有"大漠瑰宝"、"塞上明珠"的美称。金塔鸳鸯湖是鸳鸯池水库和解放村水库的合称。

鸣沙山

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玉门王进喜故居纪念馆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座落在赤金镇和平村,该馆建于1992年,1994年被甘肃省委和玉门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纪念馆由时任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题写馆名,玉门市市长主持了开馆仪式。

西汉酒泉胜迹

西汉酒泉胜迹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城东 1.9 公里处,占地面积 27万平方米,其中有天然湖泊 5 万平方米 西汉酒泉胜迹。是一座源于西汉史实、表现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的古典园林。 景区内主要历史名胜有:汉古酒泉、左公柳、泉湖及大量园林古建筑群。

雅丹地质公园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是敦煌西线旅游大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距离敦煌市区180公里,位于玉门关西北边,景区分南北两区,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

公园面积346.34平方公里,主要是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2001年 1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了"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2003年8月正式开园揭碑,并对游人开放。2006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批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等。

阳关遗址

阳关遗址位于敦煌市南湖乡南工村西1公里。俗名"古董滩"。面积约550万平方米。暴露有黄土夯筑房屋残基以及窑址、墓葬。地表采集有五铢钱币、铁农具等。墓葬分布于南湖乡北工村东8公里。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地面封土为3--6座一组不等的排列次序,应为家族墓地。已暴露的墓道,多数东向。地表散见绳纹灰陶片。

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占地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包括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鸣沙山位距敦煌市南郊5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

酒泉市旅游景点介绍 酒泉市旅游景点简介

1、酒泉,古称肃州,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截至2020年11月,辖1个区、2个县级市、4个县,总面积19.2万平方千米,2019年,城镇常住人口70.69万,有汉、蒙、哈萨克、回等40多个民族。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酒泉市常住人口为1055706人。

2、酒泉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 东接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自古就是通往新疆和西域的交通要塞,是现代航天的摇篮,新中国石油工业和核工业的发祥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

3、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丝绸之路的重镇,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是敦煌艺术的故乡,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同时,由于大自然的运动和人类的活动,创造了奇异瑰丽的自然美景和雄伟壮丽的人文景观。先后荣获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城、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酒泉市境内有敦煌莫高窟、安西锁阳城、酒泉公园、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景点。

4、民国时期,1912年酒泉废肃州直隶州和安西直隶州,置安肃道,设道尹。1927年改安肃道为安肃行政区,领酒泉、高台、金塔、毛目、玉门、安西、敦煌7县,改尹为“行政长”。1935年7月,改安肃行政区为行政督察区,裁撤乡、闾,编保、甲。1936年5月,甘肃省正式划分为7个行政督察区,酒泉为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酒泉、高台、金塔、鼎新、玉门、安西、敦煌7县。1938年3月,设肃北设治局(县级),隶属甘肃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酒泉解放,置酒泉专区。

5、2002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3号),撤销酒泉地区和县级酒泉市,设立地级酒泉市。酒泉市设立肃州区,以原县级酒泉市的行政区域为肃州区的行政区域。酒泉市辖原酒泉地区的金塔县、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肃州区。原酒泉地区的县级玉门市、敦煌市由省直辖(酒泉市代管)。

酒泉十大最好玩的地方,酒泉旅游景点介绍

酒泉哪里好玩?酒泉好玩的地方有哪些?酒泉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有敦煌艺术的故乡、中国文化旅游名城、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等称号。本文为大家带来酒泉好玩的景点排名,盘点酒泉十大好玩的地方,包括鸣沙山月牙泉、酒泉民俗博物馆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肃北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

肃北县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的工作人员对湿地进行整理。总投资1.1亿元的民族文化风情园是集蒙古民族体验、草原体育运动、湿地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风情园。目前,已成为肃北县展示民族文化和旅游接待的重要窗口。谷内生长着数不尽的各种树木,奇花异草,密林深处飞鸟争鸣,柳丝拂拂,芳草茸茸,峡谷两侧山恋起伏,每当春暖花开,姹紫嫣红之时,山头积雪未消,白雪皑皑,山下一片苍翠,密密丛丛,倒影入水,映衬着远山、蓝天和白云,令人心神陶醉。

2、西汉酒泉胜迹

西汉酒泉胜迹景区,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酒泉市公园路100号,是河西走廊保存完整的一座汉式园林,素有"塞外江南"、"瀚海明珠"之美誉。景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包括5万平方米的天然湖泊,区内古树名木,参天蔽日;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建有月洞金珠、西汉胜境、祁连澄波、烟云深处、曲苑餐秀、花月双清、芦伴晚舟等景点。

3、瓜州锁阳城景区

原名苦峪城,锁阳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在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约70公里的戈壁滩上,始建于汉,兴于唐,其它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重修和利用过。其形制保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风格。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筑,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齐地排列于一条线上。城外东面,有塔儿寺遗址一处,是少数民族祭祖的祠庙,现屋宇无存,只有一座高1米多,用土坯衬砌的大塔和五座小塔,塔原为白色,如今石灰剥落,面目全非。

4、酒泉常青苑

酒泉常青苑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新城区肃州路,占地面积2000亩,由酒泉市常青花木公司于1995年投资6500万元创建,园区汇集国内外名贵花卉植物800多个品种,是甘肃省河西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繁育驯化、培育基地,拥有河西地区最大的室内外四季观赏热带植物园和盆景园。常青苑是酒泉唯一一家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主体,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设施农业观光旅游景点,还建有花卉展销大厅、接待室、会议厅、书画艺术馆及设计独特的葡萄长廊、绿化通道等配套服务设施。

5、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鸣沙山位距敦煌市南郊5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荣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荣誉称号。2015年7月20日,被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拟认定甘肃省酒泉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6、酒泉公园

酒泉西汉胜迹又称泉湖公园和酒泉公园,位于酒泉市肃州区东2公里处,因园中有酒泉而得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为一座集古典园林、天然湖、文化游憩、趣味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酒泉,因传说泉中有金,故又名“金泉”。公园西侧的动物园,有各种鸟类、鹿、熊、猴等,还有产于甘肃的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耗牛等珍贵动物供游人观赏。日出水量约3万立方米以上,泉水向北渗入小湖。绕过泉边,沿曲经在往里走,一座座假山环绕着一个明洁如镜的湖泊。

7、阿克塞哈萨克民族风情园

风情园充分展现了哈萨克族的历史、民风、民俗,集旅游观光、娱乐、购物、食宿为一体,在此游客可以体会到旅游的乐趣。民族风情园的环境幽雅,到处绿树成荫,花香草翠,建筑突出了牧业文化的特点,如毡房式建筑,它与风情园附近的请真寺相协调,相辉映。风情园的建筑别具一格,充分展现出了哈萨克族的民风、民俗。园内建有椭圆形跑马场一处,哈萨克族民俗博物馆一座,大型毡房一座和小型毡房三排等建筑。

8、阿克塞金山湖景区

金山湖水利风景区位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县城内西南侧,是阿克塞“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由金山湖、水上乐园、植物园三个景区组成。景区属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集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为一体,景区内生态环境优良,水植物资源丰富。景区地形由南向北呈梯形分布。整个景区内湖面碧波荡漾。是阿克塞县的一块绿色宝石,也是游人休闲健身的“天然氧吧”。金山湖景区位于镇江市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山的西北部。近邻金山寺,是镇江城市“南山北水”战略、北部滨水区建设的亮点工程。

9、敦煌市党河生态公园

党河位于我国河西走廊西端,发源于祁连山,流经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敦煌两县市,是疏勒河的一级支流。党河养育了敦煌绿洲,是敦煌人民的母亲河。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党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也日趋突出。敦煌人民一直把流经其境内的唯一地面河流--党河视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河、母亲河,但由于多种原因,来水量不断减少,加之人口剧增,灌溉面积扩大,人畜饮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呈上升趋势,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10、金塔县鸳鸯湖景区

鸳鸯湖风景区位于金塔县西南12公里处的夹山峡谷中,金塔鸳鸯湖依山傍水,景色怡人,工程建设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素有“大漠瑰宝”、“塞上明珠”的美称。金塔鸳鸯湖是鸳鸯池水库和解放村水库的合称。溢洪道两侧是金塔鸳鸯湖水库大坝,它是我国用现代科学技术建造的第一座土石坝水库,是中国水坝工程建设的里程碑。金塔鸳鸯湖水域面积14平方公里,坐船绕过夹山峡谷就能领略到“高峡平湖”之美景。

11、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为汉敦煌郡治,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设沙州卫,其城址一脉相沿,未曾他迁。据西北师大敦煌所李并成研究员考证推测,可能是赵破奴从令居向西进军两千里,于汉元鼎六年(前11年),乃调集张掖、酒泉郡人力修筑敦煌城这一西陲要塞,并筑有敦煌绿洲外围的土河、塞城以及马圈口堰水利枢纽。走在其中便可寻找地域穿梭的神奇感觉。敦煌街是参考了莫高窟中西部古城的壁画建造的,也是古城内最繁华的街道,在这里可以看到最纯正的敦煌古老街道的样子。

12、酒泉民俗博物馆

酒泉民俗博物馆位于酒嘉城际公路12公里处的禹苑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内,历经多年筹建布展,迁建、复建有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古民居等建筑,馆藏有近现代多种民俗物品,生动复活了酒泉农村一些民俗风情和生活场景,让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保护和展示,在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载体作用,为文化展示、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酒泉民俗博物馆位于酒泉城西12公里处的禹苑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内,由迁建复建的晚清和民国古民居、微缩街区、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四合院及十个专题陈列室组成。

13、瓜州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景区

以中国书法发展,演变、传承、创新为背景,以山水、园林、殿堂、雕塑、碑刻为载体,集中展现张芝的艺术精髓。是集纪念、交流、休闲、娱乐、旅游展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园和城市休闲生态公园。是西北最大,甘肃首家以“书法园林”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园。配套建设的张芝文化”步行街等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将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提升。优美的生态风貌,厚重的文化浸染,鲜明的人文特点,大景观、大园林、大旅游的设计理念,带给我们新水景、新绿园、新文化的震撼感受。

14、敦煌阳关旅游景区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处的阳关,始建于西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期。它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天马西出、龙颜大喜;广利伐宛、用兵神奇;玄奘取经、归途此间;王维劝酒、渭城谱曲等风云人物、历史事件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构成了壮丽的历史画卷,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铸成千古传唱的阳关盛名。

酒泉有什么名胜古迹

1、阳关遗址

阳关遗址位于酒泉敦煌市南湖乡南工村西1公里,俗名“古董滩”。面积约550万平方米,暴露有黄土夯筑房屋残基以及窑址、墓葬。地表采集有五铢钱币、铁农具等。墓葬分布于南湖乡北工村东8公里。

2、西汉酒泉胜迹

西汉酒泉胜迹,酒泉公园位于鼓楼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汉式园林,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园内有泉有湖,有山有石,建有酒泉胜迹、月洞金珠、西汉胜境、祁连澄波、烟云深处、曲苑餐秀、花月双清、芦伴晚舟八大景区。

3、月牙泉

月牙泉位于月牙泉风景区,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大法幢寺

大法幢寺位于酒泉肃州城北二公里处讨赖河畔北崖梧桐湾,占地一百一十于亩,寺院坐北向南,依崖傍水,祁连雪峰尽收眼底。大法幢寺在元代已有,明代酒泉城示意图亦有标明。

5、瓜州榆林窟

瓜州榆林窟又名万佛洞,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宝窟之一,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城南76公里处榆林河谷两侧的砾石崖壁。

百度百科-阳关遗址

百度百科-西汉酒泉胜迹

百度百科-月牙泉

百度百科-大法幢寺

百度百科-瓜州榆林窟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现有职工70人。讨赖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在流域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讨赖河流域甘肃省境内的水资源和河道,承担向流域内嘉峪关市、酒泉市肃州区、金塔县、农垦边湾农场和酒泉钢铁集团公司调配水资源的任务。管理局机关职能科室设置为办公室、经济财务科、规划计划科、水利管理科、水政水资源科(加挂水政监察支队牌子)、人事教育科。局属单位设置为渠首管理所、南干渠管理所、北干渠管理所、灌溉试验研究所、河道管理站。按照有关章程设置纪委、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现有职工70名。最好查询当地官方网站获得第一手权威信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