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小麦如何施肥

1、配方施肥,适当增加微肥,任何作物对土壤的依赖性都很大,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多少都会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和终的产量。农民在施肥的过程中根据小麦的生长规律,全元素配方施肥时小麦增产、进而提高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通常情况下,氮、磷、钾的比例配置要保持在1:0.7:0.4,底肥和追肥的比例:氮肥不可全部施下,中产田追施和底施各占一半;高产田底施40%,追施60%,其他肥料则全部底施。追肥的时间一般中产、高产田应后移至拔节期或拔节后期追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小麦出现早衰的现象,从而提高产量。

小麦如何施肥

2、改善施肥技术,施肥期间,农户应将底肥的播撒与耕作同时进行,然后将调配好的有机肥与化肥,通过耕作土地时,均匀的施于耕层。采用旋耕地块,以避免化肥播撒在地面上造成浪费和养分流失,可利用开沟集中施肥法进行。在追施的过程中,应保持肥水耦合、以水促肥,但是水量不可过大,否则会造成肥料养分的流失和漫灌,浇水之前开沟施肥于田间,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现代技术应用较成熟的地区可以采用喷灌的方式对小麦进行灌溉,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对小麦的需水量可以很好地进行控制和调整,同时还可以使肥料的发挥该有的功效,降低农民的成本,提高产量和收入。

3、叶面喷肥,叶面喷肥主要是针对小麦生长的后期,由于这期间会出现病虫害现象,对小麦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严重威胁,此时,可对小麦的页面进行喷洒。其肥料主要由0.2%的磷酸二氢钾和相应比例的农药配合喷洒,即方便又省时,收效快,而且成本相对较低,比较有利于大面积的喷洒。

小麦春天应该如何浇水?一共需要浇几次水?

冬小麦要想获得理想的产量,适时地浇“春一水”是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如何掌握到适时,对春小麦的正常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春小麦如何搭好夏粮丰产的架子,促进春小麦苗情由弱转变升级为健壮生长,强化落实冬小麦管理措施,是为夏粮丰收,稳定生产等具有深远意义。

小麦田配套浇水设施齐全的,利用有灌溉设施的有利方面,对于田间干旱引起的小麦苗生长缓慢,应将浇返青水的时间适当提前,由于田间的湿度不同,小麦在浇春后第一水的时候,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来判断是否适宜当下进行浇水:

1,需要镇压的小麦苗要晚浇水。水分与温度都是影响冬小麦返青的主要条件,冬小麦的苗期出现旺长,会对冬小麦的以后产量形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出现倒伏,因此,在冬小麦年前出现旺长的时候,我们首先采用的就是进行镇压,控上促下,让冬小麦多分生有效蘖,如果开春“第一水”,过早的浇灌,容易引起这样的小麦苗重新出现旺长,生长速度过快,小麦基部茎杆过长而弱,最容易倒伏。

2,开春“第一水”对弱苗来说,适当的早浇,更有利于小麦由弱转壮,冬小麦的弱苗主要体现在,播期过晚,抢墒播种,耕地的质量差,错过冬季灌溉冬水的时间,没有灌溉,造成多种因素造成的小麦田间水分严重不足,由于墒情差,小麦苗生长的群体过小,分糵少,冬小麦个体发育瘦弱,造成群体小,年后“第一水”应选择在晴天,日平均气温达到3度以上,连续一周都是晴天,就可对小麦进行浇水,在浇水之前大约一周,每亩地开沟施用尿素10公斤左右,然后进行浇水,这样可促使小麦苗由弱逐渐的转壮,为小麦以后的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控制浇水量,开春之后气温虽然上升得较快,但时不时地就有冷空气到访,“倒春寒”就是其中的一种,温度高低起伏变化太大,对冬小麦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如若是开春“第一水”,浇水量过大,大水漫灌容易将地温降低,遇到冷空气突然来临就不好了,为了减轻或避免这种不利的因素,对于确实需要早浇水的小麦,也应以浇小水最好,既缓解了旱情,又防备气温突然降低,对小麦造成冻害。

为了小麦开春后第一水向后延迟浇水,应从入冬前浇越冬水开始,越冬水之后,对小麦垄进行中耕,中耕可以保墒,可以增温,再加上冬季水分蒸发慢,一直到开春,小麦田的土壤,都有一定的湿度,并不显旱,就可向后推迟交越冬水的时间。控制开春“第一水”推迟到小麦拔节期进行灌溉,小麦的增产较为显著。

4,划锄保墒,晚播小麦一般情况下,小麦需要浇水,但是,冬前晚播的小麦,壮苗每亩地总茎数在80万左右,可将小麦返青水,适当向后推迟,减少春后分蘖,若是分蘖数过多,容易造成冬小麦秸秆柔弱,抗倒伏的能力降低,不但不浇水,还要进行中耕,来增加土壤地温以及保墒。

5,看地温浇水,地温低不利于小麦返青生长,开春之后,地温有所上升,虽然冬小麦耐寒的能力比较强,但仍然需要一定的生长温度,春季容易有“倒春寒”的影响,倒春寒的局部低温,容易让小麦苗受冻害,原因就是,春季升温后“倒春寒”造成突然的降温,剧烈的大温差,使冬小麦无法做出快速反应,因此,为了让冬小麦能适应倒春寒,一般在黄淮地区3月中旬前后,最好对小麦进行浇春水,在小麦起身期选择晴天进行浇水,假如真的遇到倒春寒,水的作用也会降低,小麦受冻的影响,有经验发现,在小麦的抽穗期,当倒春寒到来,持续4个小时以上的0度出现,小麦的幼穗受到冻害明显,以后小麦出现空心穗,残缺穗的数量相对较多。

6,浇水结合施用磷钾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小麦的抗冻害能力,抗逆有明显的作用。常用的有磷酸二氢钾,天达2116,芸苔素内酯等混合叶面喷洒。

在浇水前,一周左右,一般都要进行追肥,追肥的时候里面混入氯化钾或者硫酸钾,每亩地10公斤左右,可提高小麦的抗逆能力。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关注,喜欢的朋友,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农村谚语有“麦喜八十三场雨”,意思是说小麦喜欢在农历八月份,十月份,和来年三份,下一场透雨,这三场雨对小麦的生长非常重要,而三月就是春天的返青水,针对今年气候特点和当前苗情长势,起身拔节期也是需水、需肥量较大的时期,要结合当地苗情,以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为中心,因地因苗制宜,科学分类管理。

早春虽说是小麦返青的时节,同时也是容易出现倒春寒的时节,浇水、施肥、打药同样也需要看老天爷的眼色行事,如果气温过低的话,在浇水过后就很容易发生冻害。浇不浇返青水还要根据苗情。对冬前适期播种的麦田,由于地 力不足造成分蘖少,穗数不够的(冬前每亩总茎数50万左右)可浇返青水,并结 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

小麦拔节期至抽水期期间大约25到30天,总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的20%—25%,平均每公顷每天消耗水量约为33立方米—51立方米。从小麦生长期需水情况来说,从播种到越冬,耗水量仅占总耗水量的10%左右;从越冬到返青期,约占15%左右;而从返青到拔节,约占18%左右;从拔节到开花,约占37%左右,小麦灌浆水浇灌的时间应该在小麦进入扬花期以后10天左右的灌浆期,早浇灌浆水,籽粒尚未灌浆,不易倒伏,在小麦成熟前15天要停止浇水,不宜浇麦黄水。

灵活机动视天气情况应变浇水,如有旱象可在孕穗~扬花灌浆期浇水。一般不再追肥。为以免后期脱肥,也可以稍量追施尿素,不可过量,以免贪青晚熟。到了春天浇水,搁到4月份中下旬最好,力争“五一”前必须完成,这一时期是小麦孕穗、扬花、进入灌浆期,需用足够的水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