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丁香罗勒的时候需要用什么水来灌溉
在种植丁香罗勒的时候用正常的水来灌溉即可,在苗高6~10厘米时进行间苗、补苗,穴播每穴留苗2~3株,条播按10厘米左右留1株。第一次于出苗后10~20天,浅锄表土。第二次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苗封行前,每次中耕后都要施入营养土。幼苗期怕干旱,要注意及时浇水。
罗勒也被称为九层塔、金不换、圣约瑟夫草和甜罗勒,是一种矮小、幼嫩的唇形科香草植物。原生于亚洲热带区。它的高度在20-60厘米之间。它的叶是对生、淡绿色和长有细毛,约1.5厘米长和1-3厘米宽。它带有的强大、刺激、香的气味,味道像茴香。罗勒对寒冷非常敏感,在热和干燥的环境下生长得最好。大多数普通种类是一年生植物,一些是多年生植物,包括非洲蓝罗勒和泰国神罗勒。罗勒常见于西式食谱及泰国菜,中国菜中的三杯料理也用得上。此外,罗勒也可以作为中药使用,可以治疗跌打损伤和蛇虫咬伤。
香味特征:一般而言会散发出如丁香般的芳香,也有略带薄荷味,稍甜或带点辣味的,香味随品种而不同
种植方法
罗勒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播种,可以进行直播。
花器选择
罗勒是一种深根植物,其根可入土0.5~1米,所以选择高度较高的花盆比较适合。
故宜选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椰土栽培,栽前施基肥或营养土。
种子处理的方法:将种子放入容器内,先倒入一点冷水,将种子浸湿。约3--5分钟后,等种子表皮浸湿并吸收一些水分之后,慢慢向容器内倒入热水,边倒边用木棒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当容器内水温升到50--55℃时,便可停止加热水;当温度下降时,再加些热水,使水温保持要求的温度15--20分钟后,自然冷却至25℃左右,继续浸种,浸种时间以种子吸水刚好饱和为准。罗勒浸种后,种子表面通常出现一层黏液,在催芽过程中容易发霉,导致烂种。因此,在浸种后要用清水反复漂洗种子,并且要用力搓洗,直到去掉种子表面的黏液,将种子放入纱布袋里,用力将水甩净,用湿毛巾或纱布盖好,保温保湿,放在2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催芽。
灌溉与排水是调节药用植物对水分要求的重要措施。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体各部都含有一定的水分,缺水则会影响其正常生长,植株发生萎蔫,轻则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而导致减产,重则会造成植株死亡。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是由土壤供给根系吸收的,所以土壤水分状况将直接影响植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土壤土粒之间,通常为水分与空气所占据,如空气过多而水分少时,则植物体将受到干旱为害;反之,土壤水分过多而空气过少时,根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引起根系生长衰弱以至死亡。因此,在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要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要和土壤中水分状况,采取及时而适量的灌水和排水工作。
一、灌溉
久晴未雨,出现干旱,土壤水分亏缺时,需要人工灌溉补充。
(一)灌溉原则
灌溉应根据植物的需水特性、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及当时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1.药用植物种类不同,对水分的需求各异。耐旱植物如甘草等一般不需灌水,若遇久旱时,可适当少灌;喜湿植物如薄荷等遇干旱即应灌水,以保持土壤经常湿润;水生植物常年不能缺水,如泽泻、莲等。
2.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对水分的需要也有变化。一般一年生或越年生植物随着植株生长,耗水量不断增大。苗期宜少灌,植株生长旺盛期则不能缺水宜灌透水,花期后需水量减少。
3.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不同,土壤吸水和保水性能也有差异。砂土吸水快,但保水力差,粘重土壤吸水慢而保水力强。团粒结构的土壤,吸水性和保水性好,无团粒结构的土壤吸水性和保水性差。故灌水量的多少,灌水次数和灌水时间应根据土壤质地和结构情况考虑。
4.药用植物在炎热和少雨干旱季节所消耗的水分多,应多灌水;多雨而湿润季节则少灌。
(二)灌溉方法
欲达到灌水的目的,灌水时间、用量和方法是3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如只注意灌水时间和灌水量,而方法不当,常不能获得灌水的良好效果,甚至带来危害。因此,灌水方法是灌水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灌水方法也不断改进,特别是向机械化方面发展,使灌水效率和效果大幅度提高。
1.沟灌法
是一种传统的灌溉方法,即开灌溉沟,使水直接流入行间、畦间或垄间。灌溉水经沟底和沟壁渗入土中,浸湿土壤。灌溉沟的距离、深度和数量可因地制宜。沟灌法土壤浸湿均匀,水分蒸发量和流失量较少,用水经济;防止土壤结构的破坏,土壤通气,良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便于机械操作。因此,沟灌是地面灌溉的一种较合理的方法。沟灌法适用于条播而行距较宽的药用植物。我国南方雨水较多,通常进行高畦栽种,干旱时即利用畦沟作灌溉沟,不必另外开沟。
2.畦灌法(或称分区灌溉法)
北方因雨水少,常作平畦(或凹畦),灌水时把畦埂一端扒开缺口,使水流入畦内渗入土中。灌水量依畦之大小、长短而定,但灌水量一定要掌握好,避免水多淹没药苗。此法灌后水分蒸发量大;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土面板结,土壤空气不通畅。因此,灌水后必须及时中耕松土。
3.穴灌法(或称浇灌法)
灌溉时将水灌入植株穴中,灌水数量以浸湿其根系范围的土壤即可。此法不会引起土壤板结。在水源缺乏地区及不能引水灌溉时,以采用此法为宜。
4.喷灌法
喷灌是把灌溉水喷到空中成为细小水滴再落到地面,像降雨一样的灌水方法。此法是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目前世界各国在农业生产上已愈来愈多地采用喷灌的方法。我国在药用植物栽培中,也逐步扩大应用,如人参栽培。喷灌与传统的地面灌溉相比有许多优点:
(1)喷灌基本上不产生土壤深层渗透和地表径流。因此,可节约用水,一般可节约用水20%以上,对渗漏性强保水性差的砂土,可节约用水60—70%。
(2)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可保持原有土壤的疏松状态。
(3)可调节灌区的小气候,减免低温、高温、干旱风的危害。
(4)节省劳力,工作效率高。
(5)对土地平整的要求不高,地形复杂的山地亦可采用。
采用喷灌法要有一定的设备,投资较大。
此外,尚有滴灌法。滴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的先进灌溉技术。是以水滴或细小水流缓慢地施于植物根部的灌水方法。此法在一些国家已开始广泛采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灌溉方法。
滴灌法在我国人参栽培中已开始应用,如杨友仁等在黑龙江进行的人参滴水灌溉试验,滴水灌溉提高了人参的产量(较不进行滴灌的增产50%)和质量,同时节约用水4—8倍。此外,滴灌法应用于引种西洋参栽培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排水
排水的作用是减少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一般平地排水系统分明沟排水与暗沟排水两种。
(一)明沟排水
明沟排水由总排水沟、主干沟和支沟组成,即在田间挖沟排水的方法。此方法简单易行,是通常采用的方法。但排水沟占地多,且沟壁易倒塌造成淤塞和滋生杂草,致使排水不畅,须经常维护。由于排水沟纵横田间,影响机械化耕作。
(二)暗沟排水
挖暗沟或土中埋装暗管,将土壤中多余水分由暗沟或管道中排除的方法。此法不占耕地,不影响机耕;但暗沟、暗管的装置须要较多的劳力和器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