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甘蓝如何种植,施肥方法,栽培技术

1、春季种植甘蓝最易出现“未熟抽薹”现象,故春季栽培甘蓝宜选择早熟、不易抽薹、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并做到适期播种,避免播种过晚或过早造成植株出现抽薹现象或成熟期推迟。

甘蓝如何种植,施肥方法,栽培技术

2、植株定植前需深翻整地做畦、施足基肥,栽后适时浇水、喷施新高脂膜600倍液保墒、保湿,隔离病菌侵染,保护幼苗茁壮成长。

3、植株定植15天左右后需进行第一次追肥,配合叶面喷施蔬菜壮茎灵,以提高甘蓝吸水吸肥能力,植株长势茂盛、叶片肥厚。随后适当控水蹲苗,当球叶开始抱合时结束蹲苗并进行第2次追肥,随水冲施腐熟人粪尿。此后每隔7天浇1次水,但在收获前几天应停止浇水,以利运输。

1、播种育苗。育苗床应选择地势高,通风凉爽,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的优质圈肥5000千克,整地作畦。为防止大雨后田间积水,苗床可作成宽1.5米,长8米并搭阴棚,遮阴挡雨。播种前,浇水1次,水渗下后,撒1层细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播种量每平方米约4克左右。播后随即覆土1厘米,防止蝼蛄危害,畦面喷1200倍辛硫磷。再覆盖1层地膜或黑膜保持畦面湿度。48小时后,按时撤去,这样出苗快而齐。苗出齐后再覆0.5厘米的细土。当幼苗长到1片~3片真叶时分苗。分苗床与苗床一样,要求地势高,通风凉爽,能排能灌的地块。苗距10厘米见方,并遮阴3天~4天,浇缓苗水后中耕蹲苗,注意防治蚜虫。待苗长到6片~7片叶时即可定植,苗龄一般40天左右。

2、适时定植。定植应选择阴天或下午进行,栽植密度为2400株~2600株。缓苗后,可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0千克,然后中耕1次。第1次追肥后10天~15天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0千克,并浇水,促进莲座叶先长,包心初期再追肥15千克尿素。在第2次追肥后15天~20天,每667平方米(1亩)追尿素15千克,促进结球紧实。 (一)、病害:

甘蓝的病害在低温干燥期发生较少,在高温多雨期发生较多。

1、幼苗猝倒病(Damping off):

(1)、病征:幼苗近土面处茎基部细缢萎缩,幼苗遂折倒枯死。

(2)、防除法:

①种子用Thrim拌种消毒。

②苗床注意排水,床土不可太湿,并须注意通风透光。

③用35%依得利可湿性粉剂加水2,000倍行苗床灌注。

④发病苗拔除烧掉。

2、软腐病(Soft Rot;Bacillus aroudeae):

病征:茎部、叶身、叶柄、叶球部均能被害,起初为水渍状,而后软化湿腐,并有臭气。

①本病在雨季排水不良地及用浇水方式灌水时,发病较烈,高温期尤甚。故除调节播种期,使结球期在干季外,并在结球后宜用畦沟灌溉,避用喷洒灌溉法收获之。

② 实行轮栽,发病地2~3年轮栽一次。

③选用抗病品种。

④ 放宽植距,使株间通风良好。

3、黑腐病(Black Rot;Xanthomonascampestris):

病征:自幼苗至收获期都有发生,叶缘呈黄褐色枯萎,病斑呈V字形。病斑先呈**,后变暗褐色渐次干燥枯死,叶脉局部变褐色或紫黑色渐次扩大,被害部如被别种病菌侵入时,则软化腐烂。茎部亦会被害,导管部变黑色腐烂成空洞。

4、露菌病(Downy mildew,Peronospora brassicae):

病征:叶部初为黄绿色斑点,叶背面生白色霉,霉消失后呈褐色不正多角形病斑,由老叶先开始发病,苗期亦有发生。

(二)、虫害:

1、土壤害虫:切根虫(Cut Worm; Agrotisypsillon)及斜纹夜盗虫(ArmyWorm; Spodoptera lituva)自地面咬断幼苗或幼株,使发生缺株。植株长大后为害叶片及叶球,阻碍生育和促进软腐病的发生。

2、叶部害虫:主要者有叶潜蝇(Leaf miner;Phytomyza atricornis)、白粉蝶(Green Cabbage worm; Pieris rapac)、小菜蛾(Diamond Back moth;Lutella xylostella)、黄条叶蚤(Turnip flea Beetle; Phyllotrota striolata)、蚜虫类(Aphid)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2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