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水养殖概况是怎样的
我国海水养鱼的历史,如从明代《鱼经》算起,已有400多年历史,但
建国前发展较慢。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海水增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各 地按照充分利用浅海滩涂,因地制宜养殖、增殖,鱼虾贝藻全面发展,加 工运销综合经营的发展方针,把主攻方向放在巩固提高藻类,积极发
展贝类,稳步扩大对虾,重点突破鱼蟹,加速拓展海珍品上,初步实现了 虾贝并举、以贝保藻、以藻养珍的良性循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一直处于稳步发展态势。具体表现
为: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到1999年底,海水养殖总面积到109。 5 x 104h平方米。 总产量不断增加,1999年全国海水养殖总产量为974。 30 x
104t ,目前我国 海水养殖占世界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左右,成为世界海水养殖大国。
养殖品种增多,且名特优种类所占的比重提高。据初步统计,目前海水养 殖的鱼、虾、蟹、贝、藻等品种有60多种。养殖模式向多元化发展,根据不
同的养殖品种采用不同的养殖模式,根据投资力度不同选择不同的养殖 模式。
但是随着生产的扩展,养殖总量超过水域容纳量,对环境所造成的负
面影响也日益显露出来。
一些主要养殖区域有害赤潮发生频繁,环境污 染加剧,病害成灾面积不断扩大,然而对大面积暴发性病害尚未找到有效 的控制办法,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同时,作为养殖行为主体的农渔民,由于把握市场,分析市场,竞争市场的能力较弱,故在
养殖经营上存在相当的盲目性、粗放性和无序性,海水养殖存在很多 问题。
。
非凡十年|泉港:年产量9万吨 发展渔业助力乡村振兴
水产品面积再创新低
从水产品获取方式来看,根据《渔业法》规定,我国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在该方针指导下,多年来我国水产品主要以人工养殖为主。
水产养殖为解决我国城乡居民吃鱼难、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以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及效率的不断提升,水产养殖面积呈现平稳下降的走势,到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下滑至7036.11千公顷。
随着国家水产养殖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未来环保政策的持续严紧,未来我国水产养殖面积将基本保持稳定。
从水产养殖面积构成来看,目前我国淡水养殖面积远超海水养殖面积,到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为5040.56千公顷,占总面积的71.6%,海水养殖面积为1995.55千公顷,占总面积的28.4%。
水产养殖产量平稳增长
具体到水产品供给方面,目前,我国淡水养殖以螃蟹和鱼类为主,海水养殖则有鱼、虾、贝、藻及其他海生生物等。随着我国对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持续提升,到2020年,全国养殖水产品总产量为5224.2万吨,同比增长2.9%。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淡水养殖产量领先于海水养殖产量,2015年以来,全国海水养殖总产量市场份额保持在40%左右,而淡水养殖总产量占比基本维持在60%左右。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产量为3088.89万吨,占总产量的59.1%;海水养殖产量为2135.31万吨,占总产量的40.9%。
水产养殖总产值持续提升
随着水产养殖产量规模的不断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产值也呈现出持续提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223.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为3836.2亿元;淡水养殖产值为6387.2亿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十八大以来,泉港积极引进特色水产养殖,全力打造全市最大的现代化新型塑胶网箱养殖示范基地,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日前,记者在南埔镇惠屿岛渔排网箱看到,养殖户的蓝子鱼丰收出鱼,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下。
清晨的惠屿岛海面,微风吹拂,养殖户陈毅彬带着几个工人正在自己的渔排上忙碌,工人把网箱沙包全部捞上来,接着开始抄网,网抄好后给渔排养殖的蓝子鱼回氧30分钟左右,就开始用鱼桶把鱼抓到船上,运输上岸装车发往厦门、广东等地,据陈毅彬介绍,他们每天能出售7000斤的蓝子鱼。
陈毅彬养殖户
?我们养的这种鱼是叫做蓝子鱼,这个鱼蛋白质比较高,吃起来比较好入口,这种鱼差不多三四个月就可以到市场销售了,我们这一年也能养到三季。我们总共是400个网箱,今年总共卖出17万斤,共300多万元。?
据了解,蓝子鱼嘴小,体扁,背上长有有毒的刺,生活在暖水流海域,主要食物为藻类、红菜,海带加人工生产的配制的专用饲料,是一种集天然营养于一身的暖性鱼类。
养殖户 陈毅彬:?这个鱼养起来成活率高,长膘也快,出市场也快,我们这鱼70%?80%到广东,20%到福建。我们这边400个网箱,有9个工人在这边养。今年是第三年了,第一年试经验,第二年就开始成规模养殖,今年扩大规模,接下去我们在这里还会继续再扩大养殖规模。?
惠屿岛西南侧海域平均水深10米以上,水质达II类以上。优质的养殖环境吸引了像陈毅彬这样的外地养殖户,前来租赁网箱养殖各种海产品。
养殖户 陈毅彬:?我们这个蓝子鱼养殖都是要靠人工,还要看这个海水水质,看这个水会不会清。我之前是在漳州东山养的,我们来这边养首先是因为这里水质好,没有污染。第二,这边环境也好,相关部门对我们养殖户都特别关心和关爱,像台风过来,都会提前预警,还有像提醒我们做好疫情防控等。?
罗德超养殖工人?我是今年三月份从四川到惠屿岛,工资一个月五六千块钱,这个鱼比较好养,产量还可以。我们这里有几个四川老乡,每天生活也非常好。?
据介绍,目前惠屿岛共有海水养殖户215户,共发展海带养殖9000多亩,鲍鱼养殖5000多口5000多万粒,牡蛎养殖800多亩,网箱养鱼500多箱,海参养殖1100多口1000多万只,年产值9700多万元。接下来惠屿村将立足惠屿产业发展的优势,把岛上单纯的海水养殖转变为?海产+旅游?的全产业链发展。
蔡鋆泽南埔镇惠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村集体企业惠屿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载体,通过公司化运营,将改造好的塑胶网箱租赁给养殖户,打造集养殖、休闲、垂钓、餐饮、旅游观光、海洋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海上生态休闲养殖体验中心,促使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惠屿村将继续借势自身不断提升的旅游知名度,更深入开展?村企合作?,增加村财收入,把?海上惠屿?项目做大做实。?
十年来,我区大力实施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和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在泉州东南海域勾勒出一幅海洋经济的新画卷,聚力打造渔区乡村振兴蓝色增长极。全区海水养殖面积1901公顷,产量约6.4647万吨,涉海乡镇4镇1街道近30个行政村,从事渔业生产人口约4万人。经统计,2021年,全区各类水产品年产量约9.0069万吨,主要养殖水产品有牡蛎、海带、紫菜等和海水网箱鱼类、鲍鱼等,年产值约13亿元,渔业占大农业总产值约62%。
泉港区 融媒体中心
记者 | 柯铭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9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