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提倡隔沟交替灌溉和旱地根层贮水技术?
隔沟交替灌溉就是从树冠外沿投影处沿树行两侧各挖1条深约15~20厘米、宽约20~30厘米的排灌沟,灌水时沿苹果树一侧的沟灌足水,在下一次灌水时,只灌上次没有灌过的另一侧沟,实行交替灌溉,使两次灌水之间对苹果根系实行干湿交替,整个果园且顺序间隔一条灌水沟供水的灌溉措施。由于苹果根系一半区域保持干燥,而另一半区域灌水湿润,在干旱区促进了根系向深层发展,根系产生的脱落酸等信号物质优化了苹果树冠叶片的气孔行为,提高了苹果树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土壤储水与作物根系吸水间的转化效率。隔沟交替灌溉可以比漫灌省水30%以上,比常规沟灌和固定隔沟灌省水15%以上。干湿交替,使光合产物在不同器官之间得以最优分配,提高了果实品质。另外,隔沟灌溉的地块有一半左右的地表面积处于相对较为干燥的状态,土壤的入渗性能较高,确保了渗入土壤中的雨水可被较多地储存在土壤剖面的根系层中,从而减少了田间径流量。
旱地属于什么土地性质 旱地的简介
旱地指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种植旱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在南方旱地主要是在一些山区地区、丘陵地区等没有水源保证的坡地。在北方主要是远离江河湖泊,没有下水源浇灌的土地。南北方旱地都可以种植玉米、红薯、马铃薯、向日葵、烟叶等耐旱作物,也可种植果树,药材等经济作物。
旱地不属于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指中国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中国旱地分布情况:
据中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截至1996年10月31日全国有旱地73919.84千公顷(110879.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6.8%。中国旱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3个大区旱地面积之和占全国的61.83%。
各省旱地以黑龙江省最多,为10705.5千公顷,占该省耕地面积的90.9%。沿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以北为北方旱地,面积49191.6千公顷,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66.5%;以南为南方旱地,面积24729.8千公顷,占全国旱地面积的33.5%。
1、旱地属于农用地。
2、旱地一般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3、无灌溉设施,一般降水量大于250~400毫米以上地区而靠天然降水种植旱作物可以获得一定产量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即常称的雨养农业的耕地。据中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截至1996年10月31日全国有旱地73919.84千公顷(110 879.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6.8%。中国旱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3个大区旱地面积之和占全国的61.83%。各省旱地以黑龙江省最多,为10705.5千公顷,占该省耕地面积的90.9%。沿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以北为北方旱地,面积49 191.6千公顷,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66.5%;以南为南方旱地,面积24 729.8千公顷,占全国旱地面积的33.5%。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