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车虾近期常见问题及处理
目前梭子蟹普通在5--8期,车虾达到3-7㎝,是发病高峰期,加之最近气候不稳定,整理一下近期常见问题,与大家交流。
一、梭子蟹转期难
(一)现象:
(二)症状:
蟹苗发黑(发红)、甲壳异常增生物、鳃丝粘脏、空肠空胃、肝胰腺脂滴少、菌血症
(三)原因:
水质差(氨氮、亚硝酸盐、pH值高、溶氧低、赤潮生物多、倒藻、转水等)
底质粘(有机碎屑、菌膜、丝状菌、原生动物多等)
体质差(鳃丝粘脏造成生理性缺氧蟹苗常期摄食差或不摄食、细菌病、药物刺激、注水应激反应强、其他)
管理不当(杀藻、消毒、注水、不当用菌)
(四)综合防治(水质)
1、梭子蟹池塘进水后使用碧水安3亩/瓶,解毒、稳水效果好。水色不易突然变清、藻类繁殖好。
2、梭子蟹池塘消毒后,使用“碧水安”3亩/瓶,解毒、解药残,能提高蟹苗放苗成活率。
3、梭子蟹池塘水变清、变浑、变红、变白、雨后转水时,使用“碧水安”2亩/瓶,稳水质、解藻毒、培益藻、降氨解毒效果好。
4、昼夜温差大,底水易上返,缺氧、中毒造成梭子蟹苗出现脱壳不遂、双层壳等现象。使用“碧水安”3亩/瓶解毒,“激活”+“活力钙”补钙、抗应激,蟹苗脱壳顺畅,硬壳快。
5、碧水安原理、特点及使用
(1)多元有机酸,解毒效果突出。
季胺盐、重金属(如硫酸铜、高锰酸钾)、有机磷(如敌百虫)、染料(如孔雀石绿)、菊酯类、抗生素等药物使用后的降解及解毒。
氯、碘、溴制剂中毒用“水中宝”解毒
氨、亚硝酸过高或蓝藻、甲藻、金藻等藻类生长过程或死亡后产生的毒素的降解。
藻毒素的降解用“氧速保”配合使用解毒效果更佳。尤其是半咸水中鱼类小三毛金藻毒素中毒症状缓解,海水中甲藻毒素的降解效果尤其突出。
因工业、农药、生活污水排放或地质原因造成的水锈过高时的水质处理。
(2)富含碳源,肥水、降氨、爽水效果好。
碳源是水中浮游植物必须营养物质和植物所必须的氮、磷、钾不同。
浮游植物营养元素需要的比例是C:N:P=106:16:1。
浮游植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是无机碳CO2。
有机酸、细菌厌氧发酵产物里富含有机碳,在水体中降解后能游离出无机碳。
水体“脏”或“浑浊”时使用,能促进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加速水中有机物降解速度,能提高透明度,水质变得“清爽”。
(3)碧水安和增氧、解毒、改底、调水、活菌产品配合使用增效。
浮头、泛塘时缺氧、急救时。“碧水安”2亩/瓶配合“速解安”2~4亩/袋+“底加氧”2亩/袋解毒、增氧效果突出,能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活菌“利菌多”或肥水制剂“肥水肽”使用前使用,能提高活菌制剂的效果并有效促进藻类繁殖,特别是肥水困难池塘,效果更加明显。
在老化池塘配合底改“底居安”4~6亩/袋+“福地安”5亩/瓶使用,能避免水分层和底质发热现象
6、水突然变清后虾蟹状态不佳,出现蜕壳不遂、黑鳃、黑壳、偷死、肝脏发红现象的处理方案。
(1)水清的现象
先红后清、直接变清、兰蛤多变清、大兰蛤死后水变清、死虾后水变清
(2)水清的原因
水发粘,胶体样物质多,将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菌膜絮凝沉降到池底中所致。
(3)水清的危害
水突然变清就是“转水”,此时水质和底质均有变化。尤其是池底酸化、有机化、毒化会加剧。
1、底质不好的原因
外海水源水质不好,水中有机物、菌膜、藻类、原生动物、浮游动物残体絮凝沉降池底
清塘不彻底,管理不善,导致底质酸化、有机化、富营养化、毒化
底热、底臭、底泥会膨胀,丝状菌迅速繁殖,当其含量过高时,代谢产物导致池底发粘,有机碎屑甚至丝状菌能黏附、寄生在虾蟹体表、鳃丝上
转水、倒藻后死亡藻类沉底
盲目用药:消毒、杀藻、杀虫、不当用菌导致水突然变清等,凡是突然转水均可能对虾蟹有害
2、综合治理(底质)池底发粘的预防及处理
长期使用“底居安”5亩/袋+“福地安”5亩/瓶改底,梭子蟹池塘底不易发粘。
梭子蟹池塘池底发粘,出现糊鳃、粘爪、黑壳现象,严重影响蜕壳时,上午使用“福地安”5亩/瓶,晚上使用“氧速保”6亩/袋,改底、增氧、洗鳃、助蜕壳效果突出,能明显降低蟹苗转期的风险。
3、氧速保原理、特点及使用
液体增氧剂,较固体增氧剂含量高,同时结合表面活性剂增氧,增氧作用强,为一般增氧剂的2~4倍。
高分子聚合氧构成,分子量大,较以过氧化氢为主的液体增氧剂刺激性小。
属弱氧化剂,可代替一般消毒剂消毒及改善水质,特别是用于劣等水质。低剂量使用抑菌,大剂量使用杀菌。
降解氨、亚硝酸、硫化氢等还原性有害物质效果好。尤其是在育苗室亚硝酸盐高时使用效果更佳
氧原子氧化性好,既能增加溶氧,又能减少耗氧,还能氧化藻毒素,解藻毒效果突出
富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效果好,洗草、洗鳃、洗粘液、洗纤毛虫、刷池效果好,刺激性小
氧速保富含表面活性剂及氧原子,增氧、洗鳃的同时有发泡现象。气泡的气提效应,能减少水中溶解有机物的量,较少池塘有机质污染,预防水脏、底粘。下风口撇沫就解藻毒、降氨氮。尤其在对虾高密度精养塘、育苗室蓄水池、虾蟹苗培育池中处理效果更佳。
氧速保密度大,使用后下沉,能缓解池底缺氧状态。
性状稳定,保质期长,太阳暴晒不易涨瓶,表面有浮沫不影响使用效果。
氧原子抑虫效果好,产期使用梭子蟹不易寄生血卵涡鞭虫、纤毛虫
4、提高梭子蟹产量、增加效益关键在增氧
(1)增加溶氧
物理:增氧机
化学:过碳酸钠、过氧化钙、氧速保、底加氧
生物法:肥水肽、藻安生、利菌多
(2)减少耗氧
调水、解毒:碧水安、速解安
改底法:底居安、福地安
(3)增加机体的抗逆性
营养、保健:营养快线、LY—生命素
抗应激法:激活、活力钙
二、车虾弧菌病
(一)现象
空肠空胃、肿鳃、黑鳃、红体、软壳
车虾死后梭子蟹死
(二)病原
溶藻弧菌
副溶血弧菌
(三)危害及影响
初期鳃丝粘脏、发黑,食欲不振。
后期空肠空胃,不摄食,壳黑体红,蜕壳不遂,转期时死亡。
(四)预防和治疗
长期少量多次使用“碧水安”+“速解安”调水、解毒、稳水,“底居安”+“福地安”改底,水稳、底好,蟹苗摄食好,不易感染弧菌病。
天气转换、昼夜温差、水质底质变化、人为措施改变均会使虾蟹产生应激反应,反应强烈能影响虾蟹摄食和生长,减低免疫力。“激活”+“活力钙”补钙、稳水、抗应激效果好。
弧菌发病高峰期来临之前,五天使用“优肽”3亩/瓶,可以用来预防梭子蟹弧菌病。
梭子蟹感染弧菌时体质差、抗逆性下降、黑鳃、烂鳃、糊鳃导致呼吸不畅,最终蜕壳不遂死亡。使用:“碧水安”3亩/瓶+“福地安”5亩/瓶+“氧速保”6亩/瓶,解毒、稳水、改底、抑菌、抑虫、洗鳃、增氧、助蜕壳、防偷死效果好。
(五)优肽特点及使用
含有噬菌蛭弧菌及多种抗菌肽类物质等,具有多重功能,既可以裂解杀死致病菌,替代抗生素及消毒剂;又可以净化水质,稳定环境,起到生态防病的效果。
噬菌蛭弧菌是从养殖水体中分离筛选出的,对常见的水产动物致病菌,如弧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捕食裂解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
不耗氧,晴雨两用,对温度、盐度、酸碱度适应范围广,海淡水水产动物均可使用。
使用安全,无刺激,无药物残留,符合绿色产品要求。特别是水产动物育苗期和虾蟹蜕壳期使用更加安全。放苗前、育苗期或养殖过程中使用,可以减少致病菌的数量,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早期或轻度发生细菌病或防止细菌病继发感染,使用本品,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养殖过程水浑、水浊或“水变”后使用本品,能改善水质,预防气泡病。
阴雨、天气变化前后使用,可提高水体“抗应激”能力,保水、稳水。
天气剧烈变化或养殖中后期使用,可有效消除“底热”,防止水分层现象发生。
口服可以裂解水产动物肠胃内的弧菌、气单胞菌等致病菌,消除胃肠胀气、积水、粘液多、白便、出血及肛门红肿等,预防菌血症。
不可与抗生素、抗菌药合用,使用适当避光。
梭子蟹车虾池塘近期管理要点:
多式增氧
稳水、改底
强力抗应激
预防弧菌病
利洋水产,祝您养殖成功!
东北地区融冰期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随着气温的升高,池塘水质和底质的负荷慢慢加重,对池塘的管理重视程度也慢慢提高。但伴随着前期管理的疏忽大意,不合理的用药以及天气变化频繁,本地区小草鱼(套秧)死亡越来越严重。准确的找到根本原因,提早预防以及合理的用药是关键。
出现死亡的原因:
1、体质弱,从水花寸片培育到当面的养殖,再到越冬后的管理,往往对鱼苗的体质影响很大。头一年的不正当用药,投喂抗菌药,以及气泡病的发生,加上越冬后池塘水质的管理疏忽,往往对来年的鱼苗体质存在很大的隐患。体质弱是根本问题。
2、气泡病,开春后池塘水浅,气候变化大,老化池塘都容易导致池塘溶氧过饱和引发气泡病。经常可以看到晴天下午鱼在水面游动甚至跳出水面现象。短期内可能不会造成鱼体死亡,但伴随着气温回升,池塘有害菌的繁殖加快,继发感染细菌病,造成烂鳃、烂尾、烂身症状,目前大部分死亡的鱼苗都会有以上几种症状。
3、毒性积累,开春后气候变化大,容易造成池塘返底,导致水体氨氮、亚盐高,长期积累造成鱼苗鳃部中毒损伤,加上底部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如甲烷、硫化氢等溶入水体,进而造成鱼慢性中毒,降低体质,引起烂鳃。
4、指环虫,对小草鱼危害较大,往往可以看到套秧成群在水面游动,严重的在池塘边上停着不动,鱼鳃部贫血,竖状烂鳃,镜检指环虫在鳃部不停蠕动,破坏鳃部器官。
5、病毒性出血病,草鱼出血病病毒(呼肠孤病毒,GCRV),发病鱼往往伴随烂鳃并发。红肠、红鳃盖是明显症状,部分出现红鳍红肌肉现象。一般出现在5月中旬,死亡量大,不合理用药往往造成加重死亡。病毒进一步降低鱼苗体质及免疫能力,抗病力差,一般以预防为主。
预防方法:
1、开春后深水位是保证池塘水体稳定的好方法,建议前期加深水位1.2-1.5米,减少气泡病及气候变化对鱼造成的应激和组织损伤。
2、晴天中午开增氧机曝气,下午1-4点开机,减少气泡病发生概率,同时搅动水体,提高池塘稳定性。尤其是在雨过天晴后,开机曝气尤为重要。上层溶氧过饱和,气体进入鱼体各个组织,血管栓塞,造成损伤,后期继发细菌感染比较严重。所以前期多开增氧机预防是关键。
3、内服保健,提高体质。开口投喂饲料后往往容易出现大量死亡,鱼体从不吃食或吃青饲料,到吃配合颗粒料,饵料蛋白的突然提高,对鱼体的肝脏应激较大,直接降低鱼苗体质,出现死亡。开口投喂饲料后内服“生命素”+“鱼大四号”+“营养快线”,减少肝脏应激,提高鱼体免疫力是关键。
4、定期改地,防虫抑虫。底部环境恶化,底臭低氧给予各种寄生虫繁殖的条件。定期使用“福地安”+“底加氧”改善地步环境,减少代谢物的污染,减少虫卵萌发的概率是防虫的根本。
5、正确诊断,合理用药。切勿盲目杀虫杀菌,破坏水质的同时,降低了鱼苗的体质,严重时加重死亡。
总结:4-5月份是池塘小草鱼发病高峰期,加强前期池塘管理是重中之重,往往到发病高峰期很难控制,预防是根本。气泡病的预防、较深的水位、内服保健、正确诊断是处理该问题的核心。在此提醒广大养殖朋友,鱼苗是咱们养殖成鱼的根本,一塘高质量的鱼苗是提高成鱼养殖成功的必要条件,提高对鱼苗培育的管理认识就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关键。
利洋水产药店西流河店
地址:仙桃市西流河镇北大街加油站斜对面50米
****:0728-2593070
利洋水产药店辽中店
随着气温的回升,养殖池塘的冰也逐渐融化,每一年在融冰阶段也会出现一些水质和鱼类疾病方面的问题,笔者总结了一些在辽中地区淡水鱼养殖池塘在融冰期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法,供养殖户朋友们进行借鉴。
一融冰期常见水质处理
1倒藻引起的养殖鱼类上浮
近几年由于气候变化,养殖池塘越冬后出现一些列问题,特别是在融冰期间。近几年冬季温度都比较高且降雪减少,使得池塘在冰下的水温也变化异常,特别是对于底泥来说,由于夏季投喂量较大,过多的残饵粪便堆积在坑底,在经历整个冬季的过度当中,很容易出现翻底现象,底质一出现变动直接导致池塘出现倒藻,经常伴随的是氨氮升高,轮虫大量繁殖。进一步池塘边缘提前解冻,养殖鱼类上浮,严重的会出现大量养殖鱼类死亡。
出现这种现象时首先要加开增氧机,依靠增氧机进行水质处理,降低氨氮、轮虫对池塘的影响。出现鱼类上浮时,立即外泼“碧水安”,“速解安”进行解毒处理水质。以免出现较大的损失。
2溶解氧过高引起的养殖鱼类上浮
由于近些年降雪减少,冰层厚度降低,加上冬季光照足,冰下藻类大量繁殖,产生过多的氧气,加上冰层的覆盖,氧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使冰下氧气始终处于过饱和状态,这种现象一旦持续过长也会出现养殖鱼类上浮。
避免这种现象的最好方法也是不定时的打开增氧机,依靠增氧机进行曝气,保证水体平衡。此外,在融冰阶段可以提前开动增氧机使冰层逐渐融化,防止出现在开春风力作用池塘出现迅速融化的现象,如果池塘融化过快,对于饱和溶解氧较高的池塘,养殖鱼类会出现气泡病等症状,在温度较低的春季进一步滋生水霉。
?
冰下溶解氧过高
二常见的鱼类疾病
1水霉病的处理
越冬期池鱼由于气泡病、体表寄生虫和拉网并池等原因造成体表受伤,春季温度较低适合水霉生长,所以每年春季水霉病都比较严重。越冬期及越冬前后尽量减少鱼体受伤,一旦受伤继发水霉病,应按以下方法处理。
病情较为轻的,连续向池中泼洒“新威灭”或“永乐碘”2~3次,控制病情。同时应注意,这两年冬季病毒病(鲤鱼浮肿病毒)的出现同时伴有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区分这两种情况,谨慎治疗。
2鲤鱼浮肿病的处理
由于鲤鱼浮肿病发病温度范围较广,与水霉病发病温度有较差区间,近两年有一部分池塘在融冰后出现鲤鱼浮肿病爆发,同时也出现水霉病的继发性感染,许多人就按照水霉病进行治疗,治疗后往往加剧了养殖鱼类的死亡。因此,在越冬后养殖池塘鲤鱼发病时要精确的进行确诊,以免出现更大的损失。如发生鲤鱼浮肿病,可选用营养快线+LY-生命素+激活进行控制病情,在鲤鱼浮肿病逐渐转好后,可进一步处理水霉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