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桥镇的自然地理
杨嘉桥镇位于湘潭县城西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分列着虎行山、黑山、金盆岭三列小山脉,三列小山脉夹杂形成丘陵山地地貌;北部涟水河发源于双峰县洋潭水库,流经全镇境内24.8公里,注入湘江;列雁金河发源于乌石镇,流经全镇境内约6公里,于杨嘉桥镇洪托、洪坪两村间流入涟水河。虎行山、黑山、金盆岭山三列小山脉自南向北延伸,在北边涟水河畔形成冲积平原。全镇最高处为黑山,海拔110米。丘陵、山地占全镇土地面积的30%,农田5.9万多亩,占全镇土地面积的60%,河流平原占全镇土地面积的10%。地质结构稳定,成土母质多样,母质主要有板岩、页岩、河流沉积物等。丘陵、山地以红壤为主,占全镇山地土壤总面积的80%。涟水河沉积物形成的肥沃的河畔冲积平原,约占全镇土地面积的10%。板岩、页岩风化物主要分布在雁坪、杨嘉桥管区内,形成的土壤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能良好,水土不易流失。
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秋较长,冬春较短。年平均气温为17.2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夏季高温多雨,适宜两季水稻。春季天气变化无常,多为低温阴雨。全镇的丘陵区多属铁铝成份较多的红壤,偏酸性;涟水河畔冲积平原,肥力较高。适合酸性土壤生长的林木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油茶、油桐、楠竹等;常绿阔叶林有樟树、冬青等;落叶阔叶林有香枫、梓林、泡桐、栗树等,多分布在丘陵地区。山地以种植茶叶和柑桔为主。镇内水田区,因长期耕耘培肥而覆盖较厚的水稻土。荆洲管区属涟水河畔冲积平原形成的水田,面积大,地势平坦,灌溉便利,土壤肥沃。1984年国家开始号召退耕还林以来,植被恢复迅速,到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51.5%。
茶叶最早起源于中国,因含有儿茶素和叶酸等有益身体健康的成分,也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树适合在降水充沛,光照条件好的气候里生长,砖红壤、山地黄壤和棕色森林土,这些土壤发育程度较深,结构良好,也适合茶树生长。
茶叶最早起源于中国,因含有儿茶素和叶酸等有益身体健康的成分,也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树适合在降水充沛,光照条件好的气候里生长,砖红壤、山地黄壤和棕色森林土,这些土壤发育程度较深,结构良好,也适合茶树生长。
茶叶种植条件
1.土壤:
在种植茶树时,土壤的可耕作层要保证有机物质的丰富,确保土壤的排气性和排水性,茶树适宜生长在中性环境中,因此土壤的PH值要保持在5左右。
2.温度:
茶树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5度左右,最高不可超出34度,最低不可低于10度,所以温度不要超过这个范围,否则会压制茶树的生长。
3.水分:
茶树对水分的需求量极大,如果降雨量很少的话,就要及时浇水,还要适当调整茶园内的空气湿度,确保茶树能正常生长。
4.光照:
茶树比较喜欢阳光,不过不耐强光,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控制好光照强度及时间,必要的时候给茶树适当遮光,确保其生长不受影响。
茶叶怎么栽培
1.修剪茶园:
秋季采茶结束后,就要对茶园进行修剪了,修剪时要确保剪口平滑并向内测倾斜,不得撕裂或损坏枝条,切下的枝条要清除干净。
2.及时采摘:
在幼龄茶树采摘过程中应坚持“采顶养边、采高养低、采密养稀”的原则,对于已经投产的成熟茶园,则要“以采为主、采留结合、及时开采”。
茶叶管理技术
1.施肥:
茶树是无氯作物,施肥应该以复合肥为主,这类肥料里富含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土壤的活性,对受损土壤有较强的修复作用。
2.除草、茶带深翻:
每年六月、七月和八月都要进行一次除草,拔掉与茶树争光争肥的杂草,挖掉根深恶性的有害草,除完草要进行茶带深耕,增强土壤的松软度和透气性。
3.病虫害管理:
在茶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施用过程中,药剂的使用频率不要太频繁,不然会对茶树造成适得其反的伤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4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