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2个月下跌41.11%!集团场加码养猪!2023年猪市会好吗?
转眼已到冬至,猪价并未如期上涨,反而屡创下半年新低。
当下东北部分地区的猪价跌落到了7元区间,直逼养殖成本线。
由于种种原因,今年猪价已经呈现出“反套路”的状态。
但此前,华统股份、牧原、唐人神、新五丰等纷纷发布公告表示将加码养猪。
集团场加快资本布局,究竟是暗藏商机还是行情圈套?
猪价大跌41.11%,养猪利润缩水超千元
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截止12月22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6.7元/公斤,比10月20日猪价高点28.36元/公斤下跌了11.6元/公斤,2个月跌幅达41.11%。
按均重120公斤计算,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头猪的养殖利润缩水了1392元。
如今距离元旦仅剩不到10天时间,猪价没有反弹迹象,反而加快了下跌速度。
当下部分散户、二次育肥养殖户出现了恐慌抛售现象,但也还有在扛价等待猪价冲高的养殖户,毕竟后市还有元旦、春节两个消费高点。
那接下来猪价一定会涨吗?
根据国家发改委12月21日消息,最近生猪价格过快下跌,是因为年底生猪供应增多,而猪肉消费偏弱导致。
此前业内一致看好年底行情,压栏、二次育肥现象火热,这部分猪源增加了市场的供应压力。
这里我们对官方的发文稍作解读:第一,当前的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并不过剩;第二,市场消费偏弱只是暂时性的,后续有望回暖;第三,官方会督促猪肉加工企业,维持市场秩序;第四,国家会在必要时开展收储工作,如果收储真的开启,那说明猪价处于触底状态,其实这就是一个托底信号。
尽管如此,低位行情下,散户还是很“愁”卖猪。
对比之下,猪企就显得尤为“淡定”,甚至开始加码。
猪企年末动作频频,纷纷加码养猪
据业内统计,12月以来,7家上市猪企发布了相关资本运作公告。
以下为部分消息:
12月中旬,华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对3家全资子公司进行增资。
3家子公司中,丽水农牧主要经营范围就是生猪养殖及销售,增资金额2亿元。
12月上旬,新五丰公告称,公司对天心种业等标的公司的重组事项获得通过,新五丰能借助天心种业提高公司育种和商品猪饲养的能力。
12月上旬,唐人神表示公司定增募资11.4亿元已完成,定增资金将主要用于生猪养殖项目,扩大生产规模。
同样是12月上旬,牧原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2.5亿股全球存托凭证,并申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在猪价相对偏低的情况下,多家上市猪企拟通过资本运作扩大生猪养殖,到底意欲何为呢?
一方面,目前已经有猪企明确表示对明年行情持看好的态度,此时扩产是基于对未来行情的看好。
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有2个:第一,目前能繁母猪产能处于合理区间,而能繁母猪生产到商品猪出栏需要10个月的时间,即使后续能繁母猪存栏大幅增加,供需变化也要到后年才会显现。
第二,当下疫情防控措施逐步优化,将会拉动经济逐步复苏,明年猪市需求将好于今年,由此带动猪价。
另一方面,猪企依据此前制定的发展规划,扩大市场占比。
前期我们提到,业内多家猪企提出了千万出栏目标,这些目标则需通过一步步扩产来完成,年末正是规划明年产能的时机。
扩产不停歇的情况下,2023年行情会好吗?以下做个简单分析:
从供应端看,2022年5月起我国能繁母猪存栏连续回升,回升速度相对缓和,这意味着2023年二季度开始国内生猪出栏量将会环比增加。
2022年出现了阶段性二次育肥及压栏现象,排除掉此类情况,2023年的出栏均重大概率低于今年,在不出现大规模疫病等的情况下,2023年整体猪肉产量将会略低于2022年。
从需求端看,1月上旬属于春节备货高峰期,猪肉消费将大幅提升,2-5月一般为消费淡季,三四季度消费量将缓慢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之后,2023年餐饮、旅游等消费将好于2022年,这也许是值得期待的地方。
在养殖成本压力以及供需增加的情况下,2023年猪价总体将位于成本线之上运行。
结语
2022年年底猪价走弱已成既定事实,经历了猪价的大起大落后,想必很多养殖户都不再抱有“一夜暴富”心理。
虽说猪企还在不断扩产,短期内猪市生存空间还是广阔的。
对普通养殖户来说,只有踏踏实实养猪,才能在行业内持续发展。
正所谓他强任他强,大家在不断养殖的过程中提升专业能力,以长期稳定的心态经营,未来的养猪业仍然值得期待!您认同本文观点吗?欢迎留言讨论!
2023年的生猪市场是二次育肥的市场,1月生猪价格行情分析
2022年11月猪价行情如下:
本周生猪价格依旧以小幅下跌为主,四季度猪价利好主要是终端市场处于消费旺季阶段,步入11月下旬国内各地腌腊行为陆续开展,对消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部分业内人士对消费提振持观望态度,表示今年消费利好或不及预期,养殖端仍有大量肥猪以及二次育肥生猪等待出栏。
另外为了应对猪价的进一步下跌,国家在下半年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动作,从今年9月至今,共计投放7批次,总计13.67万吨。从目前的国家政策来看,抑制猪价上涨是未来2个月的目标。
未来3到5年养猪行业前景预测:
未来3到5年养猪行情或将进入持续盈利期、暴利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洲猪瘟让区域产业链成为趋势。
非洲猪瘟是百年灾难,也是百年机遇,非洲猪瘟的爆发敲醒了中国养猪业,企业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专家预测,未来养猪是以大公司为主,3到5年内,猪价会是暴利期,洗牌将逐步完成。
2、当前的非瘟仍无有效的疫苗。
目前非瘟防控仍无有效的疫苗。自1月21日到8月5日以来,官宣已确定6例非瘟报告病例。非瘟不除,养猪业仍无宁日,这在一定程度或范围内影响着中小规模养猪业主们的投资热情,基于此,抑制生猪养殖业,但或会利好后续猪价。
3、玉米等原料价格上涨。
受自然灾害等影响玉米产量,包括天气、虫灾等,加上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总体上加剧玉米供应趋紧,这使得玉米价格仍震荡或偏强运行,玉米作为养猪重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必带动猪价行情,由此预计猪价会持续走高。
一边把猪养好,一边是把猪卖好,才是2023年养猪人的重中之重的任务,同时还要学会投机取巧,如果还沿用老思想,老套路去看当下和未来的市场,那么不是吃亏就是会失败得不知所以然,同时把猪卖好比把猪养好还要重要。
养猪的家人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1月16日,搞二次育肥的“有钱人”又开始蠢蠢欲动搅动这个市场,只能说2023年的生猪市场是二次育肥的市场,赚钱的是二次育肥,赔钱的也是二次育肥,那么问题来了,你会抓二次育肥吗?#生猪#
如果现在你抓或者年后准备抓二次育肥的,如果到5月份的时候,差不多又得300~400斤左右,北方的屠宰场是根本不需要的,不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这种体重级别的猪消化起来都是有些难度。
因为现在养猪一定是要迎合市场的需求,而不是让市场需求来迎合你的选择。
屠宰均理可以看出猪多猪少吗?是均重大代表猪价,均重小代表猪少吗?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大型屠宰企业屠宰基本是以标猪110~120公斤为主,如果屠宰的均重大于这个体重,就可以判定市场中有压栏的现象。
南猪北调又开始了
从今天开始,湖南、湖北、江西到达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江西、湖南、湖北到达河南,除6个省份以外还有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福建的标猪到达河南、山东省。
这明显就是举全国之力来支援山东、河南。
2023年1月16日全国最新养猪人卖猪报价参考
江苏泰兴7.6元/斤;四川古蔺331斤8元/斤;山东淄博小杀8元/斤;江苏涟水县300斤以上7.5元/斤;广东化州350斤7.4元/斤;黑龙江大庆标猪6.5元/斤,中猪6元/斤;吉林梨树230~320斤6.3~6.4元/斤,300~390斤6.4~6.5元/斤,390斤以上6.3~.4元/斤,450斤以上6.5~6.6元/斤;吉林农安6.9元/斤;河南周口286斤7.8元/斤;吉林松原6.8元/斤;
河北邢台7.2元/斤;山东禹城7.6元/斤;山东肥城7.4~7.6元/斤;河南焦作284斤7.3元/斤;河北邯郸260斤7.2元/斤;湖南岳阳7.2元/斤;河南洛阳230~290斤7.2元/斤,300~400斤6.9元/斤;辽宁黑山6.8元/斤;辽宁北镇6.6元/斤;吉林舒兰6.7元/斤;广东阳江293斤7元/斤;
湖南岳阳360斤8元/斤;吉林省吉林市320斤以内6.5元/斤,450~500斤6.5元/斤,500斤以上6.6元/斤;河北行唐290斤7.5元/斤;山西长治7.2元/斤;山东青岛300~500斤7.3元/斤;安徽六安8.5元/斤;辽宁朝阳220~300斤6.8元/斤,400~600斤6.6元/斤,510~550斤6.6元/斤;
2023年1月16日全国各地的屠宰量汇总
黑龙江哈尔滨降2毛,屠宰1000头;辽宁黑山稳定,屠宰1320头;河南涨5毛,屠宰5000头;河南驻马店涨5毛,屠宰1000头;山东青岛涨2毛,屠宰8000头;山东枣庄稳定,屠宰4000头;山东临沂稳定,屠宰3500头;山东潍坊稳定,屠宰10000头;
湖北襄阳涨2毛,屠宰1200头;湖北荆门稳定,屠宰800头;江苏淮安稳定,屠宰2400头;陕西咸阳涨5毛,屠宰4900头;甘肃武威稳定,屠宰2000头;广东清远涨2毛,屠宰3000头;乌鲁木齐降2毛,屠宰3000头;广西南宁稳定,屠宰3200头;
对于2022年来说,白条贸易商、生猪贸易商、屠宰企业日子是非常非常难过的,进入到2023年1月份以后,养殖场户以及养殖企业日子也是非常的难过。
屠宰企业里面的冻库是空的,那么年后的收肉就极有可能把市场上多余的产能分割入库以后,不让这些肉在市场上上蹿下跳以后,毛猪的价格才极有可能回归到正常的价格和价值。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7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