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池塘美鱼水质调节技术

1、加换水。在养殖过程中,池塘中残饵、污物较多,厌氧发酵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养殖水体水质恶化,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变化更快。因此,必须定期向养殖池塘内加水,一般每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夏季高温季节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当养殖水体水质变坏时,应采取换水措施,方法是先排出部分池内老水,然后再加入新鲜水,每次换水量应达到30%,以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

池塘美鱼水质调节技术

2、适时增氧。根据天气和鱼的摄食、活动情况,适时开启增氧设备增氧。增氧设备具体操作要求是:晴天中午开(晴天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阴雨天白天不开),浮头提前开,鱼类生长旺季坚持天天开,以增加池水溶氧,为鱼类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当增氧设备出现故障时,可采取撒施化学增氧剂粒粒氧的应急增氧措施。

3、使用生石灰。在养殖池塘内定期使用生石灰,可起到净化水质、调节ph值、改善养殖环境和预防鱼病等重要作用。一般每15天使用1次,用量为10~15千克/亩,方法是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

4、使用生物制剂。在养殖池塘内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底质改良剂等,通过微生物分解水体中和塘底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有利于维持鱼塘生态环境的稳定,增强鱼体免疫力,减少鱼病的发生。每30天使用1次生物制剂,用量可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你好!这里是潜哥聊汽车很高兴与你在这里相遇。希望我的回答给你带来帮助。看到你的问题:“有人了解中国池塘养鱼机械化概况是什么样的吗?”后,我想说渔业机械学科专家,曾任渔业机械学科专家,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成功研制了"叶轮增氧机""隔膜真空吸蚬机""电动泥浆泵""水力挖塘组""SLY-Z17硬颗粒饲料加工成套设备"等养殖机械,为推进渔业机械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中国池塘养鱼可追溯到3200年前,但直到上世纪60年代,渔业机械化才纳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潮之中。经过我所十几年领军研究,从无到有,基本解决了中国池塘养鱼机械化问题,改变了长期池塘养鱼单产徘徊的局面,促进了水产养殖总产的提高,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中国池塘养鱼机械推广得最早,用的最多的地区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辽宁和北京。

其次,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水产界经过"养捕之争"后,确立了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由""为主,转化为以""为主,而""又以内陆池塘养鱼为主。中国池塘养鱼已有3200年历史,素有"远东古老养鱼法"之称,全靠人力操作。它既属古老文化,而技术又相当落后,使世人对它褒贬不一。3200多年来,池塘亩产均未能突破500公斤。建国后10余年也无长进,还是从生物学与化学领域寻找出路。

再次,中国池塘养鱼如果能从生物学与化学学科中走出来,与物理学与机械学科结合,就可找到兴奋点,寻求突破。要突破单产,提高劳动生产力,形成新的高产、高效益的现代池塘养鱼产业,其出路必然是机械化。而在六十年代以前,中国池塘养鱼机械全属空白,是中国农业机械化遗忘的角落。在毛主席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指引下,中国池塘养鱼机械化研究课题,列入了毛主席亲自批准的,中国第一个10年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同时1963年建立了本所,并确立为全所重点科研项目。

最后,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从无到有,研制成功与推广了一大批可供不同地区与不同养殖对象使用的养殖机械。如水力挖塘机组、叶轮式增氧机、硬颗粒饲料机组、自动投饲机、鱼动投饲机、软颗粒饲料机组、浮颗粒饲料机组、涌水式增氧机、转筒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中压鼓风增氧机、潜水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增氧快艇(实用专利)、增氧水净化机、水净化机、立式浓稠泵、罱泥机、泥水分离机、手掀高压喷雾机、隔膜泵井点降水设备、隔膜充气机、水下电热线、电子净水机(实用专利)、拉网机、吸蚬机、潜水式清淤机(实用专利)、活鱼车、活鱼集装箱、活鱼冷藏二用集装箱、压克力圆柱型水族箱、自动控制水族箱、电动真空打桩拔桩机、人造水藻(实用专利)、自动测试冰箱等一大批中国式的池塘养鱼机械设备。全国出现了数十家渔业机械厂,形成了一个新的渔机产业,成立了中国渔机行业协会,彻底改变了中国池塘养鱼自古以来无专用机械设备的历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