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青苹的栽培技术
园地选择
选择远离城市及工业污染源,大气、土壤、水质等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要求,土壤深厚,含大量有机质,pH值6~8、年降雨量480~660mm、年日照时数2250h以上、年均温7~10℃的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川塬地或山地。山地栽植宜选择小于15°的向阳坡地,坡度超过7°要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整地施肥
栽植前要细致整地。要求栽植坑长、宽各1.0m,深0.6~0.8m,死活土分开堆放。回填时坑底施麦草等农作物桔杆,根际部位施尿素、磷肥各0.5 kg,并与活土混合均匀,死土平覆于表面。
苗木选择
苗木应选择根茎粗度1.2cm以上、苗高120cm 左右,有5 条以上侧根。苗干通直,发育充实,无检疫对象、机械损伤、病虫害和失水风干等现象。
栽植密度
栽培选择中高密度,以达到早期丰产、迅速收益的目的。一般在塬地或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选择3m*4m的株行距,每栽55~60株;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地选择2m*3m的株行距,每667㎡栽111株。
栽植要求
春秋两季均可栽植,春栽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上旬,秋栽在10月中旬左右。根据庆阳市的气候特点,秋栽比春栽成活率高。澳洲青苹栽植要配置授粉树,配置比例为5~8:1,单行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有红富士、红星、嘎啦等。要求授粉树在园中分布均匀,授粉树与澳洲青苹树最大距离不超过50m。定植前要保护好苗木,对短期内不能栽植的苗木必须假植。定植时要对所栽苗木进行修根,然后用清水浸泡12h 以上,再蘸泥浆( 干土10份、水3份,再混入适量浓度为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随之栽植,并使苗木根系在土壤中舒展,防止窝根圈根;定植深度大于苗木原根系深度1~ 2cm,过深过浅均不利于成活生长。定植过程中一定要踏实苗木周围土壤,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充分接实。栽植后要浇一次透水,浇水后出现下陷、苗木倾斜情况,要扶正苗木,重新培土踏实,最后再覆土2~3cm,以防板结失水。有条件的还可在树盘覆盖1m?地膜,则效果更好。 深翻改土
每年结合秋施基肥进行。一是扩穴深翻。从定植穴开始,每年由穴向外挖宽50~100cm、深40~60cm的环状沟,埋入作物秸杆、有机肥、绿肥;二是全园深翻,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40cm。土壤回填时混入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接。
及时中耕
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应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5~10cm,以利调温保墒。
施肥灌水
苗木生长季节灌水根据土壤墒情确定,灌水量以浸透根系分布层为准,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庆阳市苹果园年需灌水4次,一般在萌芽前( 3月下旬) 、新梢旺长前( 5月中旬) 、果实膨大期( 7—8月) 和封冻前(10月下旬) 进行,要求每次灌水至少应灌透果树树冠内1m深的土壤。山地果园一般没有灌水条件,采用地面覆草或应用穴贮肥水法解决干旱问题。苗木定植当年5月下旬株施尿素0.1kg,秋季每667㎡施优质基肥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第2年春季发芽前株施尿素0.2kg,5月下旬株施三元复合肥0.5kg;秋季每667m?施优质基肥4000kg,三元复合肥50kg,硫酸锌25kg。以后根据产量核定施肥量,一般有机肥应掌握斤果斤肥的标准。所施基肥必须高温发酵,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采用环状沟施入法,施入肥料后盖土浇透水。
覆盖和埋草
覆盖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可用麦秸、玉米秸、干草等覆于树冠下,厚度10~15cm,上面压少量土,连覆3~4a后浅翻1次。也可结合深翻开沟埋草,以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定干
澳洲青苹树势强,幼树极性强,分枝角小,树冠较直立,萌芽率高,成枝力强,修剪中应注意开张角度,少短截,培养好树体骨架和结果枝组。对定植好的幼树,视其芽体饱满程度于冬季或春季在1~112m处剪截定干,剪口略呈斜面,剪口涂蜡保护。
中心干修剪
大苗定植定干后,第1年冬剪时,对中心干再在2~212m 处定干,以后冬剪中心干不短截。剪口芽选留方向应根据当地风向及定干枝下部剪口方向而定,应留在迎风面,或者与前次留芽方向相反。
竞争枝芽处理
抹除主干、主枝剪口处第2、第3竞争枝,或生长季新梢长至15~20cm时疏除第2,第3芽抽生的枝。
分支及主枝选留
及早去除树干下方40cm处的萌芽( 枝) 。经过1年生长,冬剪时疏除中心干以外其余分枝,剪口要保留0.5cm的保护桩,维护中心干生长势;第2年冬剪,再次疏除中心干以外的其余分枝;第3年春,可在中心干0.8m 以上需要发主枝部位,螺旋转圈间隔15~20cm刻1芽,促发合理分枝。也可对今后准备选留主枝的分枝剪留1~2cm,剪口留下芽抽枝,第2年再剪2cm仍保留下芽,对第3年下芽发出的枝留作正式主枝。这样修剪可拉开中心干与主枝的年龄,调整中干与主枝间的粗度比,并使新生枝条基角自然加大,做到主从分明。对抽生的主枝冬剪时可在35~ 40cm、70~ 80cm 剪截2次,以后根据树形及株行距在1~1.5m处留弱枝剪截。
开张角度
当新梢长至15~ 20cm时,用手轻轻揉压枝条,并支撑主枝基部使主枝角度达90°以上;也可在秋季7--8月,将主枝拉枝开角到90~110℃。
结果枝培养
疏除主枝上抽生的竞争枝、过密枝、徒长枝、及过强过粗的分枝,每隔15~20cm保留1个单轴下垂状结果枝吊,使其与主枝的粗度比维持在1:4~ 5,修剪以拉枝为主。 澳洲青苹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坐果率高,但容易大小年结果,盛果期后应注意疏花疏果,防止大小年结果。疏花疏果的原则是首先疏除无叶片的花序,保留叶片多而大的花序,疏花时留中心花,疏除边花。疏果于开花后10d开始,1个月完成;留果时应选择果形端正,中长果枝和果梗向下的果为主,去除果形不正、虫果和梢头果。叶果比25~40:1或每20~25cm间距留一个果。若生产鲜食高档果品,可在疏果后进行套袋。
澳洲坚果的修剪方法
果树是龙何示范区几年来重点发展的经济植物(表30)。据统计,2002年~2005年,龙何示范区种植的果树种类(品种)包括火龙果、无核黄皮、牛心李、桂华李、澳洲坚果和酸梅等,总株数达43618株,合计面积33.50hm2。在此期间,科技人员对部分种植地采取集约型的栽培管理技术,探索出石漠化地区种植这些果树的基本技术。
表30 龙何示范区经济植物调查统计表
(一)火龙果
火龙果属仙人掌科,具肉质茎,自然状态下匍匐于地面生长,支撑力差,根系分布较浅,耐旱力强,产量较低,而采取柱式栽培或棚架栽培则能够大大提高火龙果的产量(陈振东等,2001)。火龙果具有成活率极高、恢复期短、生长迅速和结果期早等特点,对水肥的需求量较多。火龙果耐旱忌涝,移栽成活率几乎达到100%,在定植15 天后即开始萌发新芽,每年抽芽5次以上,并且在定植当年即有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第3年即进入盛产期,最高产量可达到1500kg/亩。
龙何示范区采用柱式栽培。定植前,先在定植点固定一个高2m(含入土40~50cm)、宽10cm的四方形水泥柱,然后深翻(深30cm、宽60cm)其周围的土壤,放入10~15kg沤熟的农家肥拌匀。定植点之间的株、行距3m×4m,每亩55株。
充足的水肥供应是火龙果速生、丰产和优质的重要前提。火龙果的施肥分基肥和追肥,每年施基肥两次,即生长季前(3月)和采完果后(9月)各一次,每次20~25kg/坑。“早、薄、勤”是火龙果追肥的基本原则。“早”是指在其成活萌芽后不久即开始施肥;“薄”是指以麸水、沼气水等水肥为主,浓度要低;“勤”是指间隔期要短,次数要多,每隔10~15天一次,在其开花前至采完果后还要适当缩短间隔期。
绑扎和修剪对促进火龙果生长和提高产量十分必要。在其枝条尚未伸长至支架前,只保留生长最好的1个芽节靠在水泥柱上并用布绳绑住,以后每隔30~40cm绑扎一节,使其肉质茎顺着水泥柱向上蔓延和生长。待其长至水泥柱顶的支架后,一般只修剪掉一些生长较差的弱枝,其他则尽量保留。产季结束后,将已结果过的老枝或者过于密集的枝条剪掉,让其重新萌发新枝。
在龙何示范区,每年7月初为火龙果的初花期,然后陆续开花和结果至9月中旬,持续时间较长,开花数量较多,但在自然状态下座果率较低和果实较小。为提高座果率和单果重,采取疏花疏果、人工授粉以及增加施肥和灌溉次数等技术措施,即在其开花初期摘去生长弱小的花芽或花蕾,每一结果枝(节)只保留1~2个花蕾;而在开花后,用毛笔蘸花粉后再轻触柱头进行人工授粉。在开花结果期间,除保证水分供应外,每隔半个月淋施水肥(沼气水+复合肥)一次。
(二)无核黄皮
无核黄皮属芸香科,是由黄皮发生变异而成的一个优良品种(吴健华等,2004年),具有果大、味甜、产量高和适应性广等优点。无核黄皮忌湿,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不宜种在地下水位高或易受水淹的地方(徐炯志等,1998)。平地栽培的株、行距为3m×3m,每亩74株;在宽度较窄的梯地,根据梯地走向布置定植点,相邻两行的定植点呈“品”字形排列,株间距离可适当减小为2.5m。定植坑宽80cm、深60cm,挖好后按先表土、后底土的方式回坑至离地面1/3处,再放入20kg的农家肥并与土拌匀。定植后在离地面35~40cm 处截顶,并在树盘盖草或薄膜以减少水分蒸发而提高苗木成活率。
无核黄皮生长快、结果早,一般每年可抽生4~5次新梢,定植后第3年即可开花结果。为培育良好的丰产树形,龙何示范区对无核黄皮的早期管理采取了“定干、抹芽、施肥、修剪”等技术措施。定干是定植时在植株离地面50~60cm 处截顶;早抹芽是在苗木成活后首次抽生的多个新芽中,只保留3~4个不同方向且生长良好的新芽培育主枝,其他则予以除去;在苗木成活后第1次新梢老熟前后及其每次抽梢前,开浅沟撒施尿素、复合肥或淋施沼气水等,每年2~3次,每株用量0.5~1.5kg,此外每年冬末春初施放基肥,沿树冠滴水线挖一宽20~30cm、深30cm左右的环沟,每株施农家肥5~15kg加少量复合肥。每次新梢老熟后,结合采用摘顶芽、轻修剪等措施,使树冠逐步形成有利于丰产的自然圆头形(吴耕民,1979)。
保花保果对提高无核黄皮产量和果实品质非常重要,其基本措施包括施足基肥、勤追肥和勤除新梢等。无核黄皮开花量较大,座果率也较高,但其生理落果早、次数多、数量大,如管理不够极易造成低产或者绝收,因而重施基肥、勤追肥和防治虫害十分必要。2004年,对开始挂果的幼树基肥每株10kg+复合肥0.25kg,2005年略有增加,每年追肥2~3次,每次复合肥0.25kg+尿素50g;在第1次生理落果前后各喷一次2%的磷酸二氢钾+0.5%尿素水或“保果灵”溶液,果实成熟前还不定期地抹除全部新梢和疏除生长不良的小果等,并根据虫害情况喷洒敌敌畏(800倍)或乐果(1000倍)等。
(三)牛心李、桂华李
两者均为蔷薇科李属落叶果树,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优良果树品种,具有品质好、结果早、产量高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也是今后岩溶地区值得重点发展的果树品种。牛心李和桂华李的定植密度和技术与无核黄皮相近,只是两者定植后截顶高度以70~80cm为宜(果树整形修剪,1983)。
牛心李和桂华李成活率高,恢复期短,在定植后15 天左右即开始萌发新梢。与无核黄皮相比,两者在一年内的生长期较短,每年抽梢2~3次,但其每次新梢的生长量较大,间隔也较短,因而其每年的生长量也较大,对水肥需求也较多。一般是每年每株施基肥2次,冬天和夏天各一次,每次5~10kg;追肥2~3次,每次复混肥0.5~0.75kg,结果树可适当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
牛心李和桂华李修剪分夏剪和冬剪,以冬剪为主。修剪时根据树体状况和枝条位置及长势等采取重剪或轻剪,幼树和弱枝轻剪,大树和强枝重剪。
牛心李和桂华李开花结果早,一般定植后第2年即有部分植株开花,但挂果很少,第3年后即大量开花,第5年将进入盛产期。在龙何示范区,牛心李于2003年定植,2004年即有少量植株开花。2005年,牛心李开花的植株占定植总数的95%以上,开花量也很大,而且在现蕾期和盛花期各喷一次2%的磷酸二氢钾或“保果灵”,但由于适逢低温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因而座果率很低。
(四)澳洲坚果
澳洲坚果属山龙眼科,原产澳大利亚,是近年来引进的适宜我国华南地区种植的一种常绿果树(杜丽清等,2004),因其营养价值高、生长快和适应性广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澳洲坚果根系较浅,须根较多,但主根不明显(陆宗超等,1997),忌湿,树体和冠幅较大,其株行距、定植坑规格以及基肥用量等均要略高(大)于无核黄皮等果树。澳洲坚果的株、行距为4m×4m,亩植42株;定植坑宽度和深度均为80cm,每株施农家肥20~25kg。定植苗选用2年生嫁接苗,由于澳洲坚果存在较高的自交不孕性的特点,龙何示范区选择广西热带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两个优良品种“695”、“900”混种,混种比例为1∶1。
由于澳洲坚果的生理期较长,始果期较晚,一般在定植后第5~6年才少量开花,同时它又是较粗生的树种,水肥需求量较少,病虫害也不多,管理技术比较简单。在龙何示范区,澳洲坚果从定植到现在主要是确保其植株的营养生长,每年2月和7~8月各施1次有机肥,每次5kg/株,同时在抽梢前(促梢肥)和抽梢后(壮梢肥)各追施化肥一次,每株用量为复合肥25g、尿素50g和钾肥15g。2005年,澳洲坚果开花率约占25%,挂果植株约占10%,表明其已经开始进入结果期。
1 幼树的整形修剪技术
澳洲坚果从幼树开始注意只留一条中央领导主干,如果一株树上保留2条,甚至更多的直立向上的主干,就存在诸多缺点:第一,主干间会出现竞争,刺激主干营养体的不正常生长,对开花结果不利;第二,不同主干抽生的主枝互相重叠,发生干扰,为培养合理骨干枝的修剪增大难度;第三,多条主干的存在,主干间的夹角小,遇上大风和结果量大时,极易劈裂,在一定时期内植株的结果面积减少,直接影响产量。澳洲坚果的每一个叶腋里都垂直并排有3个芽(粗壳种4个),当一条枝被截顶后,上面3个腋芽将直立生长,较适合培养成主干;若顶芽被截去,其下部位的芽则萌发抽生,枝条与主干的偏角较大,与主干的接合部位不易被撕裂,最适合充当主枝;如果第2个芽被截去,其下部位的芽萌发抽生的枝条近似水平状向外生长,且生势稍弱。根据澳洲坚果的芽特性,定植后长距离不抽生主枝的植株,在离地70~80cm高处打顶或短截。剪口芽萌发后,在剪口芽下20cm内选定分布均匀、方向相互错开、角度适中。有一定间距的3个壮梢作为主枝培养,其余疏除。新主干在3个主芽抽生的主枝中选留,骨干主枝由中位芽抽生的主枝培养。短截后抽生的稍成熟后,保留3个主芽抽生的侧枝中较直立最强壮的那条主枝,为了培养主干,其它主芽抽生的侧枝全部剪掉,新主干下的中位抽生的主枝与新主干夹角小的要剪掉,保留同一节上的其它2个中位芽或下一节3个中位芽抽生的主枝培养骨干主枝。对于顶端优势弱、侧枝抽生多的品种(如Ownchoice、695#),主干不需做任何的修剪,修剪只需考虑骨干主枝的选留。顶端优势稍弱的品种,主枝往往抽生较多,如果每轮侧枝的距离太小,不足40cm,则在整体考虑的基础上,把分枝角度小的主枝疏剪掉。在同一叶轮上抽生的枝太多(超过3~4条)的,选留与主干夹角大、强壮、在节上着生点均匀的3、4条主枝,将其余的疏剪掉。澳洲坚果的修剪从幼树开始,逐层培养很容易形成合理的树形,幼树不修剪,到成龄大树才进行就很难成形。而修剪不要太频繁,1年进行2~3次即可,短截在幼树生长期进行,疏剪主要在冬季进行。每次修剪也不要过大,每次剪去的枝叶不超过树冠的1/3,以免超过生长量,影响正常生长。修剪时还应注意剪除低部位(70cm以下)的侧枝、砧木上抽生的侧枝、病虫害等造成的枯死枝以及徒长枝,
2 成年树的整形修剪技术
澳洲坚果是内膛结果,花果主要着生在树冠内部老熟的枝条上。修剪结果树的目的主要在于使树冠内上下各部位都能抽生分布合理均匀的结果母枝,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大结果面,提高产量。修剪主要在冬季进行,其次是夏季修剪。不同枝条的修剪不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