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的利弊与解决措施(玉米秸秆还田有哪些危害)
由于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和害处一时得不到有效解决,所以这项技术被种植户广泛接受、普遍推广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玉米秸秆找到其他更合适的出路,比如说用它生产加工商品肥料或燃料或饲料还是比较现实的,要比直接还田效果更好。
玉米秸秆还田时由于粉碎不彻底,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耕种。
玉米收获后剩下的秸秆成了废物,烧火做饭用不着,生产青贮饲料已老化,收砍秸秆费人工,运到地外无处放,一火焚之不允许,没有出路的秸秆着实让农民犯了难。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技专家研制出了玉米收获还田一体机,本着“秸秆来源于田间回归于田间,通过还田肥田实现废物再利用”的原则,看似很好地解决了玉米秸秆的去向问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秸秆体量大、粉碎的细度不够,致使粗糙的秸秆蓄积于田间,给耕作耙耢播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耕翻后的土层悬空透风跑墒,严重影响了下季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如果玉米秸秆能有其他更好的利用价值、更好一点的出路,我看最好还是不要走还田的路。
玉米秸秆还田后由于长期不腐烂,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
玉米收获于秋季,秸秆还田于秋季,但秋后到第二年的春季一般都是玉米主产区干旱少雨而且是气温较低的时期。
玉米秸秆还田之后由于没有发酵腐烂的条件,只能是干巴巴地分布于土层中。
不仅当季种植的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发挥不了肥效作用,而且对于夏季作物也因腐烂度不够而产生不了应有的肥效作用。
不仅还田秸秆物料不能及时肥田,而且在秸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还要消耗土壤中的氮素养分,不仅没有起到蓄肥保水的功效,而且还因悬空土壤造成跑墒失水加重干旱。
所以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往往会肥力不足,失水严重,致使当季及下季农作物的生长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
如其以玉米秸秆还田通过自然腐解肥田为目的,倒不如将玉米秸秆收切后通过堆沤发酵生产土杂肥再施入田间肥效好。
玉米秸秆还田时由于未灭菌杀虫,必然导致病虫害的持续传播和蔓延。
玉米生长季易发多发的真菌、细菌、病毒病及各种虫害虽经多次施药防治,但是再好的措施也不可能防治彻底。
一些致病微生物、害虫虫体及虫卵仍会寄生依附于玉米秸秆上,在进行玉米秸秆还田时这些有害致病源也随之入土生存并继续繁衍传播。
土壤和玉米秸秆残体成为它们的温床,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和虫源的数量,必然会加重对下季及后续农作物的危害。
所以被还田的玉米秸秆反而成了污染土壤、传播病虫害的祸源。
与其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倒不如将其粉碎堆沤通过高温发酵灭菌杀虫,然后再施入田间效果理想。
玉米秸秆还田需要机械收割粉碎,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必要的玉米生产成本。
推行农业生产机械化是为了减轻劳动负荷、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一体机的推行,确实是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效,但是机收机割机粉是有成本的。
尤其是秸秆还田是额外增加了支_,一亩每亩要多化费四、五十元以上,在玉米产量一定而粮价较低的情况下是否进行秸秆还田。
玉米种植户也是不得不算的一笔帐,多花的这份秸秆还田费用基本够下季作物买肥用肥的钱了。所以玉米秸秆还田的费用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成本,加重了种植户的负担。
玉米秸秆还田,是件好事,但常常在实践操作中总是呈现和存在或这或那的问题,影响下茬作物的种植,其直接结果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降低作物产量。秸秆还田的确在详细的实践操作时十分难于把握好,总会形成一些不用要的费事。
第一,玉米秸秆还田,形成冬小麦发芽率非常过低。玉米秸秆还田时,普通是机械化给玉米秸秆轧碎后,深耕翻地。机耕时,粉碎的玉米秸秆与土壤粘连性差,犂铧划过翻动土层时,很难使一切秸秆埋入犂沟,形成埋在表层3~8㎝深,或直接使秸秆浮在表层。这样将地翻耕整平后,玉米秸秆会在土壤里长时间腐朽发酵,释放大量的生物热,小麦种子播种在厚实的玉米碎屑上面,不能吸收充足的土壤水分,不能发芽或十分难发芽,就算发芽的小麦种子,在后来玉米秸秆发酵腐朽过程中,释放的生物热时,会因生物热过高,烧死小麦幼苗。
第二,玉米秸秆还田,给许多害虫和病菌提供寄主。玉米秸秆还田后,正是秋冬之交,气温逐步降落,害虫就会寻觅伏蛰的中央越冬,就会钻进玉米秸秆之中躲藏。玉米秸秆在还田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开端发酵腐朽后,待生物热释放一定水平时,有害病菌就会寄生在腐朽的玉米秸秆上越过冰冷的冬天。
第三,玉米秸秆还田,土壤过于疏松形成小麦倒伏。玉米秸秆在土壤里经过几个月的腐朽发酵,使土壤非常收疏松。当小麦在春天返青后,开端拔节孕穗抽穗,在绵绵春雨中,由于土壤含腐殖质量过于丰厚,构造非常疏松,小麦植株生长得越来越高,上部重量增大,根部不扎实,得难直立,在微风吹过,就会发作大面积的倒伏。
在田里直接燃烧如今不利于环境维护的请求,一局部种植面积比拟小的农户直接拉回家堆放,留作烧柴火锅用,由于量少,采取还田方式就不划算,一局部种植面积比拟大的农户则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停止处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0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