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正确使用农药的方法,你有哪些了解呢?

一般来说,幼小的幼虫对农药的抵抗力较弱,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会越来越强。因此,很多农民在发现病虫时,开始喷药的时间过晚,造成了危害,使药效难以发挥;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不按比例,没有专门的测量工具,当浓度超过规定时,不仅容易发生农药危害,还会提高病虫的抗性。有的农民甚至认为农药浓度越大,对病虫的防治作用就越大,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但充足的用水量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使用农药的方法,你有哪些了解呢?

因为细菌和虫卵大多集中在叶片背面,喷洒农药时单纯提高药液浓度而忽视了用水量是错误的。农民在选择农药时,往往倾向于选择药效快的农药,过于追求时效性,希望喷药后能立即杀死害虫。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他们的作物农药残留量过高,不符合标准;因此,农民要注意,不能忽视农药的缓慢药效,往往在农药的后期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农药常用的有喷洒、灌根、撒播、拌种等方法。以喷洒法为例,按说明书要求将水混入药液,将农药稀释后用喷雾器喷洒。

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用量,不能过高或过低,要采取保护措施,并根据药剂的种类决定施药时间。例如,有些农药应在温度较高时使用,而有些药剂在温度高时不能使用。农药混合使用并不影响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在防治害虫时可以与化学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用,否则会杀死有效真菌;当与碱性农药混用时,有机磷和除虫菊酯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会产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破坏其有效成分。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如何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化肥有很多种的使用技术性,针对不一样的化肥施用技术性,我们要留意其相应的喷药技术性及规定,今日我们和各位共享化肥使用技术性有什么,喷药技术性及规定。

一、喷雾器喷药技术性及规定

(一)喷雾器施放

将化肥与水按一定规定的比率配制药水,根据喷雾器机械设备做雾化并匀称撒到绿色植物上。配置的药水要匀称一致。又高又大花草树木一般 应用髙压机动性喷雾器喷雾器,偏矮花卉常见中小型机动性喷雾器或手夹喷雾机喷雾器。

(二)喷雾器喷药规定

(1)打药时需要尽可能成雾气,叶片附药匀称,打药范畴应相互之间对接,“左右内外要打进”,“喷得细心,打得周全”,做到“枝枝有药,花叶有药”,打一次药,有一次实际效果。

(2)应用高有效射程喷雾器打药时,应随时随地晃动喷漆枪,尽一切很有可能击洒水柱,使其成雾气,降低,降低药水外流。

(3)打药前要做好虫情调查,保证“以问题为导向,心里有数”;打药后要做好防效查验记好害虫预防日记。

(4)配液浓度值要精确,应按使用说明书的标准去做。严格执行在其中的“常见问题”,针对标识失望未知的化肥勿用。不可以产生肥害。

二、虫孔注入喷药技术性及规定

(一)注入施放

用针管将调好的药水引入虫孔预防蛀干虫害的方式 ,常见于预防花草树木主干及枝干上出现的蛀干虫害。注入喷药时除提前准备注射针、药水及堵孔物外,还需要提前准备人字梯、保险带等。

(二)注入喷药规定

(1)选准蛀食排便孔。

(2)注入时,虫孔、排便孔内均要灌满药水,注入后用泥团塞住管口。

(3)一虫多孔结构时,先要阻塞注入孔之上或下列的虫孔,随后注入。

(4)配液浓度值精确,不能用吡菌胺立即注入。

三、盖土根施化肥技术性及规定

(一)盖土根施农法

将药物施于花卉根处周边土壤层里,根据绿色植物根茎消化吸收传输药物或立即触杀害虫预防病害的方式 。盖土根施内吸剂药可防治蚜虫、蚧虫、飞虱、白粉虱等。预防地下害虫、纤毛虫及根处病虫害常盖土根施触杀剂或农药杀菌剂类化肥。

盖土根施化肥具体步骤因喷药预防目标不一样而异:预防花草树木地面上部虫害的,要在主茎化感周边四周挖4-5个穴,穴深以看到消化吸收根为标准,随后将测算好的剂量匀称洒在几具穴,填土,做好树堰浇灌。预防地下害虫或根处病虫害的可在化感近点开环状沟将药物施入并填土。

(二)盖土根施化肥规定

(1)挖穴要匀称,穴的远近视眼主茎尺寸而异,一般在花草树木地径8-12倍处内,穴内要见消化吸收根。

(2)药量要精确。

(3)喷药后马上填土。

(4)埋药后务必浇灌,维持土壤层常常潮湿。

四、涂抹喷药技术性及规定

擦抹喷药指的是将药物涂沫在花草树木树干上预防害虫的方式 。预防的目标不一样,擦抹的具体步骤也是有差别。

(1)擦抹药环阻杀左右花草树木的虫害:将触杀剂类药物配上别的粘着剂在枝干上涂约宽20-30cm药环毒死上、下果虫害,如草履硕蚧、春尺蠖雌若虫等。

(2)擦抹内吸剂药物毒死花草树木地面上部虫害害螨:将树根适度轻刮并涂一定浓度值内吸剂毒死花草树木枝条、叶上的虫害、害螨,如在榆树干上擦抹氧化乐果可毒死榆绿叶子甲。

(3)擦抹渗透性强的药物毒死初孵蛀干虫害:蛀干虫害在初蛀入花草树木的时候会排出来粪屑,并且蛀入花草树木偏浅,那时候擦抹内吸性强的药物可杀掉初孵稚虫,如小木蠹蛾稚虫初孵时可擦抹菊杀乳油或氧化乐果等,防效非常好。

(4)擦抹农药杀菌剂预防烂掉病:花草树木产生烂掉病后,可在刮祛病斑后擦抹农药杀菌剂预防病虫害。

(二)擦抹喷药规定

(1)抓准药物。

(2)擦抹要匀称细腻。

(3)必须刮树根时要留意剃除轻和重水平,不可以刮去活皮。

(4)服药浓度值务必精确,不产生肥害。

五、毒土喷药技术性及规定

(一)毒土施放

用化肥和细土掺匀配出毒土,用以预防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原菌等病害的方式 。毒土配置一般 选用药与细土占比为1:30-1:50.毒土喷药随配随用。

(二)毒土喷药规定

(1)药量要精确,药物与细土要搅拌,并匀称周全地撒在公司范围内。

(2)撒在土面的蒻,应该马上翻进或耕机下葬中。

(3)沟群毒土预防问题的在喷药后应立即填土。

六、灌溉喷药技术性及规定

(一)灌溉施放

将药物按一定占比兑水溶解后,立即往绿色植物根处灌溉的预防病害的方式 。预防目标不一样,挑选的药物不一样,但灌溉方式基本一致。具体步骤是:在主茎化感周边基坑开挖沟穴,将配置好的药水灌溉入内,待渗完后填土。

(二)灌溉喷药规定须浇在消化吸收根好几处

(3)渗完后一定封堰。

七、蒸熏喷药技术性及规定

(一)蒸熏施放

运用容易挥发或易溶解造成有毒气体及可以气化的药物来预防病害的方式 。蒸熏法可用在封闭的标准下开展,关键用来预防蛀干虫害,预防温室大棚害虫。

(1)将药物施入虫孔预防蛀干虫害。具体步骤是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塞进或引入虫孔,并马上注浆加固。或是同时应用天牛一插灵。

(2)将药物气化预防温室大棚病害。具体步骤是将药物匀称放到密闭式温室大棚内,根据加温等对策使其气化熏杀病害。

(一)蒸熏喷药规定

(1)药量要精确。

(2)喷药自然环境要密封性好。

(3)蒸熏温室大棚害虫后要自然通风。

八、树干打孔喷药技术性及规定

(1)药量要精确,不可以发生肥害。

(2)务必按照规定的药量精确配置和应用。

(3)打孔位置在树尖部20cm之上,开洞好几个时,各孔中间的间距不少于20cm,而且各孔中间应成螺旋排序升高。

(4)麻花钻直径0.5-0.8cm,长5-10cm.打孔时麻花钻与树干成45夹角,最深处不可以做到花草树木髓心。

(5)打孔总数可依据树种类、直径、虫口相对密度、天气状况决策。一般树干直径大、虫口密度大、降水量大时打孔总数就应当多,相反刚少

(6)树杆直径5-10cm,可打孔2-3个;树干直径10cm之上,可打孔3-5个孔,多可钻7个孔。

(7)下一次注入时,宜在原打孔处开展。

之上便是八种不一样的化肥应用技术性,及其不一样的喷药技术性在喷药时大家应留意的事宜,有关“化肥使用技术性有什么,喷药技术性及规定”,您知道了没有?

一、正确诊断,对症下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前应注意农药的选择,应选择适路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使用农药时应认真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或请教植保技术人员。

二、加强预测,适时打药。施药时期应根据有害生物的发育期及作物生长进度和农药品种而定。按照植保站发布的病虫情报适时施药。施药时,还应考虑田间天敌情况,尽可能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品种。

三、选择器械,施药到位。防病虫如灭火,喷洒器具也要精良。所谓施药到位是指药剂要达到病虫害发生和可能造成侵染的部位。例如防治蚜虫、红蜘蛛时喷杆要伸入冠层内,让喷头朝上,以使叶片背面充分附着药液。

四、准确配药,保质高效。采取“严格、准确、适量”的原则使用农药。和我们人吃药治病一样,给植物打药也要保证剂量。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少农药使用量,否则会出现药害或效果较差的情况。同时要科学混配,不是所有的农药都能混用,要选用作用机理不同、亲和性好的农药品种混用。

目前在农药的选择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概念不清,禁用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在选择购买农药时只注重防治效果,不考虑农药的残留问题,并且90%农民朋友错误认为高毒农药“劲”大,效果好,不知道农药毒性是指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力,误以为是农药对病虫害的药效。在调查中65%农户不知道国家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名称。病虫害严重发生的情况下,仍然使用高毒农药,2000—2003年苹果球坚蚧在渭南果区大发生,2005年苹果小卷叶蛾在渭南果区局部地方爆发,果农得不到及时指导,病急乱投医,使用“3911”、“1605”、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因此,高毒农药的使用屡禁不止。

(2)购买农药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根据调查,果农在选择购买农药时主要从五个渠道获取信息,一是经营人员推荐占58%;二是电视宣传占20%;三是参照本村科技能人占11%;四是农技人员的指导占7%;五是科技杂志及宣传资料占4%。

(3)单纯依赖化学防治,病虫对农药的抗性增强。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依赖于化学防治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量的化学农药频繁使用必然导致病虫害抗药性的形成。渭北地区果树面积较大,近10年来在梨黑星病的防治中一直以三唑类杀菌剂为主(福星、世高、烯唑醇等),它的用量占到70%,每年使用次数达6—9次,这种不合理的使用方法,必然导致农药抗性的产生。

(4)农药配制不科学。由于目前农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果农在配制农药过程中习惯性地加大用量,尤其是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农药品种如氯氰菊酯等,往往增加一倍的用量。其次是果树用药量大,配制药液用的容器也大(一般容水量200—400kg)大多数果农是凭经验用瓶子直接倒入容器,不准确计量。三是多个产品乱复配,例如同时使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等,不正确的农药配制,导致药害产生,害虫抗药性形成,成本加大,环境污染,增加农药残留。

(5 )防治时机选择不当。果农没有掌握病虫发生规律,抓不住最佳防治时期,不重预防,只重治疗。有的定期施药,不管病情、虫情,打保险药,这些都造成农药防效不佳,成本增加。

怎样选择农药?

1、首先是选择农药零售店。

2、选择全国知名厂家的农药产品。

3、选择好的剂型。杀虫剂、杀菌剂。

4、对症选药。

影响农药药效的因素?

选到好的农药后怎样用出好的效果?

第一:是否抓住了最佳的防治时期?

每一个病虫害都有它的发生规律,每年因天气情况它的发生时间、发生轻重有所不同,所以每年的防治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各类食心虫(发生时间、防治时间)、各类红蜘蛛、梨黑星病等。

第二:是否选择了对症的药剂?

各类病虫害的发生都有不同的阶段,如病害梨黑星病有侵入期、发育期、传播期。根据果园病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对症的药剂。发病前可用保护剂,表现症状后可选用治疗剂,否则同样是好药剂不见得会表现好的效果。如虫害梨木虱刚孵化后没有分泌粘液,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复配后效果显着,但当梨木虱发育到3龄后,大量分泌粘液,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复配后效果就不那么理想,就必须加入有机硅助剂,破除粘液。棉铃虫的防治就必须以杀卵为主,杀虫为辅,一旦虫蛀入棉桃再好的药剂也不能渗透棉桃把虫杀死。地下害虫的防治。

第三:喷雾质量如何?

大部分农民朋友不注重喷雾质量,认为只要农药质量好,就有好的效果,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农药喷雾的的质量在农药药效中占40%的比例。

(1) 应重视水质。水的硬度、碱度和混浊度对药效有很大的影响。当水中含钙盐、镁盐过量时,可使离子型乳化剂所配成的乳液和悬液的稳定性受到破坏。有的药剂因转化为非水溶性或难溶性物质而丧失药效,在一些盐碱地区,水质pH值偏高,会与药剂产生中和反应,使药效下降或失效。水质混浊会降低农药的活性,也会使草甘膦、百草枯等除草剂加速钝化失效。因此,药液用水应选择pH值呈中性的清洁水为宜。如果偏碱可适量加入食醋调节水质。

(2)注意提高药液的湿展性能。在喷洒农药时,乳油、油剂在植株上的粘附力较强,而水剂、可湿性粉剂的粘附力较差。从提高药效出发,在防治蚧壳虫、绵蚜或深根性杂草时可加入有机硅助剂或少量中性洗衣粉作展着剂,提高药剂的湿展能力。

(3)喷雾时要求其雾滴直径小,密度高,这样药液才能较好覆盖靶标,做到每个叶片湿而不流。要改变过去“要把药打得往下流才算是打到了”的错误观念。因为据测算如果做到湿而不流,药效可发挥60-70%,如果流下来药效可发挥30-40%,这就是差异。咱们现在用的喷雾器械是压力大、喷孔大、雾滴大、效果差。所以我建议以后打药收费按时间计算,不能按每桶水计费,这样大家可用双喷头来施药,节省水就等于节省药就等于节省钱,把节省的钱用到药上去,把低档的药换成高档的药,这样就可以做到用得起好药、得到好的效果、果子卖个好价。

(4)防治某些害虫时要注意它的发生部位,如红蜘蛛、梨网蝽喜欢在叶背面,所以在喷雾时要先内膛、叶背,再外围、叶正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