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农药,如何确保绿色食品生产安全?
科学使用农药,确保绿色食品生产安全的方法如下:
1、使用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
2、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含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的有机合成产品)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
3、有机合成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最终残留应符合GB4285等标准的最高残留限量(MRL)要求。
4、要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5、禁止使用有机全盛的化学物质,如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6、为保证种植作物的绿色食品生产安全,一定要优先考虑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及残留。
7、此外还可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如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人工机械捕虫及除草减轻病虫草害发生,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量、残留量。
8、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贮藏期病虫害。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严禁使用基因工程品种(产品)及制剂。
9、合理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既不污染环境、不毒害人畜、不伤害天敌,更不会诱发抗药性的产生。
绿色食品是指从生产到销售中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它需经专业机构(我国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检测、认定、颁证。其中“绿色”象征生命、健康和活力,并非指绿颜色食品。绿色食品又分AA级和A级,前者要求高于后者。
具体回答如下:
以泰安市为例,以提高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为目标,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为重点,实现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发展,农药残留和化肥污染不断减少,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秸秆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村可再生资源取得突破性进展。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全市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5年,宁阳县建成省级第二批生态农业示范县;高毒农药应用比2000年减少20%,生物源农药应用达到20%以上,平均农药使用量降到3.0公斤/公顷,平均化肥施用量下降到280公斤/公顷(折纯);全市有机食品基地达到2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发展到10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发展到255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5%。
2020年,将我市基本建成生态农业市;高毒农药应用比2000年减少80%,生物源、植物源农药应用达到50%以上,平均农药使用量降到2.5公斤/公顷,平均化肥施用量维持在280公斤/公顷(折纯);全市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化,有机、绿色食品将成为全市农产品的主导产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
2040年,使我市生态农业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面禁止施用高毒农药,生物源、植物源农药占用量的80%以上,平均农药使用量降到2.0公斤/公顷,平均化肥施用量维持在280公斤/公顷(折纯);全市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紧密接轨,全面实现绿色化、国际化;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可见建立土地化肥农药使用指标重要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