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农药不会鉴别,如何正确选购和施用农药?

农药,是用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调节农作物生长以及灭草的,是农业生产离不了的重要农用物资之一。农药是有保质期、有效期的,瓶装不管是水乳剂,还是油剂农药,一般都是瓶装或塑料桶装的,摇晃后的液体看起来都是比较均匀的,静放一会后,一般也会很快恢复均匀状态。如果摇晃或静放之后,农药液体比较浑浊,或者有较大的颗粒不能溶解,或者水油分层,或者水渣分层等,如果有这些现象就要考虑农药可能已经失效了。需要进一步辨别,可以使用加热查看液体变化法。

农药不会鉴别,如何正确选购和施用农药?

对于需要鉴别的乳油农药,可从中取出一克农药,加入二两水中,然后搅拌均匀后静置一个小时左右,如果稀释的液体比较均匀且显现乳白色状而不再出现分层,说明这样的药剂能够继续使用。如果油水继续分层而且底部有了沉淀物,说明这样的农药已经失效了。不管是哪种剂型的农药,只要你不放心、怀疑它可能失效了,你可以从中取出少量的农药,按照用途配置合适的浓度,选取小面积的农作物或地块,将配制的农药直接喷洒试用,然后直接查看使用后的效果,如果达到用药目的了,说明农药还能用,可以继续配制药液喷洒大面积作物。

如果使用的农药没有达到用药目的,说明农药已变质失效,农民自行鉴别农药是否失效是有一定难度的,仔细查看农药相应的说明书中标明的保质期是很重要的,超过了标明的保质期就不要再继续使用了。生产生活中运用很少。不但没有专业的设备,而且也没有专业的试剂。分析方法也比较复杂,没有专业知识是不能胜任的。但是一些简单的化学药剂验证还是可以有的。可到专业药检所去进行分析化验,但需支付一定的费用。

如何科学选购农药

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把握最佳用药时机

绝大多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症状很轻,防治效果好,错过最佳用药时期,防治效果不好。

把握好农药使用浓度

在农药有效浓度内,效果好坏取决于药液的覆盖度,如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时,土壤墒情差,必须加大对水量,以便形成封闭膜,否则药液只呈点状分布,达不到封闭除草的效果。在喷施杀虫、杀菌剂时,充足的用水量也十分必要,因为虫卵、病菌多集中于叶背面、邻近根系的土壤中,如果施药时用水量少,就很难做到整株喷透,死角中的残卵、残菌很容易再次暴发。如果一味加大农药使用浓度会强化病菌、害虫的耐药性,超过安全浓度还会发生药害。因此,单纯提高药液浓度,往往适得其反。

注意轮换用药

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农药易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应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

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收获的时间应比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

五看选购农药

选购农药前应当仔细阅读农药标签:一看名称,注意有效成分名称、含量及剂型是否清晰。二看三证,即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生产批治对象选择与标签标注一致的农药。四看净含量、生产日期及有效期。标签上应标注净含量、有效期、生产日期(批号)。五看标签和外观。农药标签标注内容应完整。

合理配制农药

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根据施药面积和标签上推荐的使用剂量计算用药量。然后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先将药液倒在小容器内加少量水摇匀配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浓度。配制农药时应远离住宅区、牧畜栏和水源。药剂随配随用。已配好的药液应尽可能采取密封施药的方法,当天配好的药液当天用完,开袋后余下的农药应封闭在原袋中安全贮存,不能转移到其他包装中。

由于农药品种繁多,每种农药都有自己适宜的防治对象。因此,购买农药前,应仔细阅读农药的标签,准确了解每种农药的性能和最佳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农药。

一、 看农药标签上的名称

从2008年7月1日起生产的农药已不再使用商品名称,而只用农药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购买前要特别注意看农药名称下面标注的有效成分、含量及剂型是否清晰,不购买未标注有效成分名称及含量的农药。

二、 看农药标签上的适用范围

要根据需要防治的农作物的病、草等,选择和标签上标注的适用作物一致的农药。如果同时有几种农药可供选用时,就要优先选择用量少、毒性低、残留少、安全性好的农药。在蔬菜、果树等生产中严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三、 看农药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农药标签上一般都标注有生产日期及批号,不可购买未标注生产日期的农药。同时农药标签上还应标有有效期,不可购买不在有效期、保质期内的农药。

四、 看农药标签的外观及内容

合格产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一般印刷较清晰,内容齐全,包括农药名称、适用范围、有效成分及含量、剂型、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企业名称及****、生产日期、产品批号、质量、产品用途、使用说明、毒性标识、注意事项、储存和运输方法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