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黄皮果子怎样栽培幼苗?

黄皮果又称为黄皮、黄枇、黄檀子等,原产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黄皮果子怎样栽培幼苗?

因其营养丰富、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并可加工成果脯、果酱等食品,在民间素有“果中之宝”的美称,深受消费者与种植户的喜爱,在福建、两广、云南、四川等地种植面积广泛,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

黄皮果树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以上。

幼枝、花轴、叶轴、叶柄及嫩叶片下面脉上均有集生成簇的丛短毛及长毛,具有香味。羽状复叶,小叶5~13,互生、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

伞状圆锥花序,花白色,有芳香;浆果球形或扁圆形,长1.2~3cm,淡**至暗**,被密毛。

每年4~5月进入花期,果期6~7月,从幼果到成熟所需要的时间不长,15天内即可成熟。

黄皮地方品种甚多,大抵可分为甜黄皮和酸黄皮两类。甜果多作鲜食,酸果更适合深加工,这里介绍几种栽培较多的。郁南无核黄皮:果椭圆鸡心形,单果重9~10g,皮厚不易落果,果皮、果肉橙红色,肉质结实嫩滑,纤维少,花多但坐果率不高。

大鸡心黄皮:果似鸡心,均匀饱满,单果重8~10g,皮厚、 蜡**,肉黄白色,果汁多,味甜微酸,有籽,比较耐贮运。

广西无核黄皮:果长圆形, 单果重8~10g,皮薄、蜡**。肉浅**、透明,味偏酸汁多、肉质脆,无核或极少核。龙山无核黄皮:果穗大且密, 果椭圆鸡心形, 单果平均重4~5g,肉乳白色,嫩滑多汁。

园地选择

尽量选择背风且坡度较小的区域,园地土壤以透气性好,有机质足、且具有完善的排水功能为佳,确保黄皮的良好生长。

苗木定植

选择主干直径在0.6cm以上,高度25~35cm,直立不弯曲,根系发达、嫁接口愈合良好的健壮苗木,于春季和秋季定植。

定植之前,需要先挖穴进行风化处理,每个种植的树穴大小控制在100cm×100cm×80cm。在风化处理一段时间以后,在树穴内施肥回土,确保苗木在种植后能够茁壮的成长,行株距控制在4.0m×3.5m。

定植时,对苗木进行修剪,注意保持根系舒展,栽后灌定根水或薄淋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

适时施肥:当出新梢后开始施肥,宜薄施、勤施,以施氮肥为主,配施磷肥、钾肥和镁肥,配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在每次发梢前及转绿期各施1次肥,以促发和健壮新梢。

水分管理:黄皮在湿润的条件下会处于较好的生长状态,因此需要加强对水分的管理,确保水分供应的充足,确保黄皮的稳定生长,但不可过涝,以免伤根。

树形管理:在主干高40~50cm处摘心或短截定干,促进截口下的芽萌发,保留3~4个主枝,依此法继续留二级主支、三级分支等,为投产打下基础。

施肥管理:大寒前后施促花肥,以有机肥为主,速效性肥料为辅,开沟施入;在疏果前施壮果促夏梢肥,以氮、钾肥为主;采果后施促秋梢肥,帮助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注意磷、锌的补充。此外,花果期要结合叶面追肥,可喷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等。

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要求不高。一般来说,大部分土壤可用于种植黄皮,但不同土壤对黄皮种植的影响不同。如果是重粘土、压实土、排水不良土、沙质土等土壤种植,不仅会降低黄皮的产量和质量,还会缩短黄皮的寿命。所以在选择种植地点时,最好选择土壤透水性好、排水良好、浇水方便、无公害、种植土壤肥沃的地块,以保证黄皮的产量和质量。

黄皮是一种典型的亚热带果树,因此我国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黄皮,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种植黄皮。**树皮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得最好,所以温度应该至少20度,最好在20度以上。当然,并不是所有季节的温度应高于20度,只要是1月12或13度以上,冬天的时候,温度不低于0不会冰冻伤害,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北方不适合种植黄皮的主要原因之一。

光照对黄皮生长的影响也很显著。黄皮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光照,因此必须长时间光照种植面积。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黄皮生长迅速,黄皮果实含糖量高,品质好,产量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黄树皮不能在阴凉的地方生长。半阴半阳的地方也适合黄树皮,只要不全是阴的。

黄皮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大,因为在其生长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补充水分,所以黄皮的抗旱能力相对缺乏。为了保证黄皮的正常生长和良好的发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合理的浇水,种植区附近丰富的水资源成为了它的必要条件。根据黄皮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不同需求,可以合理浇水。其次,黄皮种植过程中及时的养分管理也非常重要。如果营养缺乏,就会导致黄皮的抗性减弱,易致病,或营养不良,导致黄皮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然后追肥,根据其生长期、开花期、果期及采摘后期对肥料的需求进行追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