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苔怎么长出来的
蒜苔是大蒜生长成熟之后,长出的花枝,其顶部存在花苞,在养护蒜苔的过程中,可以为其喷洒多菌灵溶液,消灭植株上的细菌,也可以为蒜苔提供矿物质含量丰富的天然水,浸湿全部的土壤,还可以为其提供腐熟的农家肥,保持土壤肥沃。
蒜苔又被叫做蒜毫,但在南方地区被称之为蒜苗,它是从大蒜中抽出的花茎,它在我国种植范围很广,也是我国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蒜苔能够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还能防癌、活血、杀菌的功效。
种植
1、生长过程
蒜苔是从大蒜根部长出的。大蒜在生长成熟后,就会进入花芽分化阶段,此时大蒜根部就会长出花杆用于开花,这个花杆就是蒜苔,其顶部就是花苞。在采收蒜苔时,可以隔着叶片掐其根部,然后就可以将蒜苔顺利的抽出。
2、病害防治
在养护蒜苔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措施为植株防治病害。首先需要定期向蒜苔喷洒多菌灵溶液,消灭植株上的细菌,也可以为蒜苔通风透气,提高植株间的通风性,保持空气流通,还可以将蒜苔老化的叶片及时摘去,避免叶片腐烂滋生细菌。
3、科学施肥
蒜苔是花芽分化的产物,所以在养护蒜苔时,需要为其提供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促使植株生长的更加粗壮,减少氮肥的使用,以免影响蒜苔的品质。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将肥料稀释后提供给植株,避免蒜苔出现肥害。
4、补充水分
蒜苔在生长的过程中离不开水分,浇水不足就会导致植株干枯受损,无法正常生长,所以在养护蒜苔的过程中,可以定期的观察土壤的变化,在土壤干燥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向蒜苔浇灌水分,在土壤湿润时,则可以减少水分的供应。
蒜苔怎么种植?
种植蒜苔需要挑选产量比较高的品种,也应该挑选比较大的蒜头,保持均匀,然后把比较小的蒜瓣、变黄的蒜瓣以及变软的蒜瓣全部的淘汰出去。总之在挑选的时候,100个蒜瓣的重量基本上是在一斤左右,如果重量不符合说明也是质量有问题。
01种植蒜苔还需要选择肥沃的土壤,然后及时做好灌溉。在种植之前需要整理土地进行施肥,基本上每亩土地应该施加大概50公斤的有机肥料,然后进行耕种,就可以有效促进于根系的生长。
02在种植蒜苔时,完全可以选择锄沟播种,每一行的距离大概是接近10公分到15公分。播种的时候就应该事先的挖好沟,然后控制好距离,一边播种,一边用手将土盖上,可以有效预防大蒜歪倒。
03在种植完毕之后,需要利用工具把地面压平,然后浇水进行压膜。没有除草膜的需要喷上除草剂,然后进行压膜。经过压膜就可以有效提升蒜苔的生产几率。
04在种植蒜苔的时候,如果遇到干旱的天气,也必须要合理的浇水,然后进行除草,如此可以保证土壤的疏松,另外建议每个月都应该进行一次施肥,每一次施肥大概是每亩20公斤左右。
(1)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蒜薹粗壮、蒜头外观颜色一致、瓣数相近且均匀饱满的品种,如四川二水早、云顶早、青龙白蒜、苍山大蒜等。
(2)精细整地
土壤经深翻并整细、整平,然后按2米规格放线,做成畦面宽1.8米的畦面,两边开挖宽20厘米,深15厘米丰产沟,结合整地每667米2施土杂肥4000~5000千克或腐熟有机肥2000~2500千克、饼肥150~200千克及适量化学肥料。
(3)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北方地区9月中、下旬播种。苏北地区9月上、中旬,长江流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华南地区8月上、中旬。播前喷除草剂并用宽2米、厚0.004毫米的地膜覆盖。将选好的蒜种先用井水浸泡12~16小时,捞出后再用10%的石灰水浸泡30分钟,再用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浸4~6小时,捞出后按行距18~20厘米、株距7~8厘米播种,播深3~4厘米,每667米2栽40000~50000株。
(4)科学管理
一是及时破膜放苗,对不能自行破膜的幼苗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出苗,用小铁丝弯成小钩进行破膜引苗;二是加强肥水管理,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浇一次越冬水,黑龙江在10月下旬,华北平原在“小雪”前后,苏北地区在大雪前后,翌年初春浇返青水,黑龙江4月上旬,华北地区3月中旬,苏北地区3月上旬,并结合浇水追施氮素肥料,特别要重施薹肥,孕薹肥提早到烂母前5~7天追施,促薹分化。在露尾前10~15天重施薹肥,每667米2可追尿素15~20千克或大蒜专用肥15~20千克,露尾后喷施微肥,促薹快速生长。采薹前3~5天停止浇水;三是适时采收。当蒜薹弯曲似秤钩,薹苞明显膨大,颜色由绿转白,薹近叶鞘又有4~5厘米长变成**时,即可采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