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兽药?兽药包括哪些种类?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家畜、家禽、鱼类、蜜蜂、蚕以及其它人工饲养的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饲料添加剂)。
兽药包括以下三大类:
(1)血清、菌(疫苗)、诊断液等生物制品。
(2)兽用的中药材、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3)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
随着近年来药物使用动物范围的不断扩大及饲料药物添加剂的迅速发展,“兽药”一词已不能准确地表示所有动物所用的药品。目前,我国正着手起草“动物药品法”,相信不久我国将会以“动物药品”取代“兽药”一词。
我们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动物生病的情况,为了减少损失,我们要对动物进行治疗,这就需要我们正确使用兽药,那么兽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呢?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观点?
1、对疫病要做出正确诊断
对症下药 正确和明确的诊断是正确选择用药的前提。不能在畜禽发病还没有确诊的情况下,仅凭想当然就随意、盲目地用药。当发生疾病时,必须仔细观察其症状,必要时还要进行剖检或采集病料送有关部门进行实验室诊断。只有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才能获得应有的疗效。不同的疾病用药不同,同一种疾病也不能长期使用一种药物治疗,因为有的病菌会产生抗药性。临床上,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药物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用药越早效果越好。特别是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及早用药能迅速控制病情。但细菌性痢疾却不宜早止泻,因为这样会使病菌无法及时排除,使其在体内大量繁殖,反而会引起更为严重的腹泻。
2、控制用药剂量
保证有效剂量 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按照厂家指导的剂量或遵医嘱使用。剂量小达不到预防或治疗效果,而且容易导致耐药性菌株的产生;但剂量并不是越大效果越好,很多药物大剂量使用,不仅造成药物残留,而且会发生畜禽中毒。
3、注意药物溶解度和饮水量
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和畜禽的饮水量,确保畜禽吃到足够剂量的药物。最好将饮水量多和饮水量少的动物分开饮水给药,饮水量少的动物应适当延长饮水时间。
4、搅拌均匀
拌入饲料服用的药物必须搅拌均匀,防止畜禽采食药物的剂量不一致。如药物搅拌不均匀,会造成吃得多的畜禽可能发生中毒,而吃得少的起不到治疗效果。同样,要将采食量多的动物与采食量少的动物分开饲喂,采食量少的动物应延长采食时间。
5、选择适宜给药途径
一般情况下,能用口服的药物最好随饮水、饲料给药而不采取肌肉注射。不仅方便、省工,而且还可减少因大面积抓捕带来的一些应激反应。肌肉注射能解决问题的,一般不采取静脉注射。
6、合理控制用药疗程
药物连续使用时间,必须达到一个疗程以上。疗程不够,致使药物不能维持有效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的病原体只能暂时被抑制,并没有被杀灭。一旦停止用药,受到抑制的病原体会重新生长、繁殖,使疫病复发,最终造成治疗失败。因此,不可使用1~2次无疗效就停药,或急于调换药物品种。因为很多药物,需使用一个疗程后才显示出疗效。用药时,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或遵医嘱,严格控制用药疗程。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如和正确使用兽药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