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猪场面积?
首先要根据地形大小来计算合理的利用面积。
1、总占地面积、生产建筑面积及辅助建筑面积,按年出栏一头商品育肥猪所需面积计算,总占地面积为2.5㎡~3.0㎡,生产建筑面积为0.8㎡~1.0㎡,辅助建筑面积为0.12㎡~0.15㎡。
2、按基础母猪每头60-70㎡或年出栏育肥猪3.5-4㎡计算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按每头基础母猪20㎡计算。一般中小型猪场生产区的面积按每头能繁母猪40-50计划,建筑面积按每头母猪16-20平米计算。
3、采用三点饲养工艺,如果间隔50-80m,600头母猪需要13h㎡左右。
猪场建设规划:选址要避风向阳、地形平整开阔、周围水源充足、对环境没有影响。总体布局应包括管理区、生产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配套设施。
猪舍建筑:墙壁和顶部要厚实且有保温隔热效果;窗户采光性好;门向外开;地面保温、防潮;墙壁低的位置设通风换气孔。
非瘟影响下,行业从“调猪”向“调肉”转变
自2018年非瘟进入我国以来,为防控疫情的传播,行业从“调猪”向“调肉”转变,特别是多次在外省生猪调运过程中发现疫情,更加坚定了“运肉”的发展方向,由此,我国的冷链行业也在加速的发展。活猪调运受限后,猪经纪人的模式必将受到冲击。
牧原、温氏等全产业链发展,布局屠宰环节2021年生猪行业全线亏损,各大猪企都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部分猪企已经在布局屠宰业,进行全产业链发展,养猪-屠宰-销售一条龙,不再有猪经纪人的参与,另外,猪企不仅自己发展屠宰业,还和双汇等屠宰巨头达成合作,将达标出栏的生猪直接发往屠企,也不经过猪经纪人,猪经纪人模式发展受到市场抑制。
“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订单养殖当下,好多规模猪企都在发展“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以销定养、以销定产,既规避了市场风险,还不用经过层层中间商的利润压榨。在这种模式下,一般都是公司提供猪苗、饲料兽药等,农户仅负责养殖,养殖完成后,再由公司负责收购,同样没有猪经纪人的参与。
总的来说,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猪企全产业链的发展,猪经纪人在行业内的存在感和参与性越来越低,据业内人士预测,未来,我国的生猪行业将以“杠铃”的形势存在,一头是规模猪企,一头是中小养殖场,所以我认为,未来,猪经纪人模式依然存在不会消失,但是随着行业发展,所需规模会有一定的缩小。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产业链一体化的成熟发展,存在于养猪业与屠宰业之间的猪经纪人(也就是猪贩子)会成为尴尬的存在,毕竟养猪业以比拼成本的生产模式中,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是养猪企业一直所追求的。
近期养猪巨头牧原集团与正邦集团分别与双汇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这也意味着养猪企业和屠宰企业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密切,而在中间“牵线搭桥”猪贩子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小!
另外随着国内养猪行业的巨头效应越来越明显,受非瘟和行情的影响养猪的门槛进一步提升,养猪巨头们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30%,散养户们也在逐步的退出市场,而猪贩子赖以生存的主要客户就是散养户,所以猪经纪人以后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