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蒲瓜有哪些种植技术

蒲瓜是中国常见的一种瓜类蔬菜,属葫芦科,南瓜族,具有清心热、润心肺、除烦渴、利小肠、利水消肿、通淋散结等功效。蒲瓜原产于热带亚洲、印度、北非,全株密生软毛,具卷须,能匍匐地面或攀附他物生长,叶互生,心形,细锯齿缘,通常分为大葫芦与小葫芦,前者可做鲜食用而後者纯为观赏。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5~28度,15度以下或35度以上容易导致生育不良。蒲瓜依果型可分为7类,包括水壶蒲、杓子蒲、长扁蒲(瓠子)、葫芦蒲(即葫芦)、海豚蒲、球形蒲、疣廮蒲。原产于热带亚洲、印度、北非。

蒲瓜有哪些种植技术

用40℃温水浸种12~24小时,捞出后用纱布包好甩干,并嗑开浸好的甜葫芦种子。用木槽或普通的盆子,垫一层消毒的锯末或沙子,再垫上一层纱布,将浸好的种子均匀地放在纱布上,上面盖上拧干的新毛巾,盖上盖帘,蒙上棉被催芽,每天用新刷帚掸水2次。催芽温度一般在25~28℃。要求每天捡出已出芽的种子,放在另外的盆里,置于室内阴凉的地方,控制芽的生长。

苗床播种

1、苗床准备。苗床底垫8~10厘米马粪或碎草,上面铺一层土,踩平。同时用70%的0.3~0.6克/平方米敌可松可湿性粉剂消毒,同时扣棚。待播完种子后,在苗床上再扣小棚。

2、营养土准备。选择没有使用过普施特、豆磺隆等除草剂的土壤,并筛好,与筛好的腐熟农家肥按7∶2比例混拌。

3、装袋播种。将营养土装入10厘米×15厘米的塑料袋中,并在塑料袋底1/3处放入20~30粒二铵作底肥,装满墩实,并将营养袋底角剪开或者在底部扎孔径为8~10毫米的眼2~4个以便透水。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季节为准。用木棒在营养袋中间扎3~4厘米深的眼,将催好芽的种子,芽眼朝下放好,复完土后进行一次浇水。

苗床管理

适当浇水,不能过涝;防治鼠害、虫害,可用辛硫磷、敌百虫拌麦麸子(毒饵)均可;及时锄草,喷施叶面肥;在真叶长到3~4片时开始定心,防止徒长;苗床适宜温度25~28℃,夜间不低于15℃。一般苗龄35~40天,栽前5~7天炼苗。

适时移栽

1、挖大穴。移栽前挖20厘米×20厘米大穴,株距1.3~1.6米,亩保苗80~100株左右,每穴施5~7.5公斤农家肥和100~250克化肥(二铵、钾肥、镁粉比例为3∶1∶1)做底肥。

2、人工移栽。移栽前把营养袋浇足水,将苗移植穴中,盖土,并浇足水。同时覆膜,抠眼放苗。也可选择双膜移栽,即移栽后加盖拱膜。

田间管理

1、人工锄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2、结合追肥耢平空垄并铺草。每平方米用稻草或麦秸1公斤左右,防止草荒。在主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最好结合灌水,每株追施尿素100~250克,追肥不要距主根太近,防止烧根。不要将尿素散落于叶面上,防止烧叶。

3、顺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顺蔓,每株留两个主蔓。两条主蔓均横向摆在空垄上,可培一次定向土。掐尖,一级分杈,长到3片叶时,开始掐尖,看住并掐调二、三级分杈,主蔓掐尖在8月23日以后。人工授粉,一般甜葫芦每天上午打杈,掐尖,下午16时开始授粉,过了处暑以后就可停止授粉,一般两条主蔓结瓜6~8个。

采收

8月上旬开始逐渐采收,即第一茬瓜长到7~9公斤左右,原则头一天采收,第二天先削掉瓜皮,再削瓜条。

有一些品种生长期内不是那么容易移栽成活的树木,在盆栽种植时,要在盆栽种植时间要相对的长一些,等植物生长稳定长成木质老桩后,到春季再进行移盆或种植到地里,种植完成后要浇定根水, 种植的苗木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在同一种类的前提下,选择更适宜移栽地气候的品种。同一地区的苗源,应尽量选用苗圃移栽过几年的苗木,避免使用山地苗或从未断过根的苗木。

生根剂是目前苗木移栽中常用到的化学制剂,目的是为了让移栽受损的苗木根系迅速恢复生长,也是保证苗木成活的关键。生根剂能促进植物快速生根,提升植物成活率的营养药剂。选枝:用来采条的母株要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选择当年生中上部向阳的枝条,不宜选用即将开花或者徒长的枝条。

第一点就是注意气候,要根据植物的习性选择合适的季节。冬季和早春适合种树木,因为这个时候树木的蒸发量小,种植容易成活,有利于他发展根系,为开枝散叶做准备。花盆的选择植物需要水,但是水多了也会影响植物。所以,种植植物的花盆一定要选盆地有透水孔的花盆,方便排除过多的水分。盆地也可以放一个托盘,用于盛放漏出来的水。

苗木的质量,主要有成熟度,有无病害、冻害。育苗过程中,如氮肥偏多,生长后期雨水偏多,则导致苗木旺长而成熟度不高。病害和冻害,一般情况下并不多见,植物需要水,但是水多了也会影响植物。所以,种植植物的花盆一定要选盆地有透水孔的花盆,方便排除过多的水分。盆地也可以放一个托盘,用于盛放漏出来的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