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和就业方向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关于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的问题是很多考生所关心的。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和就业方向”。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水生生物学、 鱼类增养殖技术、虾蟹类增养殖技术、贝类增养殖技术、生物饵料、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养殖水化学、观赏鱼养殖、水产动物人工繁殖技术、鱼病防治技术、综合实习、养殖模式调研参观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职于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水产行政管理部门(水产局,渔政等),水产养殖企业、水产饲料加工企业,水族馆、城市水环境监测部门。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水产养殖、水产育苗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里从事新品种引进、开发,经营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毕业生也可以自主创业。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农、新能源、制药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农/林/牧/渔;
2 新能源;
3 制药/生物工程;
4 其他行业;
5 环保。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在水产养殖技术员、养殖技术员、技术专员等岗位工作,大致如下:
1 水产养殖技术员;
2 养殖技术员;
3 技术专员;
4 水产技术员;
5 配种技术员。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沿海经济开发的推进,我国海洋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之全国海洋渔业资源的限制捕捞,水产养殖业会成为朝阳产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海洋特色明显的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的前景会越来越好。近些年,全国水产养殖生产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渔业重点省的优势养殖区域和主导养殖品种正在逐步形成;水产养殖经济运行基本平稳,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上升,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有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条件,全世界淡水、海水养殖都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水产养殖的技术要点
水产养殖有技术用量用法:
1、池塘养殖,放苗或水花前3-4天每亩用2000ml全池泼洒,放苗或水花时,用30ml兑水10公斤,浸泡15分钟,每亩泼洒2000ml,以后每隔15-20天,每亩用2000ml泼洒。
2、水库使用,每亩按1000-2000ml使用一次,每15天使用一次,最好配合使用有机复合肥,这样效果更佳。
3、全池泼洒:0.5~0.8ppm,即1米水深,每亩使用约1000ml,10~15天使用一次,养殖种,后期可酌情加大用量至2000ml4、拌料喂养:使用饵料重量的0.3~0.5%,即每100公斤饲料用300~500ml,可以喂养鱼类,虾类、黄鳝,龟类等各种动物。
一、养鱼:
1、水面处理:放养前3~10天,用100倍水产菌液泼洒水面,每亩约需农盛乐水产菌液2公升(视鱼塘深浅而定)。以后可视情况每月泼洒一次(用量可适当减少)。
3、饲料处理:可用水产菌液对饲料进行发酵,将发酵好的饲料按1~3%的比例均匀掺和入鱼饲料中投喂。也可用100倍左右浓度的农盛乐水产菌液喷洒饵料,以喷湿为度,马上投喂。或者用500稀释液均匀拌和饲料后投喂。
二、甲鱼:
1、饲料中添加农盛乐水产菌液,每公斤饲料用水产菌液3毫升,稀释后均匀拌入饲料。
2、养殖池中泼洒农盛乐水产菌液,使水体含水产菌液浓度为10mg/L。每次换水时泼洒。
3、饲料加工处用水产菌液1000倍喷洒,可有效消除臭味,改善环境。
三、对虾:
1、养殖池中泼洒农盛乐水产菌液:在对虾体长0.5~2.5CM时,使水体含水产菌液浓度2~3mg/L,每4天泼洒一次;对虾体长至2.5以上时,使水体含水产菌液浓度4~6mg/L,每3天泼洒一次。
2、换水方法:前期每8天换水一半并吸污;后期每6天换水一半并吸污。
3、饲料中添加水产菌液:以饲料0.2%的比例取农盛乐水产菌液,稀释后拌入饲料。
秋季是从夏季到冬季的过渡,是一个气温和水温均不断下降的过程。秋季是鱼类催肥长膘的旺季。切实抓好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可增强鱼的体质,为鱼类安全越冬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夺取渔业高产丰收的关键措施。 1、及时掌握旱情,早安排,早部署。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旱情预报,提前作好应急预案,准备抗旱物资,全面安排部署水产养殖抗旱救灾工作。
2、增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从水域环境监控、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2程、市场准入等环节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建立《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和《水产品销售记录》,加强水产投入品监管和水产品检疫,严禁使用违禁药物,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3、成立技术服务专家组,主动做好技术帮扶工作。也可将专家组成员名单、联络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告之养殖户,保证养殖户得到及时的技术指导。
4、加强生产管理,适当减少养殖密度,科学投喂。旱情严重的地方,应及时将商品鱼捕捞上市或采取并塘、转移等措施,降低养殖密度,缓解水体溶氧压力。并塘或转移时,要注意操作方法,尽可能减轻对鱼体的损伤,尽量选择在傍晚进行。对于不能上市的鱼种作好并塘或囤积处理,确保不能上市的鱼种安全度过干旱。适当减少每天投喂次数和投喂总量,尽量不施有机肥、少施无机肥。
5、加强水质调控和疫病防控,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每天增加巡塘次数,注意日常管理,密切养殖品种的变化。干旱期要经常清除池塘内的漂浮物,将未腐烂的杂质捞掉,以免引起水质恶化。加强病害监测,加大疫病防治,指导渔民科学用药,发现问题,及时应对。
6、及时修复养殖设施,做好苗种准备工作。对已干枯的池塘,及时清除淤泥、消毒塘体,修补塘埂和沟渠,做好旱情缓解后恢复生产准备工作。做好苗种储备供应和信息调度,组织干旱程度较轻的地区加大水产苗种生产力度,及时发布水产苗种供需信息,为恢复生产做好准备。
7、做好产销对接,保障市场供应,减少渔民损失。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销售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组织水产批发市场、超市等上门采购,实现水产品均衡上市。做好水产品市场信息监测和收集分析工作,及时发布水产品市场供需和价格信息,引导渔民及时将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鱼捕捞出售,减少灾害损失。
8、针对灾区大量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传播及污染养殖水体,预防处理不当对公共环境卫生造成的危害。及时清捞死鱼,集中做深埋处理,选择远离水源、河流、养殖区和居住区的地点挖深埋坑,先在坑底铺垫2厘米厚生石灰,然后将死鱼置于坑中,最后撒一层生石灰,再用土覆盖。发生死鱼的水体排放时必须进行消毒处理,达标后排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