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微生物对池塘养殖环境修复的功能有哪些?
(1)去碳、去氮、解磷芽孢杆菌、碱杆菌属、假单孢菌、黄杆菌等复合菌有去除水中碳、氮、磷系化合物的能力,并能转化硫、铁、汞、砷等有害物质。光合细菌的特点是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固氮、固碳、硫化物氧化),在自然界的碳、氮、硫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明显地改善水质,增加水中的溶氧、硝氮,并使硫化物降低。芽孢杆菌是一类具有高活性消化酶系、耐高温、抗应激的异养细菌,具有降解有机物、解氮、解磷等功能,在养殖池塘的物质循环中促进氮、磷的利用,减少氮、磷在底质中的沉积。
(2)絮凝作用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等具有生物絮状作用,它们可以互相粘连在一起,构成菌胶团,结合有机物形成絮状,使重金属离子等沉淀下来,从而使水体得到物理净化。
(3)硝化作用养殖过程中,残饵、养殖动物排泄物、生物残体等含氮有机物在异养细菌的作用下被降解转化为氨,称之为氨化作用;氨氮在好氧的自养细菌氨氮氧化细菌及亚硝酸盐氧化细菌作用下相继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该过程称为硝化作用。通过微生物将水体中产生的氨氧化成硝酸盐,为藻类生长提供养料,这对池塘养殖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大意义。
(4)反硝化作用硝酸盐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被硝酸盐还原菌还原为亚硝酸盐,然后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为含氮气体(NO、N2O、N2)进入大气,即为反硝化过程,从而完成脱氮。如芽孢杆菌,短杆菌,假单胞菌都是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以分子氧为载体,在供氧不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利用硝酸盐为最终电子载体产生NO2-N和N2,而起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移出系统外,提高pH。一般情况下,反硝化细菌的用量达到0.7毫克/升时,在72小时后可以将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从0.3毫克/升降到0.1毫克/升以下。
(5)去除淤泥在好氧条件下,有机物开始生长,利用活性炭淤泥的微生物将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水体中的COD和BOD得到降低。日本学者在1998年报道用氟石和火成岩砂吸附一种乳杆菌,用以分解虾池底部有机淤泥,结果使有机淤泥发生量减少了1/3~1/2,硫化氢减少了1/3,虾的成活率提高了10%~20%。
(6)固氮作用主要是一些固氮藻类及细菌,如:固氮单胞菌属、肠杆菌、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鱼腥蓝细菌、苜蓿根瘤菌等,它们能把氮气变为有机氮,为水产养殖提供饵料和肥料,潜力很大。
(7)抑制有害生物生长将活性微生物制剂直接或发酵后泼洒到池塘水体中,可显著改善水体环境,即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明显减少池壁的青苔和池中的污物,抑制水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降低氨氮和硫化氢,减少换水次数。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