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怎样施用二氧化碳气肥

答:通过碳酸氢铵和过量的硫酸进行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怎样施用二氧化碳气肥

通过每天施用的碳酸氢铵数量来控制CO2 的生成量,并在栽培设施内均匀地分布30个CO2发生点,如CO2 浓度按1000微升/升计算,通过红外线CO2 分析仪监测得出,在硫酸过量的条件下,每日需使用碳酸氢铵3.6千克(可分成30份,分别与稀释后的硫酸反应)。若简陋的发生器容积有限,浓硫酸与碳酸氢铵反应非常剧烈,应将市售的浓硫酸(98%,比重1.84)以水∶浓硫酸为3∶1的重量比稀释。由于水和硫酸的作用是放热反应,所以操作时必须将硫酸缓慢地倒入水中,边倒边搅拌,且勿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浓硫酸溅出,有伤人的危险。然后根据所需的CO2浓度将碳酸氢铵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发生器中,并迅速密闭棚室,2小时后放风。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铵和水可以收集起来加水稀释后作基肥。因此,该施肥法无残留废弃物,但布点多,劳动强度大。有条件的菜农可购置市售的CO2发生器,产气量大,CO2纯度高,使用时只要在每667平方米的棚室内放置1个CO2发生器即可达到释放CO2的目的。由于CO2输放管架在大棚上方,CO2气体从管的两侧小孔释放出来,使气体自上而下地扩散开来,更有利于蔬菜功能叶的吸收。

大棚蔬菜在什么时期和时间施用二氧化碳效果最好?

大棚蔬菜在什么时期和时间施用二氧化碳增长剂效果最好:①叶菜类蔬菜在幼苗期,真叶展开3?5片时,就可施用二氧化碳增长剂,②果菜类蔬菜,苗期用一次,花期施用二氧化碳增长剂一次,果期是二氧化碳增长剂的最佳施用期。

普通肥料都是以粒状、粉状的形式施入土壤,二氧化碳增长剂的反应则是与潮湿的土、气体所反应而产生的缓慢气体,在空气中施入,见水不分解,必须连续施用二氧化碳增长剂,才有效果(这和人一样,每天吃饭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要定时定量为好,不然还要吃出毛病)。

三 大棚蔬菜、果树为什么会出现“饥饿症”

农民朋友:你大棚温室中的作物,为什么菜不香、瓜不甜、风味淡?为什么大棚作物病害多,植株抗病力差?为什么水、肥条件那样好,产量还是不能大大提高,这些问题的出现,基本上都是来源于一个现象,大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低,满足不了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而使作物产生了“饥饿症”

1、棚室作物为什么缺二氧化碳?

植物种子,从发芽生根到长大,而后开花结果。除浇水施肥,精心管理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绿色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不是肥料,而是水分、阳光和二氧化碳。如果这三个要素缺少一个,植物就会死亡。再好的肥料,再精细的管理,都无济于事。在这三个要素中,植物需水的作用、太阳光照的作用,是人们亲眼能看到的,而只有二氧化碳,是一种无味、无色、又无毒,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而它每时每刻,都存在于空气之中,这就是被人们忽视的原因。据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300?500PPM。在露天栽培时,植物自由自在地吸收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在冬季密闭的大棚温室中,为了保持有一定的棚温,又不能大量通风换气,和棚外空气难以交流,作物天天吸收二氧化碳,导致了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临界线,使植物生理反应处于难以忍受的保命状态。不能正常生长。特别是在白天,太阳出来后,作物叶绿素细胞要进行光合作用,光照达到1000?3000勒克斯,就开始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在这个时期,二氧化碳不能及时从大气中补充进来,植株就会因缺少了二氧化碳,停止了光合作用,而患上了“饥饿症”,光合作用不能合成,长时间的“饥饿症”结果势必影响产量和品质,实践证明,已成为棚室增产的限制因素,所以需要人工及时补充二氧化碳,十分重要。也是高产稳产的关键所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7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