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有哪些?
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有哪些?
有效有益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力,将水中的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使水体得到净化,改良了水质(另一方面通过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使水中溶解性物质透过细胞壁,在胞内酶的催化作用下 ,迅速完成氧化,合成一系列生化反应,把吸附在细胞壁周围的固形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内,由细胞内酶进行生化反应,并放出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质则转化为营养物质,可供浮游生物生长发育,所以又可增加水体中水生物量,使沪食性的鱼类如(花、白鲢) 有了充足的可 口饵料。同样,由于水生生物量的增加,特别是浮游植物的增加,为水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保持较高的饵料生物量,肥效 和水体溶氧量。有益微生物肥的施入、增加了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生物菌群,抑止了不良菌种的繁衍,使鱼不易发病 ,生物菌的诱食性还增强了鱼的摄食能力,提高了鱼产量。这是因为,一方面是水体中有益微生物增多,水体环境改善了 ,使鱼生活在一个良好的水体中有关,另一方面它们吃了饲料中添加的有益微生物菌群饲料中的光合细菌,它能释放 出具有抗病的酵素,胰蛋白分解酵素,这些有益微生物菌群进入鱼体肠道后,可抑制肠道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鱼不易生病,而且还有助于鱼的消化吸收,增强其摄食能力和抗病能力,所以鱼就生长的快,生长的壮,而且还不生病。
生物有机肥造粒机的用途及特点
有机肥料球形造粒机,在吸收、消化、借鉴国内外先进颗粒机原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研制,终于克服了现有的造粒机生产生物肥料高温杀菌,下粒不畅,干燥难的难题,研制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常温保菌、颗粒畅通的新型“生物有机肥造粒机”,结束了有机肥因体轻松散造粒难,反球更难的历史。产出的颗粒含水量低,易干燥。同时可兼生产饲料颗粒、填补制粒机械领域一机多用的国内空白。二、有机肥造粒机的用途及特点:
1、以草炭、褐煤、有机肥污泥、秸杆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制粒;
2、以鸡粪等有机肥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复合肥制粒;
3、以豆饼等为主要原料的饼肥制;
4、以玉米、豆类、草粉等为原料的全价饲料、混合饲料制粒;
5、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的生物饲料秸杆颗粒粕制粒
水产养殖动物有鱼,虾,蟹,蛙,贝类等,那水产养殖植物有哪些?海带,紫菜,淡水的有藕,菱角
水产养殖中的禁用药物有哪些农业部关于水产养殖中明令禁用药物有:喹乙醇、呋喃唑酮、呋喃那斯、呋喃西林、孔雀石绿、氯霉素、汞制剂、锥虫胂胺、五氯酚钠、杀虫脒、双甲脒、林丹、毒杀芬、六六六、甲基睾丸酮、己烯雌粉酒石酸锑钾、地虫硫磷、DDT、呋喃丹、氟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磺胺噻唑、磺胺脒、红霉素、杆菌肽锌、泰乐菌素、速达肥、阿伏帕星、环丙沙星。
请问安徽莱姆佳秸秆生物有机肥有哪些功能?你好,有以下这几个功能。
功能一:提供或活化养分功能。功能二:产生促进作物生长活性物质功能。功能三:促进在地作物残留的秸秆腐熟功能。具体上安徽农资网看详情。功能四:改善农产品品质功能。功能五:增强作物抗逆性功能。功能六:修复土壤功能。
生物絮团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有哪些
先,自
生物絮团可以制造氧气,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其次,很多微生物可以分解水中的废物,比如养殖的生物所排出的粪便等废物
最后,微生物可以作为养殖物,鱼类等的饲料,增加养殖物的微量元素的摄取
腐殖酸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如何应用?应采用黄腐酸(FA)或腐植酸钠(HA-Na),最好是FA。在鱼池中洒上浓度为1%的FA,每立方米养殖池水中洒1000毫升,每隔1周洒一次。具有增强鱼类健康水平、提高营养吸收率、防治疾病、改善水质等作用。你可以小规模试用一段时间,总结一下经验再扩大应用和推广。
生物有机肥属于农产品吗?我认为有两方面:一使用有机肥增加了土壤肥力,主要表现在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二施用有机肥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肥转化为CO2,而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糖类。从而改善了农产品的品质。
水产养殖有哪些鱼虾蟹贝都是
edta在水产养殖的应用EDTA在水产养殖中主要是祈祷祛除重金属的作用,不过EDTA太贵了,所以使用的非常少。
想找一些南美白对虾养殖资料
硝酸亚汞能让快死的鱼活过来`~`
硝酸亚汞中含有重金属汞,鱼体吸收汞元素后,容易产生兴奋,短时间活蹦乱跳
孔雀石绿让死鱼不容易发臭~~~~又名碱性绿、严基块绿、孔雀绿,它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染料,易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科研表明,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鉴于孔雀石绿的危害性,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硝酸亚汞硝酸亚汞含有重金属汞,汞对人体有较大毒性,极易产生富集性中毒,出现肾损害,国外已在水产养殖上慎用这种药物,我国也将其列入水产养殖禁用药物。
孔雀石绿具有高毒、高残留性,人食用体内残留该物质的鱼类,可能致癌。武汉市农业局兽药监察所有关负责人称,他们也曾接到举报,个别运输商用孔雀石绿对运输水体消毒,以延长鱼类在长途贩运中的存活时间;还有的不法鱼贩故意用“禁药”激活病鱼,以图卖个好价钱。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他们也查处过类似不法行为,但由于武汉大多数市场尚未建立水产品准入制度,加之少数鱼贩手法隐蔽,给查处带来了极大难度。
无公害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提供者:黄炜来源:浙江质量网发布时间:2006-04-11点击数:428
无公害南美白对虾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前 言
本部分主要依据国家对虾卫生标准、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渔用药物安全限量和使用准则、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等标准,和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多年来科研推广成果,省内南美白对虾科研与养殖生产实践经验,并结合了省外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了对虾、河蟹等甲壳类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而制定的。
DB33/T 399《无公害南美白对虾》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第三部分:产品质量标准
本部分为 DB33/T 399的第二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建明、何中央、张宇飞、张群杰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en)养殖生产的产地环境、虾苗放养的准备工作、虾苗放养、饲养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日常管理、起捕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南美白对虾的池塘养殖,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与设施
3.1 产地环境
通电、通水、交通方便、环境无污染、淤泥少的沿海地区、咸淡水地区和淡水地区均可。产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的要求。水源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海水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咸淡水和淡水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3.2 设施
3.2.1 养成池
3.2.1.1 淡水池塘
面积以0.1hm2~1.0hm2为宜,为方形或长方形,水深1.2m以上。壤土或砂土底质,池底平整不漏水。池的两端设进、排水设施。
3.2.1.2 海水池塘
沿海地区在潮间带建虾池,应在50年一遇的标准海塘内修建为宜。面积以0.3hm2~2.0hm2为宜,为方形或长方形,滩面水深1.0m以上为宜。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比降0.2%左右,池底不漏水,必要时加防渗漏材料。池的两端设进、排水设施。附近最好有淡水水源。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分为泥质池塘和水泥池,泥质池塘须护坡,面积1300 m2~3500 m2,水泥池为方形或圆形,面积一般较小,具体依实际情况而定,水深一般以1.5m~2.0m为宜。
3.2.2 养成池配套设施
3.2.2.1 蓄水池
蓄水池应能完全排干,水容量为总养成水体的五分之一以上。
3.2.2.2 废水处理池
采用循环用水养殖方式,养成池排出的水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方可循环使用。不采用循环用水养殖方式,养成池的废水,也应经处理池净化后,方可排放。
3.2.2.3 进、排水设施
在规模化养虾区,需要建设独立的进、排水渠道,协调各养虾场、养成池的进、排水。进水口与排水口应尽量远离。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排水渠底要低于各相应虾排水闸底30cm以上。
3.2.2.4 增氧设备
对高密度精养池和咸淡水、淡水地区的养虾池,应配备增氧设备,土池可用增氧机,水泥池可用冲气泵和鼓风机,精养池每667m2配套1台,功率为0.75千瓦~1千瓦。
4 虾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4.1 清淤整池
收虾后,应将养成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干,封闸晒池,整修塘埂、堤坝、塘底、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杂草及污染杂物。池中淤泥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须反复冲洗清淤,促进有机物分解和排出。不得直接将池中淤泥搅起,直接冲入海中或外河中。
4.2 清塘消毒
清淤整池后,应清除虾池内虾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常规清塘消毒药物及用量见表1。
表1常用清塘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
渔药名称
用法与用量
休药期
天
注意事项
氧化钙(生石灰)
200 Kg/667m2~250 Kg/667m2
≥7
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混用。
漂白粉(有效氯≥28%)
海水,40 mg/L~50 mg/L≥5
1.勿用金属物品盛装。
2.勿与酸、铵盐、生石灰混用。
淡水,15 mg/L~20 mg/L
二氯异氰尿酸盐
5 mg/L~10 mg/L
≥10
1.勿用金属物品盛装。
2.勿与其他消毒剂混用。
茶籽饼
水深1m,60 mg/L~90 mg/L
≥7
粉碎后用水浸泡一昼夜,稀释连渣全池泼洒。
注: 清塘用药后的废水排放应注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3 虾池进水
清塘消毒结束后,在虾苗放养前7d~10d,用60目以上的袖状筛网过滤进水60cm~80cm,施肥培育基础生物饵料。
4.4 施肥培饵
4.4.1 肥料种类
一般采用尿素、过磷酸钙等化肥或复合肥和发酵鸡粪等有机肥。
4.4.2 使用方法
新塘施有机肥并结合使用无机肥,老塘可施无机肥。有机肥应经过堆放发酵后使用,用量为100mg/L~200mg/L,氮磷无机肥比例(5~10)∶1,首次氮肥用量为2mg/L~4mg/L,以后2d~3d再施一次,用量减半,并逐渐添加水。
4.4.3 施肥原则
—— 平衡施肥,提倡施用有机肥。
—— 控制施肥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控制在40mg/L以下,透明度30cm~40cm。
—— 有机肥须经熟化、无害化处理。
—— 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不得使用。
5 虾苗放养
5.1 放苗环境
放苗时,虾池水深60cm~80cm,水温22℃以上(育苗池与虾池水温差不超过2℃)。虾苗培育池、中间培育池和养成池的池水盐度应一致。避免在大风、暴雨天时放苗。
5.2 放养时间
浙南地区为4月~7月,浙北地区为5月~7月
5.3 虾苗质量
虾苗质量参照本标准DB33/T 399第1部分6.1.1条执行。
5.4 放苗密度
粗养池一般以15万尾/hm2~30万尾/hm2为宜,精养池以60万尾/hm2~90万尾/hm2为宜,条件好的精养池可放120万尾/hm2~150万尾/hm2,经中间培养后的可适当减少放苗量。具体放养密度,视养殖方式、养殖条件而定。
5.5 中间培育
5.5.1 培育池
在养虾池的上风处,选择质底平坦,进水方便的池边或池角,筑中间培育池,堤高0.8 m~1.0m。面积根据虾苗计划放养量,按2000尾/m2~4000尾/m2的比例确定。也可以用农膜围栏,进水前将农膜预埋固定在池底,进水后提起,高于水面10cm~20cm,并用木棍和竹子两面夹紧固定。
5.5.2 安装供气设备
按5m2~10m2设一个散气石,选择合适的鼓风机或冲气泵,散气石均匀布置在暂养池中。
5.5.3 中间培育池消毒和水质调整
按表1对中间培育池消毒,然后用60目以上的筛网过滤进水60 cm,用生石灰调整池水pH至7.8~8.6,按4.4条培养基础饵料生物,使池水透明度在30cm~40cm之间,同时调整盐度,使出苗池盐度与中间培育池盐度相一致。
5.5.4 饲养管理
放苗后,即可投喂饲料,可用普通对虾“0#”饲料或幼虾“1#”饲料、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投饵量为每万尾虾苗每次投5g~10g,每天投四至五次。放苗三天后,每天适量加水3cm~5cm。注意调整池水pH和水色,保持连续供气,10d~15d后虾苗长至2cm~3cm时,可放入大塘养殖。专用配合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
6 饲养管理
6.1 饲料质量
配合饲料安全卫生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的规定,粗蛋白含量以30%~40%为宜,其他营养符合健康养虾要求。鲜活饲料应新鲜、不变质。
6.2 饲料投喂量
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以虾体重的3%~8%为宜。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池塘存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投饲后,继续观察虾摄食情况,对投喂量进行调整,其确定原则为:
—— 水质不好、天气闷热、大雨时少投或不投。
—— 大批蜕壳后足量投喂。
—— 在虾池四周定点设置小罾网,投饲1h~2h后观察残饵情况,作适当调整,一般以2小时食完为好。
—— 水温低于20℃、高于32℃时减少投饲量,16℃以下停止投喂。
6.3 饲料投喂地点
养殖初期一般散投在池塘四周的固定滩面上,养殖中后期应全池均匀投喂。
6.4 投喂时间
放苗后的初期,通常每日投喂2次~4次,以后随着虾的增长和投饲量的加大,调整每日投喂次数,一般下午以后的投饲量占日投饲量的70%左右。
7 水质管理
7.1 水质指标
在养殖期间应保持如下水质指标:透明度30cm~40cm,水色黄禄色或黄褐色,pH值7.8~8.6,溶解氧4mg/L以上,氨氮(NH+4-N)0.5mg/L以下,亚硝基氮0.02 mg/L以下,硫化物0.1mg/L以下。
7.1.1 进水水质管理
放养前,向养成池注入清洁或经消毒处理的养成用水,在放苗后,养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进水需用60目以上的筛网过滤。
7.1.2 水量及水交换
养成前期,每日添加水3cm~5cm,直到水位达1m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视水质情况,酌情换水,每次换水量不超过20%,使池水水质符合7.1要求。
7.2 化学调节
每隔半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5mg/L,调节池水pH、增加蜕壳所需钙质,与漂白粉1mg/L~1.5mg/L或二氧化氯0.3 mg/L~0.4mg/L交替使用,以消毒水体。同时,根据水质情况不定期使用沸石粉等底质改良剂。
7.3 生物调节
根据虾池水质和虾的生长情况,不定期泼洒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用法及用量参照使用说明。淡水虾池可放养适量鲢鳙鱼,以调节水质。
8 病害防治
8.1 预防措施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为原则。
可采取以下措施:
a)彻底清淤消毒;
b)放养优质苗种;
c)合理投喂优质饲料;
d)保持水质清新和底质良好;
e)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水体;
f)定期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h) 定期对虾池中的病原生物进行检测。
8.2 治疗方法
发现病虾、死虾,应立即检查病因、死因,及时捞出病虾、死虾,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虾病及其防治办法见附录A。药物使用应符合NY 5071要求,并遵循以下原则:
a)? 使用的渔药应“三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号)齐全。
b)? 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建议使用生物制剂。不得使用含有机磷等剧毒农药清池消毒。
c)? 收获前一个月停止使用药物。
9 日常管理
9.1 巡池
每天凌晨和傍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变化,检查虾的活动、摄食情况,检修养殖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2 测定
每测定水温、pH值、透明度等水质要素。定期检测溶氧、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亚硝酸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定期(10d~15d)测定虾的体长、体重等生长指标,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30尾。做好日常记录。
9.3? 建档
每只养殖池都应建立养殖档案,包括放养、投饲、用药等情况的记录及日常观察、测定的记录等。
10 起捕
10.1 时机
当水温低于16℃时,应将池虾全部起捕完毕。具体视市场需求、价格及对虾生长情况、健康状况、水质变化等而确定。
10.2 方法
可用虾笼、拉网、放水、干塘等方法。
10.2.1 虾笼捕虾
可捕大留小、使虾陆续上市,一般在池水水温较高,虾活动频繁时使用,每次放笼时间不宜超过2h。
10.2.2 拉网捕虾
在虾池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温较低,一次要求起捕量大时采用。
10.2.3 放水收虾
一般在海水池塘使用,在排水闸上,安装锥形袖网,开闸放水,虾随水流进入网中。
10.2.4 干池捕虾
在虾基本起捕的情况下进行,尤其当虾完全停止摄食和生长或严重发病时,因即刻抽水或放水进行干塘捕捞。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南美白对虾的疾病与防治方法
表A.1南美白对虾的疾病与防治方法
病害种类
发病季节
症状
防治方法
病毒病
5月~10月
行动迟钝、肝胰腺脓肿变白,腐烂发臭,出现锈斑或烧斑等黑褐斑点、死亡快。
(1)适量换水;(2)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季胺盐类消毒,0.3mg/L~0.5mg/L,连续数次。
细菌性病
5月~7月
行动迟钝、附肢变红,黄鳃或黑鳃。
(1)溴氯海因等消毒剂消毒水体。
真菌性病
春季及秋冬季
虾鳃呈黑色,附肢色泽暗淡和似有旧棉絮状附着物。
(1)强氯精、季胺盐,0.3mg/L~0.5mg/L消毒水体; (2)茶皂素,0.001mg/L~0.002mg/L全池泼洒。
寄生虫病
白毛状,有聚缩虫等纤毛虫附着在虾体表、附肢上
硫酸锌0.1 mg/L~0.3mg/L。
环境引起病害
黑鳃、水肿等,呼吸困难,易引起细菌等继发感染
用沸石粉等处理底质,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营养性疾病
蜕壳不遂、肝肿大及其他内脏疾病。
饲料中添加磷酸二氢钙及各种维生素等。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禁止使用的渔药名录
表B.1南美白对虾养殖禁止使用的渔药名录药物名称
别名
禁用原因
呋喃唑酮
痢特灵
高残留
呋喃西林
呋喃新
高残留
氯霉素
高残留
环丙沙星
环丙氟呱酸
高残留
喹乙醇
喹酰胺醇羟乙喹氧
致癌高残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