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冬天种黄瓜
黄瓜冬季温室栽培,既保证了寒冷地区新鲜黄瓜的周年供应,也是菜农提高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但温室黄瓜栽培的设备、能源及其它投入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必须采取综合先进的栽培技术,才能保证高产、优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选择适宜品种 目前以北京大刺、农人、新泰密刺等品种最佳。
2、培育壮苗 用塑料钵育苗,培养上由草炭、蛭石按3:1混合配制,加复合肥2公斤/立方米。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播种。播前可选用热水烫种法处理种子,即先用凉水浸没种子,再用80—90℃热水边倒边搅,热水量不可超过种子量5倍,搅到水温55℃时停止搅拌,保温7—8分种,而后进行浸种催芽。
播种时苗床浇足底水,播种覆上后盖地膜,幼苗顶上时去膜。
要注意调节温度,发芽期苗床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5—20℃。子叶展开至“破心”阶段白天温度20—22℃,夜间12℃—15℃;“破心”至3叶1心阶段保持白天温度22℃—25℃,夜间13℃—17℃为宜;定植前7—10人,白天温度15℃—20℃,夜间12℃—13℃。
苗出土后应“上土”,即在幼芽顶上、子叶展平及第一片真叶展平时,分次撒厚0.4厘米、0.7厘米及1厘米的细土在苗床上,起到松上保墒、发展根系和固定植株的作用。如底水浇得适量,一般苗期不浇水。定植前5—6天,可向苗床喷洒一次水。第三片真叶展开后要将苗距拉大到15—20厘米。
3、定植与管理定植前要施足底肥,每亩不少于5000公斤优质有机肥,同时增施1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或200公斤饼肥。
栽培密度不能过大,以每亩2500株左右为宜。
浇水一般用沟灌或喷灌,不可大水漫灌,喷灌在温度过高时使用更好。
要调节好温度,按标准管理法,一般来说,在每天8—12时,要由20℃迅速升到26—27℃;12—18时,由26℃逐渐降到16℃;18—22时维持在15—16℃;22时至次日6时,保持11℃,阴天时白天的温度要相应降低。
追肥应根据地力及植株长势而定。为充分发挥温室内温、光、水、肥增产的潜力,尽可能进行氧化碳施肥。一般采用酸容器或上坑内衬塑料膜,内装一定量的硫酸,每天早7—8时定量加入碳酸氢铵,加入量按温室体积计算;二氧化碳浓度,晴天为80—90PPM,阴天400—500PPM。当硫酸耗尽时,形成的硫酸铵可做肥料施入土中。
砧木采用云南黑籽南瓜,一般亩用接穗黄瓜种子150—200克,南瓜种子1500—2000克。配制营养土用肥沃田土5份,优质腐熟粪肥5份,配以速效性肥料,每方营养土加磷酸二铵0.5公斤,硫酸钾1千克拌匀。
用直径8—10厘米,高12厘米的营养钵,内装10厘米营养土,适当镇压,摆放在事先打好的育苗畦内,缝隙用细土弥严,然后浇透水扣膜提温。
采用靠接法嫁接,黄瓜比南瓜早播3—5天。
播种前将种子倒入55℃热水,不停搅拌,水温降到30℃时黄瓜浸泡5小时左右南瓜浸泡10小时左右,捞出反复清洗,再用湿纱布包好,放入30℃的地方催芽,当70%发芽后即可播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4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