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什么季节可以做紫花苜蓿

一、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时间

什么季节可以做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草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种植,但是以春、秋季节栽培为好。由于紫花苜蓿草的种子在地温达到5—7℃就可以发芽,可以在早春解冻后抢墒播种,当年可以收牧草1—2次。如果春季墒情不好可以进行夏季播种,夏季地温高,苜蓿幼苗生长比较旺盛。风沙大的地区最好在夏季播种,这样可以避免沙土掩埋影响出苗。北方地区播种不能晚于7月中旬,以免影响苜蓿越冬。南方气温高的地区在处暑后进行播种。

二、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方法

1、种子的处理:苜蓿草种子的硬实率为10—30%,就是这部分种子不能吸水膨胀发芽,在播种前需要进行适当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可采取擦破种皮的办法,用碾子轻压或者在种子中掺粗砂进行磨擦,使种皮破裂。或者用50—60℃的温水浸种15—60分钟再播种。

2、种子消毒:用1%的石灰水浸种,防除牧草的叶斑病,用50倍的福尔马林浸种防除轮纹病。

3、整地:紫花苜蓿草的种子细小,顶土力弱,苗期生长缓慢,要求栽培的土壤要深耕,耙细才有利于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2500公斤,如果是酸性土壤还要施点石灰,在南方地区每亩施石灰10—20公斤。

4、播种:紫花苜蓿草的种子小,顶土力弱,播种深度一般2—4厘米,多采用条播,行距40—45厘米,每亩播种量为1—1.5公斤。

5、田间管理:播种后一般6—10天就可以出苗出苗后,当植株高5—8厘米时,必须及时中耕除草,以避免杂草的危害。在每年返青时、每次收割后有条件的可以灌返青水和追肥。

6、收割利用: 最佳时期是 第一朵花出现到十分之一开花,根茎上又长出大量新芽的阶段,最高这个时候,是紫花苜蓿营养物质含量高,根部营养蓄积多,再生良好。在花蕾前或者现蕾时收割,紫花苜蓿草的蛋白质含量最高,饲用价值最大,但是产量比较低,并且根部养分蓄积少,最高阶段收割会影响紫花苜蓿草的再生能力,甚至引起植株的死亡。如果收割过迟,紫花苜蓿草的草质粗老,饲用价值降低,并且最高时间收割,茎秆老嫩不一,加工调制困难。

收割紫花苜蓿草还要看饲喂的要求,如果用来作青饲料就要早收割,如果是晒青干草可以在盛花期收割。如果是喂猪、喂鸡就要早收割。喂牛羊可以晚点收割。

紫花苜蓿草的收割次数主要取决于紫花苜蓿草的长势,当年春天播种的,北方在有灌溉的条件下,可以收割2—3次。南方地区可以收割2—4次。夏天播种的,北方地区不能收割,南方地区可以收割1—2次。种植的第二年,北方地区可以收割3—5次,长江流域可以收割5—7次。收割间隔期通常是3542t天,每亩可以收割鲜草1000—4000公斤,水肥条件比较好的亩产可以达到5000公斤以上。如果收割干草,一般亩产量250—1000公斤。

紫花苜蓿种子一般在每年的3-5月份播种,或者秋季9-11月份都是可以种植的。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具有很高的种植效益。

品种选择

适宜我地区种植的国产品种有:中苜1号 甘农3 号 草原2号等。进口品种有:金皇后(美国) 阿尔冈金(加拿大)等。其中,国产品种适应性强,可在轻度盐碱地上种植;进口品种产量高、品质高,适宜在水肥较好的地块种植。

种植技术

1、种子处理。种子要经过清选,晒干,使种子的净度达到90%;播前可将农药、除草剂、根瘤菌和肥料按比例配置拌种,避免苗期病虫害。用根瘤菌等细菌肥料拌种(1千克根瘤菌可拌10千克种子) ,能提高产量20%以上。

2、播种时间。种子发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地温在5℃--6℃,最适温度在25℃以内;二是需要较多的水分。

3、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条播,行距30厘米--40厘米。目前推广的密垄稀植技术,行距15厘米--20厘米,既增加覆盖,提高产量,又便于田间管理。

4、播种量。选进口种子,每亩用量0.75千克--1.0千克;国产种子,每亩用量1.0千克--1.5千克。盐碱地用量适当增加。干旱地区因水分不足,播种不可过密。亩用量干燥时用低限,湿润时用高限。

5、播种深度。苜蓿种子甚小,播深视土壤种类而定,湿土浅播,干土稍深。一般为2厘米--3厘米,沙质土3厘米--4厘米,黏土为2厘米,

6、镇压。若土壤疏松,播前先镇压一遍,便于掌握深度;播种后再镇压一遍,有利于保墒。

在北方的种植时间是三月初,在南方种植的时间是九月中旬。在一些地区,夏季和冬季也是可以进行种植的。但是最好的播种是在春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54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