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玉米几个叶追肥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玉米几个叶追肥

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想要玉米长得好自然也是离不开科学的施肥的。现在北方地区的麦茬玉米正处于幼苗期,如何给玉米施好肥呢?这里科学兴农就和大家探讨一些关于玉米施肥的问题。

玉米的需肥规律如何?

研究表明每生产100公斤的玉米粒需要氮元素2到4公斤,氧化钾1.5到4公斤,五氧化二磷0.7到1.5公斤,其次还需要到钙、镁、硫等微量元素。玉米对氮肥的需求量主要集中在进入拔节期之后,尤其是玉米在拔节期到雄花抽穗期对氮肥的需求量最高,此时氮肥不足将会导致玉米出现授粉不良的情况。玉米对钾肥的需求量主要集中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对磷肥的需求量主要集中在玉米生长到5到8片真叶的时候,此时缺少磷肥将会导致玉米出现结实不良的情况,严重时会造成减产。

如何给玉米施肥?

第一施足基肥:基肥是基础,基肥的使用量占到施肥总量的70%到80%,后期玉米生长的主要养分都来源于基肥,基肥不足将会导致前期玉米生长过旺,后期肥料跟不上,茎秆变短变细,易发生倒伏,结实不良等情况。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化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一般每亩使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到3000公斤,配合使用过磷酸钙20公斤、氯化钾15公斤左右。施好基肥之后配合土壤翻耕进入土壤当中,在玉米播种后可以追施种肥,种肥的使用量不宜过多,播撒在距离种子五公分之外的地方,避免出现烧根的情况。一般每亩使用尿素1到2公斤。此外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是使用测土配方进行施肥,这样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施肥。

第二玉米追肥:玉米追肥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玉米生长状况、土壤肥力状况等进行。追肥一般进行两到三次,第一次在玉米的苗期,生长到5到6片真叶的时候进行,主要以施氮肥为主,每亩可以使用尿素2.5公斤左右,如果此时玉米苗情非常好,土壤肥力充足的话,可以省去这次追肥。第二次追肥在玉米进入拔节期的时候进行,在玉米生长到60到90公分的时候进行施肥,每亩追施硫酸铵5到7公斤左右,如果苗情非常好的话可以减少肥料使用,避免玉米秸秆徒长。第三次在玉米生长到雄穗抽穗前进行追肥,每亩追施硫酸铵10公斤左右,此次施肥能够保障后期玉米及时灌浆。

玉米一次性施肥会减产吗?

由于现在不少地区都在简化玉米的施肥过程,甚至很多地区采取的都是一次性施肥,不再进行追肥,俗称“玉米一炮轰式施肥”,这样施肥能够节省不少的人力和物力,那么一次性施肥会造成玉米减产吗?其实玉米一次性施肥如果操作的好得话并不会造成玉米出现比较明显的减产的情况。采用一次性施肥需要考虑三点问题:第一必须选用优质的长效缓释肥,这样才能够保障玉米生长后期不出现脱肥的情况。第二玉米种植环境适合采用一次性施肥技术,对于一些种植地区的土壤情况不良的地块,比如容易发生漏肥、干旱的地块就不是十分适合采用一次性施肥技术,因为土壤的保肥能力较差,后期玉米生长肥料吸收易受影响。而对于一些壤土、黏性较高的地块就比较适合一次性施肥。

玉米6至7叶追肥是最佳时机。

现在夏玉米即将大喇叭口期,施肥和防治病虫害,必须及时解决几方面的问题:

1、玉米的需肥特性

玉米一生中吸收的氮肥最多,钾肥次之,磷肥最少;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也是不同的。玉米苗期,对养分的吸收数量不多,为缓慢吸收阶段,整个苗期吸收量占一生吸收总量的10%以下,但植株中氮、磷、钾的浓度却是一生中最高的。

这表明苗期肥料充足对培育壮苗、奠定丰产基础具有积极作用。

拔节到抽雄期对养分的吸收速度快,数量多,为快速吸收累积阶段,尤其是大喇口到抽雄这10天左右时间内,是一生中吸收速度最快,数量最多的时期。到抽雄时,植株吸收的氮、磷已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50%以上,植株累积吸收量最多的是钾,已占全生育期总量的70%以上。

此时,植株体内养分浓度仍比较高。这表明玉米拔节至抽雄期,对养分的要求最迫切,施肥作用最大,是肥料的最大效率期,因而也是玉米施肥的关键时期。

抽雄至授粉期,玉米吸收养分的速度降低,数量减少,处于低谷阶段。

授粉至乳熟期,氮、磷、钾的吸收量迅速回升,到乳熟期玉米吸收积累的氮磷肥占全生育期的90%以上,玉米一生中所需钾肥已全部吸收。

乳熟到成熟期,玉米对氮、磷仍有一定的吸收,尤其是氮肥。因此,乳熟以后,仍不能缺肥少水。

玉米对氮(N)、磷(P2O5)、钾(K2O)吸收数量及比例受土壤、肥力、气候及种植方式的影响,夏玉米每生产100公斤籽粒吸收氮、磷、钾分别为2。

59公斤、1。

09公斤和2。

62公斤,其比例为2。

4:1:2。

4。

2、玉米各生育阶段施肥效果

根据玉米的需肥的性和施肥特点施肥,才能充分发挥施肥的增产效果。玉米苗期对磷肥特别敏感,磷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慢。因此,磷肥要作基肥或种肥施用,增产效果才会更好。

玉米全生育期各阶段对氮肥都有吸收,大喇叭口至抽雄期和授粉至乳熟期为需氮高峰期,并且氮肥易流失,因此,氮肥要分期使用,追施的重点是大喇叭口期。玉米大喇叭口期是指玉米可见叶龄与展开叶龄差数最大,顶部呈大喇叭口状的时期。此时追肥又称为攻穗肥。淮北夏玉米在600公斤/亩栽培条件下,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总量的50%子粒产量最高。

3、玉米大喇叭口期(攻穗)施肥技术

安徽省夏玉米生育期间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发育进程快,需肥高峰来得早,特别是拔节至抽雄期,不仅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旺盛,并且雌、雄穗亦在强烈分化,植株对养分的需求量大而且敏感。因此,大喇叭口期追肥对提高产量特别重要。

它既可促进生长与雌穗分化,又有提高光合作用,延长叶片功能期和增花、增粒、提高粒重的作用。为了提高大喇叭口期追肥的增产效果,在施肥技术上应做到“准”、“重”。

大喇叭口期追肥的时间要准,在玉米的不同叶龄追施攻穗肥(喷500倍先科追肥精)叶面喷施代替根部追肥,产量差异较大。

研究表明,在郑单958、鲁单981等品种(淮北夏播全生育期总叶数20-21片)第11-12片叶展开时,农大108等品种(淮北夏播全生育期总叶数21-22片)第12-13片叶展开时追施攻穗肥,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也可按“玉米可见叶龄与展开叶龄差数最大(在我省淮北为5时),顶部呈大喇叭口状”标准确定追施攻穗肥的具体时期。

大喇叭口期追肥用量要重,穗肥是实现夏玉米穗大、粒多、粒重的一次关键性肥料,在用量上要做到重攻。一般肥力水平田块,计划亩产500-600公斤玉米产量,在前期已施基肥(种肥或苗肥)的基础上,穗肥按施氮总量50%计每亩宜施尿素15公斤或碳酸氢铵40公斤。

肥料入土要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深施,穗肥施用期正处夏季高温时节,为了减少氮素挥发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必须做到开沟或刨窝深施。如土壤干旱,须带水追肥,施后随即覆土踏严;若遇阴雨连绵,亦可用尿素于雨后撒施。

夏玉米追施攻穗肥还应注意如下问题:施肥时,开沟或刨窝不能距植株太近,以免伤根,施肥部位以离植株15~20厘米为宜。

随着科学的发展,郑州先科实业的先科追肥精(离子态螯合氮、磷、钾)叶面喷施完全代替根部追肥。

第1次在拔节 后10至15天(7至8片叶),追施总肥量的三分之一,促进茎 生长和幼穗分化。第2次在玉米抽雄穗前10至15天(10至11 片叶,大喇叭口期)追施总肥量的三分之二,促穗大粒多。如 果夏玉米只进行1次追肥,应在小喇叭口期(8至9片叶左右) 进行,不能太晚。追肥时应刨埯深施或耧播耠施,肥与苗的距 离7至10cm,施肥后封严,以提高肥效。追施的穗肥一般应重 施,但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筹拔节肥和穗肥的比重。

(1)苗肥苗肥应早施、轻施和偏施,以氮素化肥为主。 在基肥中未搭配速效肥料或未施种肥的田块,早施、轻施可弥 补速效养分不足,有促根壮苗的作用。(2)穗肥一般在抽雄前10〜15天,玉米出现大喇叭口 时施用。对基肥不足,苗势差的田块,穗肥应提早施用。穗肥用量应根据苗情、地力和拔节肥施用情况而定,一般每667 m2施碳铵,或者尿素。一般土壤肥力较高、 基肥足、苗势较好的,可以稳施拔节肥,重施穗肥;反之,可 以重施拔节肥,少施穗肥。(3)玉米粒肥一般在果穗吐丝时施用为好,这样能使肥效在 灌浆乳熟期发挥作用。粒肥用量不宜过多,每667m2穴施碳铵即可,也可用1%〜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作 叶面喷施,每667 m2喷液量50 kg左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86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