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香瓜技术是怎样的
利用春秋棚设施的保温和避雨效果以及小果型西瓜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易坐果、果型小、生育期短、持续结果能力强的特性,采用设施一种多收长季节栽培技术,采采收期可以从6月中旬持续到10月上旬,能够连续采收4茬左右,可以达到品质优、产量高、投入少、效益高、上市期长的效果。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规避和防范市场风险,而且可以建立起均衡供应的生产栽培体系,弥补7-9月北京市场没有当地瓜的空缺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西瓜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种多收长季节栽培的关键是保证西瓜植株长期保持稳健的长势而不早衰,现将该技术的要点介绍如下。r 1、育苗r 西瓜长季节栽培时,要求幼苗健壮、根系发达不易早衰,以维持整个生产期植株稳健的长势,从面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因此必须使西瓜植株根系长期保持较强的活力,不能早衰,不易感染枯菱病等土传性病害。r 1.1品种选择r针对北京延庆区的气候特点,并结合大棚西瓜长季节栽培的品种需求特点(耐低、高温,耐早衰,抗病性强,优质丰产),选择适合于本地区长季节栽培的西瓜品种。r 1.2苗床类型r 应采用电加热温床育苗,在大棚内的畦面上作水平地面,即平整床底,上铺一层草帘为隔热层然后用电加温线进行苗床布线。r 1.3种种子处理及催芽r 购买来的西瓜种子一定要经过药剂处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发芽率,而且可以防治苗期病害。然后进行浸种与催催芽,催芽至大部分种子露白。r 1.4育苗基质r 可选用市售商品育苗基质,也可以用草炭、珍珠岩、蛭石为主要原料进行配制。基质装盘采用50孔的育苗盘。装盘时,先将基质倒在水泥地上或塑料薄膜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湿并搅拌,以基质手捏成团,手指间不见流水,下落后自然散开为宜,然后装盘。r 1.5保温r西瓜苗最适宜生长温度22~25℃,低于15℃生长缓慢且易暴发苗期病害。r 1.6控湿r 苗床应适当通风控湿。苗期应定时向苗床喷施特锐菌(有效成分为哈茨木霉)预防苗期病害和蹲苗,以确保种苗健壮、优质。r 1.7茬口安排r 育苗和定植均分4批,每批间隔10d。第一批为3月中旬播种育苗,4月下句3叶1心定植;第二批为3月下旬播种育苗,5月初3叶1心定植,以此类推,西瓜上市时间从6月下旬持续到10月上旬。r 2、施肥与定植r 2.1合理施肥r 结合整地每667m2施用商品有机肥2t,麻饼(亚麻、芝麻等种子榨油后留下的渣,又称麻渣肥)100kg,三元复合肥(N-P-K=15-15-15)50 kgor 2.2浇好底墒水r 底墒水要浇透。r 2.3铺设膜下滴灌设施r 结合定植行安排铺设好滴灌带,以便肥水一体化管理,并覆盖地膜。r 2.4适适时定植r 定植时间在4月中下旬。地地爬式栽培为每棚种植4行,株株距45cm,行距2m,密度为400株/棚(每棚面积为400m2)。r 3、田间管理技术r 3.1温度管理r ①缓苗期期只有保证棚内有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才能确保移栽成活率较高。r ②幼苗成活后至坐瓜前期确保棚内温度白天不高于30℃,晚上15℃左右。r ③坐瓜后期棚温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15℃左右。r ④膨大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利于糖分的积累,提高西瓜品质。r 3.2水分管理r 西瓜鸡蛋大小时及时进行灌水,保证充足的水分,确保西瓜正常生长。灌水量以第2天西瓜的根际土壤潮湿为宜。r 3.3肥料管理r 采取膜下滴灌的技术进行施肥。将肥料稀释好,随水浇施,实现水肥一体化。待果实鸡蛋大时结合滴灌施1次壮果肥;施用高氮、高钾、多元素冲施肥25kg/667m2,前茬瓜收获后,结合灌水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25kg/667m2以此类推。r 3.4合理整枝r 整枝在植株长到5片叶时进行,采用三蔓整枝,保留主蔓和2条健壮侧蔓,其他的侧蔓及时摘除。r 3.5人工辅助授粉r 人工辅助授粉为主要的授粉方式,可适当结合坐瓜灵授粉。为提高西瓜的品质,以第12节位以后的雌花授粉为宜。在植株第2朵雌花开放时,每天7:00-10:00用当天开放的雄花花粉均匀抹在雌花柱头上。r 3.6坐瓜管理r 第1茬瓜坐住后再在坐瓜节位外选留2-3条健壮孙蔓,第1茬瓜成熟前10d再给第2茬瓜授粉。每条孙蔓选留1个瓜形圆整幼瓜,其余瓜摘除。第3、4茬瓜结瓜时,摘掉老叶、病叶,基本不整枝,以维持植株长势,留瓜方式与第2茬瓜相同。r 4、病虫害防治r 病虫害防治始终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白粉病、病毒病、疫病、蔓枯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蓟马等。除采用化学农药防治,还可利用天敌进行绿色防控,使用黄蓝板诱杀技术进行物理防治。r 4.1虫害防治r ①红蜘蛛r a.农业防治。减少引种虫源和越冬虫源,清除田间的杂草、枯枝落叶等。r b.生物防治。在红蜘蛛虫口基数较低时引入天敌,目前商品化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有巴氏新小缓螨和智利小植绥螨,1.8%阿维菌素或0.3%印素乳油800~1000倍液叶面喷雾。在红蜘蛛发生初期、密密度较低时(一般每叶红蜘蛛数量在2头以内)应用天敌防治,红蜘蛛密度较大时,应先施用一次药剂进行防治,间隔10-15d后再释放天敌。天气晴朗、气温超过30℃时宜在傍晚释放,多云或阴天可全天释放。释放数量与次数春秋棚内预防性措施:撒施1万头/1000m2;春秋棚内治疗性措施:撒施1万头/200m2;露地释放500~1000m2释放1万头;杀虫剂、硫磺熏蒸会影响智利小植绥螨的繁殖力,降低防效,甚至会致其死亡。rc.化学防治。用2.5%联苯菊酯乳油2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500~3000倍液,5%噻螨乳油油1500倍液,15%贴螨灵乳油3000倍液,43联苯肼酯悬浮剂3000倍液等防治,效果较好。r ②蚜虫ra.物理防治。在通风口、门窗增设防虫网,阻止外面的有翅蚜随气流进人棚室内;西瓜生长期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捕成虫,每667m2挂20-30块(25cm×40cm)rb.种苗。控制初始种群数量、培育无虫苗或清洁苗,是防治蚜虫的关键措施。rc.生物防治。在蚜虫种群密度低时,释放异色虫和东亚小花蝽,天敌昆虫对药剂敏感性比较高,应尽量不用或少用药剂,使用对天敌安全的药剂。使用异色瓢虫方法防治,预防性措施:斯虫零星出现,在田间悬挂卵卡,67m2悬挂50-60张,卵卡固定在蔬菜的叶柄处,避免阳光直射;治疗性措施:以释放幼虫或成虫为主,在“中心株”上撒施24头/m2进行防治。rd.化学防治。幼苗定植前可用内吸性杀虫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每株用量为30mL,或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000倍液喷施或灌根,间隔期为10d,连喷2~3次。r ③蓟马ra.物理防治。在通风口、门窗增设防虫网,阻止外面的蓟马随气流进入棚室内;在西瓜生长期内悬挂蓝色粘虫板,诱捕成虫,每667m2挂20-30块(25cmx40cm)r b.种苗。控控制初始种群数量、培育无虫苗或清洁苗,是防治蓟马的关键措施。r c.生物物防治。在蓟马发生初期、种群密度低(一般每叶害螨或害虫数量在2头以内)时,释放巴氏新小缓螨和东亚小花蝽。天敌昆虫对药剂敏感性比较高,应尽量不用或少用药剂,使用对天敌安全的药剂;种群密度大时,667m2喷施1.5%多杀霉素悬浮剂1.5~2.5g防治,间隔1015d后再释放天敌;天气晴朗、气温超过30℃时宜在傍晚释放,多云或阴天可全天释放,每667m2释放70~100袋袋(活动态巴氏钝绥螨200只/袋),一般整个生长季节释放一次,如释放后需使用化学杀虫杀螨剂防治其他虫害,可能会将巴氏新小绥螨杀灭,需在用药后10-15d再补充释放天敌。r d.化学防治。幼苗定植前可用内吸性杀虫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防治,每株用量为30mL;667m2用15%唑虫酰胺乳油75~12.0mL喷雾防治,间隔期为10d,连喷2~-3次。r 4.2病害防治r ①猝倒病r a.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锐扑(氟吗·乙铝)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4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r b、生物防治。播种时,喷施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5g/1000株)或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10000倍液进行苗床及土壤喷施。r ②立枯病r a.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用4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90%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土壤处理。r b.生物防治。播种时,用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5g/1000株)或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10000倍液进行苗床及土壤喷施,80%乙蒜素乳油油1500倍液灌根。r ③根结线虫病r a.土壤处理。用10%福气多(噻唑膦)颗粒剂1~2kg667m2,10%克线丹颗粒剂35kg667m2r b.化学防治。用40%新农宝乳油100倍液灌根。r生物防治: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在小苗期连续灌根2次(注意回土覆盖,并注意土壤湿度不能过高或过低)。r ④灰霉病病r a.农业措施。通风降湿,适度灌溉,控制土壤和空气湿度,及时清理病残体,并集中销毁。r b.化学防治。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d左右喷施1次,连续喷喷2~3次。生物防治:将植物源杀菌剂(霉止)300倍液,或者枯草芽孢杆r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69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