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用滴灌浇水一年浇几次水
前期(苗期-拔节期)滴灌小麦在水肥运筹方面,总的原则是少量多次,以提高水肥资源的利用率。滴水的技术要求:要防止低压运行,以免滴水施肥不均匀,造成小麦出苗、长势不均匀,拔节后产生“高低行”,孕穗期和抽穗期形成“彩带苗”。这一时期分两次进行灌溉施肥,第一次为二叶至二叶一心期,灌水30-45m3/亩,施肥为纯氮2.3-3.22 kg/亩。第二次为头水后8-10d施肥纯氮2.3-3.22 kg/亩,五氧化二磷0.52-1.04 kg/亩,氧化钾0.34-0.68 kg/亩。
中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水两次,并随水施肥,第一次为挑旗前,穗形成期,灌水40-45m3/亩,施肥纯氮2.3-3.22 kg/亩,五氧化二磷0.52-1.04 kg/亩,氧化钾0.34-0.68 kg/亩;第二次为抽穗期,灌水40-45m3/亩,施肥纯氮2.3-3.22 kg/亩,五氧化二磷0.52-1.04 kg/亩,氧化钾0.34-0.68 kg/亩。
后期(抽穗期-成熟期)是以籽粒发育为主的时期,也是产量的最终形成期。因此,延长上部绿色器官的功能期十分重要。此期,根系处于衰老期,对水肥和环境十分敏感。较低的气温,较大的空气湿度,平稳的地温,土壤中适当的水、气比和适量的氮肥都有利于延缓根系和叶片的衰老。灌水施肥分三次,第一次灌浆前期,灌水灌水40-45m3/亩,施肥纯氮1.38-1.84 kg/亩,五氧化二磷1.04 kg/亩,氧化钾0.68 kg/亩。第二次灌浆后期,灌水30-45m3/亩,施肥纯氮1.38-1.84 kg/亩,五氧化二磷1.04 kg/亩,氧化钾0.68 kg/亩。第三次腊熟期灌水30-40m3/亩,五氧化二磷1.04 kg/亩,氧化钾0.68 kg/亩。
小麦冬前浇水需要根据土壤墒情而定,加上越冬水,一共可以浇水2-3次即可,不宜过多。
坷垃多、整地质量较差而易跑墒的小麦田,或者是墒情较差的地块,我们应该抓紧浇水,以沉实土壤,增强发芽势,以确保出苗整齐,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在小麦浇水后,我们需要注意及时划锄,以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增温保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5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