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茶事的寓意
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最早见于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三千年,茶事活动由实践上升到理论;三千年,茶事活动物质形态文化越来越多;三千年,茶事活动跨界结合了各种精神文化形态。
剖析三千年茶事历史,各阶层人民对茶的研究透彻而深刻。起初,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解毒的药品,或是待客的食品。
从秦汉时期捣叶成团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大融合,出现了儒学家以茶养廉,文学家以茶激文思,道学家以茶养生,佛家以茶禅定等百家争鸣的现象。
由此,茶从人的生理药用、食用、饮用和象征性的礼祭用品,开始向国人的精神领域渗透。
到了唐代,更是形成了皇家重茶、茶人兴茶、文人写茶、佛教崇茶、商人贩茶这般 “举国之饮”“比屋皆饮”的饮茶之势。
同时,陆羽《茶经》问世,中国有了第一部论茶专著,其中包括茶种植加工、饮茶风俗、品茶艺术等内容,推动了茶事活动的发展。
“夫茶为之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北宋王安石在 《临川集·议茶法》中写道。宋代,新的品饮方式出现,茶由“煮着喝”进入“点着玩”。点茶技艺的出现,并催生了斗茶的兴起。
从品饮到斗茶,茶事活动的形式开始走向多元化。发展至今,饮茶者除了清茶一杯,还配以美味的茶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
此外,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茶精深加工领域不断推出速溶 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务实高效的文化精髓。
许多大中城市中的茶叶店和茶馆、茶楼、茶坊的兴起,也为多样化的茶事活动提供了场地。茶叶节、茶文化节、茶文化研讨会、茶叶博览会、国际名茶博览会……促进了茶与茶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茶事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人人都成了事茶者。
茶叶本身的发展,受观念而变化,受市场的影响,各种各样的茶产品,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就像令人眼花缭乱的咨询一样簇拥而来,你在没有知觉当中被左右并习以为然。
但是,时代的进步也审美进化的过程。我们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像孩子一样,不断延续千年来的芬芳,带着天地自然的甘醇,持一份事茶的初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7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