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玉米密植最佳方法

1、整地施肥

玉米密植最佳方法

玉米密植时,要选择地势平坦、向阳通风、土层疏松的田地,并使用锄头将土壤深翻,提高排水性,然后向田地中混合尿素、腐熟的农家肥等基肥,为玉米提供一个肥沃的生长环境。

2、播种种植

种植玉米时,要在田地中挖出宽度在一米三的田垄,并在田垄上挖出行距为四十厘米的浅沟,将玉米种子撒入其中,使用细土覆盖即可。而且每两个田垄间的距离要控制在九十厘米,增大栽种密度。

3、补苗疏苗

玉米栽种后,要定期巡视田地,如果发现一个土穴中长出两株以上的幼苗时,要去除多余的幼苗,留下一株生长健康的幼苗即可,如果有种子未发芽、或幼苗生长不良时,可以及时将其铲除,移栽健壮的玉米幼苗。

4、后期管理

玉米适合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养殖时要每周为其浇灌一次水分,保持土壤的微湿,而且在夏季温度较高时,可以向玉米喷洒清水,降低环境温度。玉米进入结穗期后,应该为其提供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促使植株结出更多的果实。

行距和株距调整:适当减小行距和株距是实现玉米密植的关键。通常,行距可以缩小到60-75厘米,株距可以缩小到20-30厘米。这样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玉米植株数量。

1、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种植密度的品种,作为良种在不同的条件下也有它的相对性,只在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水肥条件选择适合密植的品种。

2、品种特征特性。不同类型的品种具有不同的耐密性,紧凑型杂交种耐密性强,密度增大时产量较稳定,适宜种植的密度较大,平展型耐密性差,密度增加范围小,若增加密度就会减产。

3、根据品种特性、产量水平、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选择合理的密度。

4、增密增产技术。根据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将现有耐密品种的种植密度增加500~600株/亩,前提是选耐密品种和水肥条件好地块

5、玉米每亩的穗数是构成玉米产量三要素之一,密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玉米的产量,由于自然界限制玉米最终成穗的因素较多(如病虫、营养光照等)种植密度的成穗率一般为90%~95%,为确保亩穗达到设定目标穗数,大田留苗时应按适宜的穗数增加5%~10%,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穗数指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7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