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拌种用什么药
大蒜拌种用吡唑醚菌酯。
用吡唑醚菌酯拌种大蒜种子,播种后杀菌、出苗快、出苗整齐,重点是还有助于大蒜增产。最近两三年,大蒜锈病在不少大蒜主产区都呈现了高发趋势,这也是需要种植秋播大蒜的蒜农不能不考虑在大蒜下种前选择包括吡唑醚菌酯等部分唑类药剂拌种的重要原因。
吡唑醚菌酯的简介: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酣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冶包括大葱、大蒜锈病等由真菌侵染而引起的多种农作物病害。吡唑醚菌酯在相关农作物上使用后,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等作用,通过阻止病菌细胞中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发挥杀菌防病的效果。
吡唑醚菌酯的好处:
迟播也好,适播也好,大蒜种植时使用吡唑醚菌酯拌种,用于拌种的吡唑醚菌酯能诱变其生理现象,相比于不拌种的能提早出苗大约2—3天,出苗也显得更加整齐。用吡唑醚菌酯拌种种植的大蒜,生根后对土壤中氮的吸收也比普通大蒜有所提高,有助于加快生长速度,尽快形成冬前壮苗,安全越冬。
春季返青后,已经被吡唑醚菌酯诱导形成有益生理变化的大蒜,相较于普通大蒜长势也会显得更好,对提高产量,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相当有益。另外,大蒜在整个生育期内主要是容易出现土传病害,选择在播种前用吡唑醚菌酯拌种,也能取得比较好的设防规避效果。
1、喷清水冲洗。如果除草剂喷洒过量或者邻近敏感作物叶片遭受药害,可在受害叶片上连续喷洒几次清水,以清除或减少作物叶片上的农药残留。对遇到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造成的药害,还可在水中加0.2%的生石灰水或碱面(碳酸钠)溶液进行淋洗。
2、足量浇水,以增加作物细胞水分,降低植株体内药物的相对含量和浓度,达到缓解和阻止作用;针对因土壤施药过量造成药害的,可采取灌水和排水洗田,排除药物,减轻药害。
3、摘除药害器官。对局部药害严重的,可摘除受到药害重的枝、叶或果实,避免传导,还应结合施用中和缓解剂或清水多次冲洗,降低相对浓度。
4、中耕松土。结合追肥浇水进行中耕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地温,可促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恢复能力。
5、及时追肥。药害发生后,及时给作物补充速效氮磷钾和其它作物必需营养元素,恢复受害作物生理机能。在生产实践上,经常应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连续喷施2-3次,每隔5-7天喷一次,亦可收到显著的降低药害的效果。
6、使用解毒药剂。针对导致作物药害的药物性质,用与其相反的药物中和缓解。有1,8-茶酸酐,R-25788等解毒剂。其中R-25788既适宜作土壤处理,又适宜作种子处理。
7、喷施调节剂。选用绿风95、高美施等,在作物发生药害后立即喷施,如用绿风95,500倍液喷施一次即可使受害作物迅速恢复正常生长。
8、使用吸附剂。活性碳的吸附性强,能减少除草剂污染土壤对下茬作物的药害。活性碳可以在播种沟中条施或穴施,也可在幼苗移植前用活性碳浸苗,或者先将作物种子浸沾40%的胶液,再在活性碳中滚动,成型后播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9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