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秋花菜应如何培育壮苗?
一是选好品种,适时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秋花菜应选用耐热性强,花朵硕白的早熟品种。主要品种有广东早花,澄海早花,早花6号、重庆小花、白沙早熟、椰尔福,白峰,椰丰特大55天等。适宜播种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
二是做床施肥,遮阳育苗。选通风凉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靠近水源的壤土作苗床。播种前15天左右,将地深翻20~25厘米,晒过白,每平方米施生石灰100克或福灵双10克进行土壤消毒。5~6天后开沟做床,床宽(包沟)1.5~1.7米,长7~10米(也可依地形而定)。做床后,每亩施腐熟土杂肥3000~4000千克、人畜粪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50~75千克、陈草木灰120~150千克,将肥土混匀,整平床面,即可播种。一般30平方米苗床地播种40~50克(可定植1亩大田)。
播种前苗床要浇透水,播后随即用细土覆盖(以盖住种子为宜),其上再盖一层秸秆(如稻草,麦秸等),浇透水保持湿润。待幼苗出土时,将平盖在厢面上的秸秤除去,然后搭逮阳棚,棚架高0.8~1米,上面覆盖农膜,再加盖草帘或遮阳网。每天上午8~9时至下午4~5时,覆盖草帘或遮阳网;晚上和阴天揭除。随着幼苗生长逐渐延长见光时间,定植前5~7天,拆除遮阳棚,使幼苗逐渐适应棚外的气候。
暴雨来临时要覆盖好拱棚膜,防止雨水伤苗、有条件的地区可用大棚覆盖逛阳网育苗效果更好。当幼苗有2~3片真叶时间苗;按7~8厘米选留2~3棵壮苗,淘汰弱苗,病苗,杂苗。间苗后浇水,并随水追肥。每10平方米苗床施1%尿素液500千克。以后每隔2~3天浇水1次。气候炎热时,勤浇水;下雨之后,浇水间隔期长些,并注意防止苗床受渍。
1、菜地的选择,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要统一规划,应选择远离城镇、远离工、矿企业和交通要道、土壤、大气和水源未受污染,土质肥沃、空气清新、无粉尘及毒气污染、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环境质量符合DB221-946-2001的规定。水源要洁净,不含有害物质,严禁用死水和工业废水浇灌。生产区排水沟要畅通,减少积水,降低土壤湿度,保持田园的清洁,田间不得存留枯枝烂叶及残茬,及时中耕除草,在茬口间歇时要抓住时机适当晾露或暴晒土壤,促进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时灭茬,耕地前要清除根茬、枯枝、烂叶及杂物。
2、整地与消毒,精细整地,浅耕灭茬,清除前茬作物残株、病株残体、烂叶,运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消灭虫卵、虫蛹,清除田间杂草,消灭病虫害的传播寄生,减轻病虫害发生。育苗时要对种子和苗床进行消毒。种子消毒以物理消毒为主,采用温汤浸种,高温干热消毒,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浸种或拌种消毒,苗床可铺地热线升高苗床土温进行消毒,或用40%甲醛消毒。栽培场地若为温室,在种苗移栽前要用硫磺粉等药剂熏蒸消毒。
3、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品种,良种是丰产优质的基础。近年来,各地的实践充分证明,选用抗逆性好的优良蔬菜品种,是获得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的内因和关键技术,是事半功倍的技术。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抗逆性强的优良蔬菜品种,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蔬菜品种,为绿色蔬菜的生产打好基础,创造先决条件。
4、做好种子处理,种子采用核甘酸浸种,温汤浸种用50~55℃温水恒温中浸种20分钟可达种子消毒作用。采用营养钵和温室电热育苗,育苗管理中采用高温促根,及早炼苗等措施,防止徒长,减轻苗期病害,使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严格筛选无病虫的壮苗进入栽培场地。
5、田间施肥技术,以有机肥为主,尽量减少或不用化肥,耕地前亩施优质圈肥、堆肥、沤肥、沼肥、绿肥、秸秆等农家肥4000——5000公斤,并翻入耕层深部,并配以浅层施肥,每亩腐熟饼肥150—200公斤,并拌入复合菌肥,抑制病虫发生,在追肥上以腐熟的人粪尿或大粪干为主,配以生长调节剂和微肥为辅,生长期间可用腐植酸营养液---生命素、蔬菜灵进行叶面喷施,以协调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0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