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人才引进政策具体什么要求?

申报条件:

人才引进政策具体什么要求?

(1)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中级45周岁以下,副高50周岁以下,正高职称55周岁以下;高级职称必须由省人事厅颁发,中级职称由市地人事局或省级部委办公厅颁发)

(3)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紧缺专业大专学历(35周岁以下)

(4)国内全日制硕士以上学历者可享受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其他人员在杭均要有就业单位

引进人才家属子女随迁条件:

(1)博士生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者,可随迁配偶、未成年子女及直系亲属;

(2)普通高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可随迁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3)全日制普通高校紧缺大专、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者可随迁未成年子女。

办理程序 :

按照自己落户区域,到各受理单位领取《进杭落户审批表》及具体办理所需材料的须知。

按须知要求携带准备好的材料及单位盖好章的《进杭落户审批表》到市公安局审批。

另外,从17年6月1日开始,这些人要在杭落户就必须连续缴纳社保1年,且在杭居住证明1年以上。

应届毕业生和研究生落户不受影响。

郑州人才计划政策可以分为“人才奖励”、“项目资助”、“平台支持”、“引才支持”、“人才评价”、“人才培养”、“服务保障”等几个方面:

人才奖励

①高层次人才:

A类(顶尖人才):500万元个人奖励+300万元首次购房补贴或200平方米免租住房;

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200万元个人奖励+150万元首次购房补贴或150平方米免租住房; C类(地方级领军人才):50万元个人奖励+100万元首次购房补贴;

D类(地方突出贡献人才):20万元个人奖励+50万元首次购房补贴。

②青年人才:

1、生活补贴:毕业3年内来郑工作落户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最长发放36个月。在我市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在站期间,每人每年给予10万元在站生活补贴,资助期2年。

2、首次购房补贴:申领生活补贴的博士、硕士和“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补贴;40周岁(含)以下博士后出站3年内在我市企业全职工作的,给予20万元安家补助。

3、创业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申请最高4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经营或组织创业的可获得最高2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③产业人才:

郑州市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重点企业中,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从事企业核心业务的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依据能力素质、紧缺指数、薪酬水平等指标以积分评价方式择优认定,2年内给予5万—10万元奖励。

④海外人才:

在享受上述人才奖励的基础上,享受下列政策。

1、世界排名前200位知名大学中任副教授以上的优秀青年理工类人才可认定为B类人才。

2、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申领生活补贴和首次购房补贴放宽至毕业6年内。

3、世界知名大学毕业的博士,在我市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在站期间,每人每年给予15万元在站生活补贴,资助期限2年;在国内外从事博士后研究且在出站3年内来我市企业全职工作的,给予30万元安家补助。

⑤豫籍人才:

享受上述所有人才奖励,同时要用好分布广泛的豫籍高层次人才资源,实施“豫才聚郑”行动,定期在豫籍人才集聚区域开展招才引智对接活动,推动在外人才回郑创新创业。

一、引进对象:自愿迁入郑州市行政区域内城镇地区落户的中专以上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技能人才。

二、基础材料:拟将户口迁入我市城镇地区的人才,需提供以下基础材料:

(一)应届中专以上院校毕业生(含两年择业期内)和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提供毕业证、户口迁移证和居民身份证;

(二)往届中专以上院校毕业生和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提供毕业证、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

(三)已注销户口的留学归国人员提供出入国(境)有效证照、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和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注销户口证明;

(四)未注销户口的留学归国人员提供出入国(境)有效证照、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

(五)技能人才提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

申请上海的人才引进需要哪些材料

1、用人单位申请报告的;

2、上海引进人才申请表;

3、营业执照、组织法、法人登记证等;

4、劳动合同或者三年以上劳动合同;

5、反映政治素质和能力表现的有关材料;

6、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专业资格证书

法律依据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运用区域、产业、土地等政策,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鼓励并规范高端人力资源服务等业态发展,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水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2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