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黄河小浪底在哪里

黄河小浪底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黄河小浪底在哪里

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上至三门峡大坝上游9公里,下至小浪底大坝36公里处)。由于该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该工程。它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310国道、207国道、连霍高速和二广高速从风小浪底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景区边缘通过,陇海铁路、焦枝铁路、洛阳机场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风景区位于黄金旅游线路——河南“0一线”上。地跨黄河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风景区融小浪底工程文化、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

景区介绍

黄河小浪底水利风景区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南距河南省洛阳市40公里(小浪底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距离洛阳市孟津县县城7公里),北距河南省济源市30公里。310国道、207国道、连霍高速和正在建设中的太澳高速从景区边缘通过,陇海铁路、焦枝铁路、洛阳机场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又处在国家黄金旅游线路河南“0一线”的中心部位,该景区地跨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区是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山、水、林、草为特色的

生态园林。南岸黄鹿山为该景区最高点,从这里可俯视大坝全景,又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小浪底风景区景色优美壮观。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小浪底位于河南洛阳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上距三门峡水库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15公里,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库区全长130公里,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

小浪底水库内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使自然景观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从码美丽的小浪底

头登舟,击水搏浪,出入高峡平湖,观赏沿岸山水风光,尽情领略母亲河的风采,以景观上的美、幽、奇、胜、典满足人们高尚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追求,在风格上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华气魄。

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切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而且还有隋唐古栈道、陈谢大军黄河渡等多处丰富的文化胜迹,自然人文景点多达60余处,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完全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

小浪底水库截流后,已经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他们对壮美秀丽的景色赞叹不已,将小浪底誉为“小千岛湖”,认为小浪底集三峡之险与漓江之秀于一体,必将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游览小浪底,可以由山西、河南两侧进入景区。小浪底库区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涉及山西的垣曲、夏县、平陆三个县,其中,垣曲县正位于水库回水区中段,水域面积占到库区总面积的60%。

小浪底库容

小浪底工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死库容75.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1.0亿立方米。小浪底工程的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

小浪底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小浪底景区内最具特色的风景线之一。小浪底大坝位于洛阳孟津县小浪底镇,距离济源市30公里。小浪底大坝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而且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也是我国跨世纪第二大水利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6台30万千瓦混流式发电机)地下发电厂房,高160米,长1667米的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在不足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纵横交错的108条洞群等,使小浪底具备了防洪、防凌、发电、排沙等多项功能,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活动,气势雄伟,媲美钱塘潮。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所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与雄伟山势竞相生辉,构成了“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

黄河三峡,融小浪底与王屋山和荆紫山的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于一体,是景区精华之一。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八里峡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孤山峡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峡谷景观独特,兼具我国山水风光中“南雄北秀”两大特色。

河洛文化是小浪底风景区黄河历史文化的代表。位于小浪底大坝下游15公里处。河洛文化景区由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王铎故居等景点组成。王铎故居收藏有王铎书法代表作品《拟山园帖》石刻90帧,综合展示了王铎书法艺术。龙马负图寺又名“伏羲庙”,是中华人文之祖、人根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更是河洛文化源头,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寻根问祖。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陵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现存隋唐古柏1458株,其独有的“四绝三奇”,千百年来为观者称奇乐道。小浪底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是以黄河中下游水利枢纽工程、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是开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场所。

全国一流生态旅游精品,国家水利风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热情欢迎您的到来。

用时参考

1-2小时

交通

包车或自驾前往,或在洛阳火车站铁对面的长途汽车站乘坐前往小浪底的班车。

门票

60元

景点位置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小浪底镇:小浪底镇位于孟津县境西北部,属丘陵山区,东与城关镇,白鹤镇毗邻,南与常袋乡、横水镇连接,西与新安县接壤,北隔黄河和济源市相望。全镇东西总长达16.4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111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11784户,耕地面积4865公顷,人均耕地0.21公顷。小浪底镇现辖28个行政村。现有党支部39个,其中农村党支部28个,企业支部1个,镇直支部10

小浪底水库蓄水24年,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

它每年都要为黄河泄洪泄沙,小浪底库区到底是鱼类的天堂还是地狱?

调水排沙给小浪底库区带来巨大风险,为何还要继续?

比起三峡水库和白鹤滩水电站来说,小浪底水库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它的作用并不小。

小浪底水库全称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孟津县和济源市之间,由它控制的流域面积为69.4万平方公里。

而且黄河小浪底由于环境保护得当,周边风景优美,水坝雄伟壮观,是一个 旅游 胜地,还被大家誉为“小千岛湖”。

其实小浪底工程于1994年9月正式开工,1997年实现大河截流,1999年第一台机器开始供电,2001年最后一天全部竣工。距今,小浪底水库已经蓄水24年了。

说起来,小浪底蓄水这么多年,库区中最大的鱼有多大呢?

小浪底库区的水面面积为272.3平方公里,总库容高达126.5亿立方米,且水质优良,库区底部生物复杂多样,非常适合鱼类生存和繁殖,完全可以说是“鱼类的天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小浪底已经发现了28种鱼类,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鲢鱼、鲫鱼和鲤鱼等。

库区虽然没有像中华鲟、白鲟和长江鲟等大型鱼类,但蓄水二十多年,还是有很多体型较大的鱼,有人曾经在小浪底库区捕到过156斤的鲤鱼,100多斤的鲢鱼和鳙鱼更是常见,跟其他水库的鱼比起来要大得多。

然而,小浪底水库不仅具有蓄水、供水、发电等功能,还在黄河减淤、排洪的工作上担任重要角色,是黄河干流中游最后一个峡谷出口的要塞,成为治理和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

为了治理黄河,小浪底每年都需要为黄河泄洪泄沙,大多采用“人工扰沙”的方式进行,就是借助河水的势能,进行人工扰动河床的土质,来实现河床下切以及输沙入海。

那么,小浪底还是鱼类的“天堂”吗?

因为,在进行排沙泄洪时,鱼类生存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鱼儿们的生存空间会被大大挤压,有时候鱼儿们还会因为大量排洪的时候被冲到岸上,就算没有被冲出来,它们也会在巨大的冲击力下遭受严重的身体损伤。

每年到黄河汛期来临时,小浪底就会进行大规模的排沙、泄洪工作,此时小浪底库区的水流会加快,水中的含氧量会大幅度降低,这段时间黄河下游的居民常能捡到大量因洪水拍打而断头的鱼。

就因为这些排沙泄洪的工作,给鱼类生存产生了严重影响。

其实除了给鱼类造成影响,有时候排沙泄洪工作还可能给水资源带来严重的污染,如果防护工作不到位,或许还会破坏小浪底库区周边的生态环境。

既然泄洪排沙工程给小浪底库区带来巨大风险,为何还要继续呢?

其实每年黄河汛期主要有次,小汛在春季,大汛在夏季,小汛不足为惧,主要是大汛。因为大汛要持续3-4个月,大概在每年的6-9月份期间。

如果不对其作出防护措施,可能就会对周边造成严重的威胁,黄河洪水也时常在我国上演,要不是小浪底水库,可能给周边居民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更加严重。

如果对这些水进行合理利用,它们的作用非常之大,例如将其引到黄河下游干旱的地区,用于灌溉农田;或者引到一些受国家保护的生态区,形成湖泊;再或者引到缺水的西北地区,能大大改善西北地区居民的生活。

另外,如果不进行清淤排沙工作,小浪底附近的泥沙堆积,容易和水电站带来影响,会更加严重地压缩河里生物的生存空间。

不过对此还有人认为要是不进行调水调沙,按照正常的水困运行,河口的生态会更好,而且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小浪底排沙的功能已经大不如前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调水调沙上,却得不到相应的效果,实在有点得不偿失。

其实,对小浪底工程来说,它确实存在某些弊端,但水库运行近20年,给各个地方带来的好处也是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我们无法否认它的作用和价值。

但小浪底工程确实还有改进的地方,如今排沙能力下降,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改变水库的运行方式,更加有效地利用黄河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9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