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甲维氯虫苯在水稻上安全期多少天
14天。
根据查询世纪农药网得知,甲氯虫苯5.8%悬乳剂可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发生初盛期,喷雾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14天。甲维氯虫苯属于杀虫剂,并且是一个复配剂,是由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复配而成的。
肟菌酯戊唑醇的效果,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水稻钻心虫药不能倒入田里。根据常规农业实践和环保原则,不能将水稻钻心虫药直接倒入田里。以下是一些原因:
1、环境污染:水稻钻心虫药通常是一种农药,它可能含有化学物质或有害成分。直接将农药倒入田里可能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2、害虫抗药性:过度或不当使用农药可能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这意味着虫害逐渐对农药产生抵抗力,使农药对其失去效果。定期轮换不同的农药和采用综合的害虫管理方法更有助于防止抗药性的发生。
3、人体健康风险:农药的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直接倒入田里可能增加接触农药的风险,无论是通过皮肤接触、吸入或食入污染的农产品。为了有效控制水稻钻心虫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建议遵循以下做法:
1、遵循农药使用说明:根据农药的标签说明,严格遵循正确的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
2、整合害虫管理:采用综合的害虫管理方法,包括使用生物防治、种植抗虫品种、合理灌溉、农田水利等措施,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3、定期轮换农药:定期更换不同类别的农药,以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4、定期监测:定期检查水稻田的害虫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防治措施。最重要的是遵循当地的农业法规和环保准则,并在使用农药前咨询专业农业顾问或农业技术人员的建议,以确保正确、安全和环保的农药使用。
肟菌酯戊唑醇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性,主要用于农作物杀菌方面,对于锈病、霜霉病、立枯病、黑腥病、炭疽病、蔓枯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那么,你知道肟菌酯戊唑醇的作用是什么吗?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肟菌酯戊唑醇的作用(1)杀菌谱广:该组合对子囊菌类、半知菌类、担子菌类和卵菌纲等真菌病害如白粉病、蔓枯病、早疫病、炭疽病、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褐斑病、黑星病、疮痂病、斑点落叶病、叶斑病、白腐病、黑痘病、叶斑病等病害,对霜霉病、疫病等30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治病彻底:该组合是由两种作用机理完全不同的杀菌剂复配而成,具有很好的内吸性,对多种病害都具有保护治疗加铲除作用。
(3)对环境影响小:两种药剂都是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活性高,用量低,对人、牲畜、鱼、蜜蜂等环境生物影响小。
(4)刺激作物生长:该组合还能调节作物对钙的吸收,防止生理性缺钙的发生,调节作物对氮和磷的吸收,使作物生长更健康,产量高,品质好。
肟菌酯戊唑醇使用方法(1)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等病害,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3-15克/亩,兑水30~50公斤,可在水稻破口前5-7天和齐穗期各喷一次,能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以上病害。
(2)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病害,可用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6-45毫升/亩,兑水30~50公斤,在小麦苗期、花期各喷一次,可快速控制以上病害的危害和蔓延。
(3)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灰斑病等病害,可用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6-45毫升/亩,兑水30~50公斤,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各喷一次,可防治以上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4)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炭疽病、褐斑病、轮纹病等,在病害发生初期,用75%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喷雾。
(5)防治辣椒炭疽病、白粉病,黑霉病、立枯病在发病初期,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肟菌酯戊唑醇使用注意事项肟菌酯对鱼类、蜜蜂、家蚕等动物而言具有毒性,使用时要尽量避免在蜂群周围、蚕室和桑园附近使用,同时要尽可能地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戊唑醇使用注意事项:接触该药物时要遵守农药的安全使用操作规程,同时要穿好防护衣服;用药时禁止抽烟、饮食,施药结束后要用肥皂将脸部、手部等部位洗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4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