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水稻怎么引水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1 02:21:01
水稻合理灌溉的原则是: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有水壮苞,干湿壮籽具体为:
1、深水返青水稻移栽后,根系受到大量损伤,吸引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这时如果田中缺水,就会造成稻根吸收的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这时如果田中缺水,就会造成稻根吸收的水分少,叶片丧失的水分多,导致入不敷出。
轻则返青期延长,重则卷叶死苗。
因此,禾苗移栽后必须深水返青,以防生理失水,以便提早返青,减少死苗。
但是,深水返青并不是灌水越深越好,一般3-4厘米即可。
2、浅水分蘖分蘖期如果灌水过深,土壤缺氧闭气,养分分解慢,稻株基部光照弱,对分蘖不利。但分蘖期也不能没有水层。一般应灌1.5厘米深的浅水层,并做到“后水不见前水”,以利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矛盾。
3、有水壮苞稻穗形成期间,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对水分的反应更加敏感。
这时如果缺水,会使颖花退化,造成穗短、粒少、空壳多。
所以,稻草孕穗到抽穗期间,一定要维持田间有3厘米左右的水层,保花增粒。水层。
一般应灌1.5厘米深的浅水层,并做到“后水不见前水”,以利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矛盾。
4、干湿壮籽水稻抽穗扬花以后,叶片停止长大,茎叶不再伸长,颖花发育完成,禾苗需水量减少。
为了加强田间透气,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茎秆健壮,应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管水方法,达到的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壮籽的目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7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