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洋葱地膜覆盖后怎么设计滴灌
种植洋葱地膜覆盖后灌溉方式如下:
洋葱定植以后约20天后进入缓苗期,由于定植时气温较低,因此不能大量浇水,浇水过多会降低地温,使幼棵缓苗慢。同时刚定植幼苗新根尚未萌发,又不能缺水。所以,这个阶段对洋葱的浇水次数要多。每次浇水的数量要少,一般掌握的原则是不使秧苗萎蔫,不使地面干燥,以促进幼苗迅速发根成活。
秋栽洋葱秧苗成活后即进入越冬期,要保证定植的洋葱苗安全越冬,就要适时浇越冬水。越冬后返青,进入茎叶生长期,这个阶段对水分的要求,既要浇水,促进生长,又要控制浇水,防止徒长。控制浇水的方法叫“蹲苗”,蹲苗要根据天气情况,土壤性质和定植后生长状况来掌握,一般条件下,蹲苗15天左右。当葱秧苗外叶深绿,蜡质增多,叶肉变厚,心叶颜色变深时,即结束蹲苗开始浇水。以后一般每隔8~9天浇一次水,使土壤见干见湿,达到促进植株生长,防止植株徒长的目的。采收前7~8天要停止浇水。
? 洋葱,别名球葱、圆葱、玉葱、葱头、荷兰葱、皮牙子等,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洋葱含有前列腺素A,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粘度,可用于降低血压、提神醒脑、缓解压力、预防感冒。此外,洋葱还能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增强新陈代谢能力,抗衰老,预防骨质疏松,是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食物。
农业节水灌溉的六种灌溉方法有喷灌、微喷灌、滴灌、渗灌、涌泉灌、膜上灌等。灌溉区划分方式:规划灌溉面积在20000公顷(30万亩)及以上的灌区为大型灌区,规划灌溉面积在667-20000公顷(1-30万亩)之间的灌区为中型灌区,规划灌溉面积在667公顷(1万亩)以下的灌区为小型灌区。
一、农业节水灌溉的六种灌溉方法
农业节水灌溉的六种灌溉方法有喷灌、微喷灌、滴灌、渗灌、涌泉灌、膜上灌等。
1、喷灌
(1)喷灌是借助专用设备,通过喷头将水喷射至空中,形成雨滴,然后降落至植物以及地表土壤。
(2)管道式喷灌工程分为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机组式)。
(3)如果是砂土,喷灌允许强度为20mm/h。如果是壤砂土,喷灌允许强度为15mm/h。如果是砂壤土,喷灌允许强度为12mm/h。如果是壤土,喷灌允许强度为10mm/h。如果是粘土,喷灌允许强度为8mm/h。
2、微喷灌
(1)微喷灌主要利用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灌水器,将水以喷洒状的形式喷洒至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表面。
(2)微喷可以分为吊挂微喷和地插微喷,相较于普通的喷灌,更加节省水资源。
3、滴灌
(1)滴灌主要利用塑料管道,然后通过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将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
(2)滴灌相较于喷灌更加节水,并且可以结合施肥一起进行,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
4、渗灌
渗灌主要借助埋设在土壤中的管道,在灌溉时,水分沿着管壁的孔眼渗出,经土壤渗吸扩散,进入根层。
5、涌泉灌
涌泉灌是指管道中的水通过灌水器(即涌水器),以小股水流或泉水的形式施加到土壤表面的灌水形式。
6、膜上灌
膜上灌主要是在田间垄沟底部覆盖一层地膜,然后引入灌溉水,最终水通过膜上的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
二、灌溉区划分方式
1、灌溉区指的是指有可靠水源和引、输、配水渠道系统和相应排水沟道的灌溉区域,即水库、渠道、田地、作物组成的一个综合体。
2、规划灌溉面积在20000公顷(30万亩)及以上的灌区为大型灌区,规划灌溉面积在667-20000公顷(1-30万亩)之间的灌区为中型灌区,规划灌溉面积在667公顷(1万亩)以下的灌区为小型灌区。
3、目前,我国一共有434处大型灌区,5200多处中型灌区,1000多万处小型灌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5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