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红薯的全过程
种植红薯的全过程:
一、选地整地
种植红薯要选方便排水、土层深厚的地块,且要富含养分,这样的土壤环境下红薯后期才可更好的萌发,生长。
种植前还要先整地,将地块中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翻土晾晒一次,消灭掉土壤中的细菌。处理好之后还要在土壤中施加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
二、处理种薯
种植前要先处理种薯,选体型完整、无病无伤无虫眼的种薯,将薯块埋入湿润的沙土中进行催芽,一般催芽一周左右种薯就会发芽。发芽后将薯块切成小块,保证每块上面有两三个幼芽即可。切割后还要在伤口处撒生石灰来杀菌消毒。
三、栽种入土
栽种薯块的时候先在地块中挖浅沟,行距按照30厘米进行。然后将处理好的薯块放入浅沟中,并再上面覆盖一层薄土。若是栽种时温度不稳定,温度过低,还要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地膜,提高土壤温度,这样可促使尽快发芽,也方便管理。
四、后期管理
若是温度适宜,种下的薯块很快就会发芽。发芽后就要将覆盖的地膜掀开,避免捂伤小苗。红薯苗期消耗的养分是比较多的,为了促使更好的萌发生长,建议给它施加一次腐熟的农家肥,补充养分,促使幼苗生长更旺盛,生长速度更快。
注意,红薯不耐水涝,若是遇到连续雨天,一定要及时将地块中的积水给排掉,还要加强通风,给予充足的光照才行。
种植红薯注意事项
1、种植的密度
红薯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合理密植,不能太稀疏,也不能太密。一般每亩种植三千八到四千株,使用单列种植,高畦细垄单行植种植,水平浅种。在晴天的下午进行剪苗较好,下午种植可以增加红薯的产量。
2、合理施肥和浇水
秋红薯应本着“前轻、中攻、后补”的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方法进行施肥,勤施薄施。起畦的时候,每亩用草灰50-100公斤,撒在沟底;种植时,要用三十担清粪水作定根肥。本田在整个时期一共有8次施肥,氮、磷、钾三要素的配比要适当。
3、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红薯也容易受到虫害的影响,如蛴螬、地老虎和茎线虫病等。因此,种植户应该经常去田地里检查,出现虫害时及时处理。并采用红薯专用的杀虫剂,及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栽培红薯苗要注意什么
比如一般栽苹果树的株距在三米左右,行距则在3米到四米左右。如果是3米,那就是667/3*3=74棵树;如果是4米,那就是667/3*4=55棵到56棵树。冬季新栽植的苗木最好能用地膜白灰水或草干等包裹中,预防冬季风干吹冻而致死。苹果属于寒温带的植物,不适合在过热的环境或者过冷的环境种植。苹果要想有一个稳定的产量,良好的品质,
如果窄垄单棵栽植,一般窄垄的垄距为60cm,宽度11m可起18个垄。地瓜的株距一般在25㎝左右,也就是说长60m能栽植240棵地瓜苗,乘以18垄,这亩地可栽地瓜苗4320棵。15℃需5天发根,17-18℃发根正常,20℃3天发根,27-30℃只一天即可发根。地温在21-29℃之间温度越高,块根形成越快,数目越多,但薯块较小。22-24℃的地温较有利于块根的形成。
如果宽垄双行栽植,一般垄距为100㎝,宽度11m可起11个垄。种植时间、土壤以及栽种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中长蔓可以在3300棵,长蔓型可以在3000棵以下,短蔓型则可以多一点,在4500棵左右,有的品种则高达8000棵,。在种植时间上,春薯少一点,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气性好的环境里。深耕能加厚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薯块膨大。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地力较好的地块以起垄栽培为好,但是地力薄、
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红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应多浇水,但遇土壤过于干旱可浇小水。长蔓品种在茎蔓长到1尺左右时摘心,促使茎蔓粗短、分枝多,
红薯种植可以参考以下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选择杂草少、盐碱轻的沙质土壤,秋季精细平田整地,结合秋翻每亩施秸秆150—200公斤,优质农家肥4000公斤,冬春季节及时耕耱保墒。
二、育苗
1、苗床建造
采用火炕育苗法,苗床面积一般以6平方米较适宜,也可根据用苗量确定苗床的大小。地点必须选择在避风向阳的位置,苗床坐北向南,南边留一火坑门,北边留一烟囱,以便于保温烧炕和加温。
2、选种薯 选择异地高产优质的“868”红薯作母种,每亩大田需要2平方米苗床进行育苗,须准备200个种薯,约50公斤。
3、装沙消毒 将备好的细沙土铺到火坑上面,厚度3-4厘米,用开水将沙土浇透进行消毒,待沙土冷却后准备播种。
4、播种
于4月5日前后,将精选出的种薯竖立于床面沙土上,播种量为每平方米25公斤,播种密度为每平方米100个种薯,然后,把用开水消毒冷却后的沙子覆盖在种薯上,沙土要高出种薯顶端3厘米,上面盖上农膜,将农膜四边压严,保温保湿。
5、加温 按时给火坑加温,使膜下苗床内温度保持在18—25℃。
6、浇水 出苗后根据沙土的干湿程度,要及时给床面洒水,保证土壤有足够的湿度,以利于出苗和幼苗生长。
7、炼苗
根据苗龄大小和温度高低及时揭膜放风炼苗,膜内温度始终不能超过25℃,切忌烧苗,防止徒长,培育壮苗,到定植时叶龄为三叶一心,苗高15厘米为宜,育出的种苗可采摘2-3茬。
三、定植前的准备工作
1、土壤施药,防治地下害虫 犁地前,每亩用辛硫磷200毫升,拌细土15公斤均匀施入田内,主要防治地老虎、金针虫、蛴螬等。
2、整地施基肥 犁地时每亩田施二铵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若没有秋施肥的田块,春施优质农家肥4000公斤,翻入地下20厘米,耙耱平整。
3、起垄 垄宽30厘米,垄高30厘米,沟宽20厘米,垄面宽度、高度要均匀一致。
四、定植
1、定植时间 4月25日至5月25日均可定植,最适宜的时间为5月5日-15日。
2、定植方法
定植前先灌水,水深不要超出垄顶,待水渗下沟面2/3时,穿雨鞋下沟定植,方法采用插植法。即先将育好的种苗人工采摘后,左手拿红薯苗,右手在薯苗约5厘米处弯曲90度,从垄面顶部向下按压3厘米深,然后将手指坑覆土压严,5-7天再灌一次水。
3、定植密度 株距25—30厘米,行距50厘米,每穴1苗,每垄定植一行,亩保苗4500-5500株。
五、田间管理
1、中耕培土 现蕾前及时中耕除草、培土2次,并适当加高加宽垄面。
2、追肥灌水
开花初期根据生长量,亩施碳铵30-40公斤。方法是在垄面两侧距苗5-7厘米处用小铲均匀穴施,然后灌水,中期根据土壤干湿情况适当灌水,后期以不灌水为宜。
3、叶面施肥 若叶色有发黄现象,应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每次每亩100克。
4、摘心拉藤 为防止藤扎根,应及时拉藤,长势过旺时要摘心,以促进块茎膨大。
5、病虫害防治 发现疫病、褐斑病时,每亩及时用甲基托布津100克或代森锰锌100克对水40公斤喷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