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稻谷香菇种植技巧

1、稻谷育苗。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插秧。将秧苗仔细的插稻田中,间隔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形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除草除虫。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施肥。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_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健壮的成长,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灌排水。水稻比较依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分灌溉。

稻谷香菇种植技巧

2、种植蘑菇时,需要在地势较高且通风性较为良好的地方搭建菇房,再用家畜粪便、稻草和麦麸皮等制作养料,然后即可把养料放置在菇房中的菇床上,并在菇床中接种蘑菇,养护时需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28度间,使蘑菇快速生长。

简介茨菇(学名:Sagittaria sagittifolia),又称茨菰、慈菇、燕尾草、白地栗等,是泽泻科慈姑属的一种植物,果实可食用,味涩。原产中国华中、华南等。分布于欧洲与亚洲的温带湿地。

栽培技术

一、育苗

育苗秧田宜选择背风、向阳、肥沃的稻田,整田时施足基肥,以农家肥或绿肥为主,每亩施1600—2000公斤为宜,带水耕耙、田平泥化,一般七月初下秧,栽插密度以6×6厘米,栽插深度要求顶芽第三节位入土2厘米,水深保持3厘米左右。

二、定植

茨菇秧苗的定植期,可根据前作水稻收获时间而定,一般在七月下旬至八月底定植好。定植前要准备好本田,定植时拨起秧苗,摘除外围叶片,仅留叶柄16—20厘米长,以免定植后遇风摇动,影响成活。栽植深度10厘米左右,随即将根部泥土填平即可,栽植密度30×(40—45)厘米,亩栽3900—4200株。

留种贮藏

1、选种 留种时应选择球茎肥大,端正、顶芽粗壮而比较弯曲、无病虫为害具有本品种特征的球茎。选好球茎后,将顶芽切下,切取时切口不可过高,要多带球茎组织,以利发根和萌芽。

2、贮藏 贮藏时间于每年1—2月份最好,贮藏前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泡30分钟,然后控水晾干。贮藏应选地势高燥的地方,用塑料袋、水缸或木桶均可贮藏,底部铺一层细砂,再将茨菇顶芽放入厚约6厘米,上面加厚约6厘米的湿细砂,如法依次放好最后密封与外界空气隔离,特别注意手、贮藏用具和砂不得与任何油和酒接触。每隔3—4月检查一次砂是否过干或过湿。检查标准,当发现茨菇顶芽已长叶,即为砂湿度过大,应及时将砂翻动,降低湿度,相反顶芽萎蔫时,即为砂湿度不够,应喷水加大湿度,检查完毕,仍然密封贮藏至育苗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