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园林关键词有什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园林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园林设计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呈现园林特色的基础,植物的净化作用是提高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介绍了北方园林常见的植物,具体分析了北方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设计的原则以及园林植物工程中的矛盾与解决措施,最后总结出北方园林中植物的应用与意义。
关键词:北方园林;绿地环境设计;景观设计;主题性;生态化;美学意义
一、北方园林
我国的园林造景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即各具特色的南、北方园林。园林的研究成为我们为重建周围栖息环境而做出的重大跨越。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史的遗迹、以及气候的影响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南北方园林的差异。正因差距的存在,我们总结了南方园林建设中可吸收的精华之处、北方园林中最博大精深的民俗特色以及北方园林的荡气回肠的历史底蕴。我们北方园林的建设是可以借鉴前辈的经验,南方的经验以及外国的经验。只要是合理的、适用的就可以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将各种文化融汇贯通,形成新的北方园林的文化形式。
二、植物
我国园林植物造景艺术已有千年历史,这千年历史的开篇便是北方的皇家园林。以帝王宫苑为代表,大多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园林植物是园林五大要素之一,也是季节特色的传承载体,蕴含着丰厚的自然语言。不光是古代帝王对园林植物造景相当的重视,作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传承者,植物景观的研究与发展也应当引起当代人的持续关注。
(一)植物及种植方式
根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要遵循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生存法则,在不断地进化过程中,遵循物种多样化。据不完全统计,园林中绿化面积一般占整个园林面积的30%-80%,这使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1.乔木。乔木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高达五米以上,且明显主干内有木质层和木质部,乔木又可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常绿乔木一般分布在公园、陵墓以及山上等,如云杉、白皮松、迎客松等。由于乔木高大,枝叶茂密,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起到消除噪音,净化空气、引领以及遮阴作用;在艺术领域还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做出不同的造型,如公园中植物盆景艺术(人工造型)、迎客松(自然造型)。
2.灌木。灌木也有木质层和木质部,它和乔木的区别在灌木是主干不明显、植株矮小且丛生的植物,在园林设计中一般起到装饰作用。园林中的观花、观果、观枝类植物一般为灌木,常见灌木有石榴、茶树、沙柳、茉莉、牡丹等。
3.草本植物。草本植物一般分布在园林植物中的最低层,其茎具有不发达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但没有形成层。与木本植物相反,其木质包围在韧皮部的外侧,其茎称为草质茎。
(二)北方园林中植物设计原则
在北方园林空间设计中合理搭配各种植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植物的生态和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园林中的功能和观赏特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把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中,塑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然后,我们还要按照园林的整体性原则以及植物特性把周围环境与植物特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园林空间统一协调。最后,远期工程与近期工程相结合,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北方园林植物搭配原则
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及园林意境园林设计中植物之间的搭配我们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1.局部与整体的搭配。在植物搭配的过程中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统一很重要,不一样的植物搭配,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过程,要是景观得到较好的保持,不仅要考虑植物之间的搭配,还必须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草灌乔之间的结合,这样才可以使园林的整体美学得到发挥,增强植物之间的错落感;
2.色彩与环境搭配。在园林景观之中植物虽然不一定是主体,但是植物的色彩却影响着整个空间的气氛,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不同会使园林风格不同,因此各种情况下都要考虑到颜色搭配的主次关系。要处理园林整体色彩时,我们应该多考虑以绿色为主色调,为之加以补色以及辅色,我国北方夏季以及冬季占据的时间比较长,应多考虑这两个季节的植物色彩搭配。
3.植物与建筑小品。实际上一组优秀的建筑小品作品一定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它离不开植物的衬托。建筑小品和植物同为园林建设的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景观氛围。
三、植物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
修建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铺装场地、营造建筑、绿化栽植等多个方面都为园林工程所涵盖。建造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致力于营造更加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然而由于部分工程的特殊性,而导致的植物反季栽植的现象屡见不鲜。本着为生物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原则,为了树木的高成活率为前提,在植物栽植的运用中就需要对应问题采取相对的措施。除去植物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植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及其广泛,可净化空气、吸附尘土、减弱噪声等,其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防止尘土飞扬和水土流失。
(一)原有绿植的保存
在工程期间,绿植一经确认被保存,在施工前就要开始防护。机械施工对植物带来的损伤,属于物理损伤也即轻度损伤,可以用草织物保护起来。而在施工过程中,危害性最大的因素要数石灰和水泥,其危害程度可造成土壤碱化,严重危害树木生长,这种对土地和树木都有危害的因素,在必要时可作垫层保护树穴。
(二)反季节栽培
通常北方地区落叶树栽培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常绿树栽培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会受工期等因素影响,而不得不反季种植。若要确保反季节栽植的成活率,可使用生物培育途径。其中涉及与生物学科的交叉,需要各工程之间相互配合。
四、北方园林中植物的应用意义
北方气候等制约因素很长时期以来限制着北方地区植物景观建设。建设好北方园林植物景观,无论从人们的观赏角度还是对社会的贡献意义来讲,都具有非凡的价值,因此,以下将北方园林植物应用的意义作为一个重要部分。
(一)全球经济已经步入高速前进的轨道。商业和旅游业都是当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业,园林的绿化应用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优秀的园林设计可以作为人们向往感受自然生活的新动力,与此同时生态、自然的园林自然而然的吸引旅游业及其周边产业带动北方经济快速发展。
(二)减小南北方园林的差距。尽管最早出现的园林是北方园林,但较于南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北方园林的发展不得不令业内人士担忧。通过研究北方园林中植物的应用与意义,能逐步减小南北方园林的差距,缩短南北方园林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江南北能够相互借鉴、缩小差距、共同发展。
(三)千年造景文化的传承。树木千差万别的姿态造型决定了中国具有千年历史的园林造景艺术,植物与植物之间的搭配更是经过历朝历代能工巧匠的精研细琢才成就了园林造景艺术。通过写北方园林,除却给人呈现一种地域感,更为重要的是为呈现一种文化感,这种文化是千年流传的文化,是造景艺术的文化,是在我们中华儿女间流传的文化。
(四)全民绿色行动。在城市绿化匮乏的今天,说起植物并不能为城市中麻木的意识流带来什么冲撞,但若是一座园林,一片植物,不仅能唤起人们心中潜在的绿色向往,也能唤起人们绿色家园意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今天,园林的建设也代表着时代的进程。
(五)利于缓解土地资源问题。在土地资源极度紧缺、土壤功能衰退的今天,土地俨然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即合理利用,努力做到不损害、不浪费,避免土地富营养化。
五、结语
北方的冬季,并不只在现代人的眼中是孤寂的,在千年前诗人的诗中就流露着北方冬季的萧条,甚至是惨淡。作为园林,其意义是提供人们陶冶情操的艺术价值,带来丰厚的精神洗礼,如沐春风一样的享受。气候的影响,环境的制约,土地资源的限制都在为北方冬季园林建设带来不断的新挑战的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所以,在北方万物萧条的冬季不仅要配以耐寒常绿的植物,更要适当配以可供观枝型的植物,使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使冬季既有冬味,且实现有景可观。这些对于我国北方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工程
北方园林;造景要素
我国园林建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风格独特,意境超凡,优美的园林风光给人以超凡脱俗的自然意境享受,也给人以流连忘返的温馨家园感觉。
园林建设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园林建筑;二是园林建植。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构建出和谐优美的园林精品。本人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学习观察,试想从以下几个要素中点出园林建设的个中精髓。
概括而言,这几个要素可以表述为“乔、灌、花、草、藤;水、路、桥、石、灯”。当然,这些要素可以称之为园林建设中的造景单元,并归结为园林建植。其中前五个要素是纯植物学内容,是园林建植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后五个要素可以认为是园林建筑与园林建植之间的“过渡要素”,二者互为补足,相得益彰。
园林建植植物要素
园林建植中的纯植物学内容乃是园林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缺少植物的园林或植物品种数量达不到一定比例的园林都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在园林建植规划设计中,不论是主题广场还是专题园区,植物群落的面积通常都应达到65%以上。简单理解,园即花草,林即树木。在一个完整的综合性园林景观中,乔、灌、花、草、藤可谓缺一不可。
乔木乃园林建植中骨干性植物,对园林布局影响很大,其在功能及艺术处理上均能起到主导作用,乔木又分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大乔木一般成年树高可达20m以上,中乔木在10~20m之间,小乔木成年树高在5~10m之间。大、中、小乔木的外观特征不同,决定了其在园林建植中和地位作用不同,大乔木一般可用作绿地中心象征性植物、背景性植物的配置,更兼有遮阴的作用,使用量要因园制宜;中乔木则常用作镶边林带或集中造景时的行列式、丛状式布置;小乔木常根据不同的树形、花叶特性而巧妙栽植造景。
灌木树体矮小,无明显主干或主干甚短,由于花色品种繁多而多用以搭配造景,多时更辅以整形修剪措施来造型,也有的放任其生长使形成簇丛状而成为花草环抱的主体。
花草是绿地建植中的基础性内容,没有花草的绿地不能称其为绿地。花草的量在绿地建植中有一定的要求。花卉是指姿态优美、花色艳丽、花香馥郁、具有观赏价值的一类植物,但通常情况是指一些草花而言,但时亦有乔、灌类花卉闪亮登场,那些便属于花木,可以说花的定义有着广泛的外延;草主指草坪草,草坪草是各类园林绿地建植中必不可少的主体性内容,北方园林绿地建植中选用的草坪草的主要种类是冷季性草坪草。草地可以覆盖裸露的地面,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和改善小气候,也是游人露天活动和休息的理想场所。目前草种的来源已由原来的靠国外进口为主逐渐转变为国内自产。
藤,主指藤本类用作园林绿地建植的系列品种,亦称“攀援植物”,它在园林建植中最突出的作用便是“垂直绿化”,它所造就的绿化效果仿佛悬挂起来的绿屏一般,从十几度的坡面直到九十度的墙面、栏杆、岩石等,只要是有形之物,一经它粘连,它均能攀援而上,并迅速繁殖形成绿屏。目前我国北方园林中最常用的藤本植物便是爬山虎、山荞麦、金银花等,另外尚有一种野生资源种“奶格子”也具有良好的垂直绿化效果,而且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6582.html